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06 20:3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科学入门 单元训练 2021-2022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胶头滴管和酒精灯是我们科学实验中经常用的仪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  )
A. B. C. D.
2.为比较苹果汁和橘子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2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2种果汁,如图所示。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①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
②2只烧杯中的淀粉一—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③2只胶头滴管滴出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A.① B.② C.③和② D.②和①
3.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气密性不好(漏气)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装置①,双手捂住试管一段时间,放开手后一段时间,导管中水面高于烧杯内水面
B.装置②,通过长颈漏斗加一定量水,液面高度保持图示位置不变
C.装置③,双手捂住烧瓶一段时间,长导管A内形成一段水柱
D.装置④,向上移动a管后,a、b两侧液面始终保持相平
4.在使用温度计时,下面方法中错误是( )
A.所测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为方便读数,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靠近眼睛,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在实验室里,需要对一个物体进行精确测量长度,有五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进行了测量,读数分别为:3.80cm、3.79cm、3.81cm、3.92cm、3.82cm。则物块的长度为(  )
A.3.805cm B.3.81cm C.3.83cm D.3.80cm
6.小实取用一支示数为37.5℃的体温计,先后测量甲、乙、丙同学的体温,在测量过程中均未甩体温计,数据如表,则体温测量值一定准确的是(  )
测量顺序 学生 体温
1 甲同学 37.5℃
2 乙同学 38.5℃
3 丙同学 38.5℃
A.只有甲同学 B.只有乙同学 C.只有乙、丙同学 D.只有丙同学
7.小明要加热液体,他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规范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
8.在测量乒乓球的直径时小秋设计了以下几种测法中(如图),其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9.下面数据中,是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得到的是(  )
①20.0mm ②1.60m ③4.7cm ④0.62dm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10.科学研究中常采用转换、模型、类比和控制变量等科学方法。下列实验采用转换法的是(  )
A.制作地球仪来认识地球
B.利用芝麻和黄豆混合来研究分子空隙
C.借助水流来认识电流
D.通过吸引铁钉的数量来比较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朝上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酒瓶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高度为l2,则可得出瓶的容积V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是某同学测小石块体积的示意图。
(1)该量筒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毫升。
(2)该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厘米3。
(3)若该同学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则测得小石块的体积比真实值偏_______(填“大”或“小”)
13.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在食品表面大量繁殖所致。为了探究温度和水分对霉菌繁殖的影响,山山取3片相同的烘干面包分别编号为、、,用牙签在每片面包上均匀涂抹少量霉菌,进行如下探究:
步骤一:将面包直接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的环境里。
步骤二:将面包滴10滴蒸馏水后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的环境里。
步骤二:将面包 ① 后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的环境里。
步骤四:每天同一时间观察并记录每片面包上出现的菌落的数量。15天后,观察结果如下图:
(1)本实验通过观察______比较面包的发霉程度;
(2)若设置和进行对照,以上步骤三中①处应填写:______。
(3)从实验可知,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是______。
14.请你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为安全起见,小区内竖立着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它的作用是提醒司机:所驾驶车辆的速度不允许超过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的液体压强计,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儿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___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15.下面是校第八届运动会的一些成绩,由于裁判员疏忽,忘了写单位,请加上:
(1)甲同学跳高成绩为110___________;
(2)乙同学100米赛跑成绩为14___________;
(3)丙同学扔的铅球重为4___________;
(4)一位同学买了一瓶矿泉水标有550___________。
16.选择合理的仪器进行实验(填序号):
(1)量取5毫升蒸馏水____;
(2)将所量取的5毫升水加热至沸腾____;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三、简答题
17.小明为了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将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然后将它们放置在同一房间(相同环境)里.过了一段时间,他观察到酒精液面明显低于水的液面。试根据这个蒸发快慢的现象,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_____。
18.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对仪器的精度和正确使用尤为重要。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温度计的温度为______℃;
(2)①如图2小楠测量体温后,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他的体温是______;
②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3℃,若没有甩过,消毒后又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丙实际体温分别为36.8℃和38.1℃)。那么两次读数分别应是______。(填字母)
A.36.8℃和38.1℃
B.37.3℃和38.1℃
C.36.8℃和37.3℃
D.都为37.3℃
(3)如图3石块的体积是______cm3;
(4)如图4,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0匝,那么20匝铜丝的长度为______cm,铜丝的直径是______mm。如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探究题
19.为了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科技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某品种小麦种子800粒,培养皿(直径90mm)若干,脱脂棉,自动恒温箱,蒸馏水等。实验过程:
①取培养皿6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后冷却,再平铺在培养皿内。
②取600粒种子并随机分成6等份,然后再均匀地摆放在6只培养皿内,盖上盖,放到6只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并适时喷水。
③6天后,统计各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记录如下表:
组别 A B C D E F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发芽率(%) 48 74 82 94 86 75
请分析回答:
(1)将脱脂棉在水中浸泡后再平铺,并每隔一天适时喷水的目的是______。
(2)取600粒种子并随机分成6等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味蕾中存在着一种甜味感受器,能感受糖的刺激。但科学家发现原本偏爱甜食的小鼠,被完全破坏该甜味感受器后,仍然喜欢吃某种甜食,这是为什么呢?分析该甜食的组成,发现除葡萄糖外还含有钠盐。已知,单独的钠盐溶液不会引起神经系统对甜味刺激的反应科学家选取一定数量的小鼠,完全破坏该甜味感受器后进行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Ⅰ 实验Ⅱ
组别 擦拭小鼠舌头的溶液 对甜味刺激的反应 将小鼠置于提供水、X、含钠盐的葡萄糖溶液的环境中,统计发现小鼠更偏爱含钠盐的葡萄糖溶液,对水和X无明显偏爱。
第一组 含钠盐的葡萄糖溶液 反应明显
第二组 X 反应微弱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可作为实验用钠盐的是______。
A Na B Na2O C.NaOH D.NaCl
(2)科学家进行实验基于的假设是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D
4.D
5.B
6.B
7.D
8.B
9.C
10.D
二、填空题
11.)
12.16 小
13.面包表面的菌落数量 滴10滴蒸馏水 脱水、冷冻等
14.10km/h 不漏气
15.厘米 秒 千克 亳升
16.⑦⑧ ②③⑤
三、简答题
17.液体蒸发的快慢是否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18.-34 37.5℃ B 30 1.60 0.8 偏小
四、探究题
19.为种子萌发提供一定的水分 建立多组实验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5℃时,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最高(或“种子的发芽率在10~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5~3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少”)
20.D 味蕾中还存在另外—中感受器,接受葡糖糖和钠盐的共同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