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授课教师 课题 《口风琴演奏-快乐的罗嗦》
知识点来源 学科:音乐 □年级:三年级 □教材版本:花城版□所属章节:三 年级上册第2课《快乐的罗嗦》
设计思路 三年级属于中年级学段,需要加强识读乐谱的能力,要求能够唱谱,做到节奏准确、音高基本掌握。结合我校音乐课堂教学特色——口风琴进课堂,通过口风琴演奏多声部的旋律,学生在键盘上吹奏出旋律的同时,就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音准问题。口风琴合奏在培养学生演奏能力、合作思维的同时,也为多声部的演唱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直观、简单明了的图片、视频,让学生轻松掌握口风琴的手位、指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合奏。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舞曲风格的彝族音乐,体验多声部的和声之美。2、过程与方法:读谱、口风琴演奏多声部音乐。3、知识与技能:掌握两个手位,并能用口风琴演奏二声部的旋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的演奏多声部的音乐作品。教学难点:指法、手位的转换,节奏的准确性、速度的稳定性。合作演奏。
教学过程 一、认识作品、激发兴趣1.简介《快乐的罗嗦》作品演奏形式:彝族音乐改编的民乐合奏曲。民族特色:彝族人民歌颂美好生活欢快的场面。音乐要素:短小精干、旋律优美、舞曲、轻松活泼。(设计意图:全面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激发学习兴趣。)二、观察思考、动手动脑1.分声部学习——第一声部(1)第一手位:C手位(2)为旋律标注指法,读一读(3)按指法演奏(为了速度的稳定,需要用节拍器)(4)第二手位:A手位(5)为旋律标注指法,读一读(6)按指法演奏(7)演奏第一声部(8)演奏结束句2.分声部学习——第二声部(1)手位结束句需要两个手指同时演奏完整演奏第二声部(设计意图:中低年级的学生在多声部合唱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是音准问题。口风琴属于键盘类固定音高的乐器,具有直观、简单易学的优点,通过固定手位的训练,让孩子能在最短时间能在节拍稳定的框架内,快速找到音的位置,从而感知和熟悉旋律,口风琴演奏二声部的旋律对于培养孩子的音准有非常大的优势。)三、完整演绎、拓展提升1.四小节节奏练习2.合奏全曲(设计意图:分声部演绎完成之后,学生分组进行二声部的合奏,能够培养和声感知,加强团队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