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4——小猴子下山
备课人:
教学内容:十以内数的减法 新授课 第7课时 总第26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已学过的10以内数的减法。
2正确解答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的减法问题,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体会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道理。
3在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解答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算式。
教学难点:通过借助学具操作,算出得数,体会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棒、教师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10以内的减法
二、出示学习目标:1巩固已学过的10以内数的减法。
2正确解答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的减法问题
三、观察信息窗:在花果山上有一群猴子,有一天他们下山来,看见一棵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一只顽皮的小猴子就提着篮子来摘桃,你想知道小猴子摘桃子的结果吗?请看投影片或者课本39页图片(出示“小猴子下山”的投影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四、自学指导:1、根据图意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同桌互相合作学具解答自己刚才发现的问题。
3、全班交流自己是怎样解决发现的问题。
五、汇报:
1、小猴子摘了几个桃子?
让学生自己说出算式,教师板书。
2、篮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可以给学生一个不完整的算式给予提示:3 - ( )=( )个
通过学具操作,着重让学生理解从一个数里减去0的含义,体会一个数减去0得数还是原数的道理。
3、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如:岸上还有几只青蛙?花上还有几只蝴蝶?
4、为什么这只小猴子最后一个桃子都没有了呢?(不管干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
六、 当堂训练
1、同桌互相说说40页第1题的图意,并列出算式解答。
2、谁能又准又快地计算41页的第2题。
3、小组讨论第3题,根据图意如何列4个不同的加减算式。
4、看图能正确流利地讲一个有关的数学故事。(小组合作探讨)
七、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
八、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4——小猴子下山
备课人:韩笑
教学内容:10以内数的减法。练习课 第8课时 总第27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上面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进行自己练习。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十以内数的减法
学习目标: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进行自己练习。
自主练习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长了很多本领,今天,我们就看看哪些同学对这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有没有信心来接受老师的挑战?
1、自主练习第1题
让学生观察彩图,说说图意,列出算式。
2、自主练习第2题
主要让学生自己进行口算,如有个别的学生教师应进行辅导(可用卡片)
3、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自己看图,边说图意,边列算式。首先让学生理解图的意思,并能正确的进行表述,然后试着自己列算式,最后集体纠正。
4、自主练习第4题
看图讲一个数学的故事。
根据树上的七星瓢虫或树上的叶子等内容来编;分合作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列式计算。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关于七星瓢虫的也可以是关于树叶的,先试着找相关的信息,然后列式。
5、拓展延伸
教师讲一个数字娃娃的故事。你能自己编一个数学小故事吗?
课堂小节: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