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课题 “祥子悲剧谁之过”——《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指导
知识点来源 □学科:初中语文 □年级:七年级 □教材版本:统编版教材 □所属章节:七年级下册
设计思路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然而,当前语文教学对思维训练(尤其批判性思维)的关注相对不足,这其中也有受单篇课文教学拘囿的原因。随着统编教材的推广使用,整本书阅读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巨大作用日益受学界重视。相较于单篇文章或群文来说,整本书的文本更丰富,解读宜多元,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良好载体。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随情节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2.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方法分析小说的主题。通过分析人物的关系,主次要人物命运的变化以及原因来探究小说主题。 3.引导学生体会小说在当下时代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方法分析小说的主题。通过分析人物的关系,主次要人物命运的变化以及原因来探究小说主题。 2.引导学生体会小说在当下时代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读完全书,祥子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悲剧无疑会给你强烈的震撼。到底是什么力量毁灭了这个曾经生气勃勃的人?悲剧的原因何在?今天,咱们一起走进祥子,走进这个旧时代的小人物的生活。 二、探讨:祥子身上“有价值”的地方。 1.第一个层面,名字里的“价值”。我们来分析“祥”这个字。追本溯源,“示”,一个恭恭敬敬的人,以“示”做偏旁的字与祭祀、神祇、神灵有关。《说文解字》中直接把“祥”解释为“福”;《尔雅》中解释为“善”。“祥”,总让人联想到吉利、祥和、祥瑞。所以我们看出,祥子的名字中寄托了美好的愿望。 2.第二个层面,对于祥子其人,老舍不仅在他名字上赋予了美好的希望。在小说中,还出现了这样的一句评价—— “他仿佛在地狱里也能做个好鬼似的”。那么,祥子身上,有哪些美好的品质呢?我们到文中找找答案。 初进城的祥子几乎是完美的,是个绝对好人,他善良、勤劳、坚毅,并且又有着强健的身体和明确的生存目标。正如作品所写:这个小伙子“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和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这个时候的祥子是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他生活节俭,吃苦耐劳,通过三年的努力,终于满心欢喜地挣回了人生的第一辆车———却被战乱下的士兵抢走了。但他没有放弃,继续努力,攒够了第二辆车钱,却被国民党的特务孙侦探骗走了。这时祥子还是没有丧失信心,在虎妞的帮助下,祥子有了第三辆车———但是没过多久,这辆车就为难产致死的虎妞发丧了。这种对生活老实的态度,正如一匹骆驼任劳任怨,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奋斗努力不止。 同时,祥子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他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个男人,要自己撑起一片天,虎妞提出要祥子和她一起管理父亲的车场时,祥子拒绝了;在高妈向他提出让他放高利贷时,祥子也拒绝了;祥子只知道靠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自己想要的生活,但结局是不尽如人意的。 除此之外,祥子也是极其富有责任心的,这说明祥子还没被生活磨砺还是个阳光善良的人,在他第二次买车钱被孙侦探抢走以后,他首先关心的是曹先生,因为他觉得曹先生是个好人,即使自己已经在困境中,也不忘惦念别人,这就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责任心。 现实生活残酷无情,几经波折后,祥子在失去自己辛苦挣来的车的同时,美好品质也逐渐丧失,老舍在小说的结尾也写了一段这样的话“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何时合理会买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祥子最终成为一个无业游民,如行尸走肉一般生存,最终沦为命运悲剧和社会悲剧的陪葬品,让我们不禁思考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 三、思考:祥子悲剧的原因 1.性格原因造成悲剧。 小说中有一段写到祥子看到或年轻或年老的车夫受到苦难时,他并没有对他们产生同情,因为他觉得他和他们是不同的,他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远离这种生活,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这种想法就相当于汽车的车夫对于洋车的车夫的想法。他们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人们,都没有意识到应该团结起来一起去反抗旧社会的统治,而是自顾自的利益,个人走个人的路,没有人去理会别人怎么想或怎么做。 在虎妞“有了”让祥子拿主意时,祥子第一次感到了无奈,也感到了仅仅靠个人的力量是做不成事情的。他想找人倾诉,却没有倾诉对象。这时候,他才后悔没有多交几个朋友。从始至终,他一直是一个人,如果还是这样下去,谁都可以欺负他,但即使意识到这些,他还是没有与别人团结起来去反抗黑暗的社会以及军阀的统治,这与他的性格以及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2.婚姻不幸造成悲剧。 祥子悲剧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是婚姻方面的。虎妞是车场主刘四的女儿,刘四是一个无赖,在他的教育影响下,虎妞成为一个狂野、泼辣的女人。刘四想让虎妞一直经营车场为她赚钱,消耗了虎妞的青春,但是虎妞性格里是有反抗的一面的,她想和祥子生活在一起,掺入祥子的生活圈子,对此,祥子是不愿意的,但是两个人还是结婚了。虎妞提出不要祥子去拉车,想和他一起经营他父亲的车场,这样祥子就可以一直陪着她了,但是被祥子拒绝了。两个人的生活态度与阶级立场存在着分歧———虎妞想靠出租车,靠管理挣钱,祥子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这就又是他来自农村的狭隘落后的思想的体现,他只想有钱了,可以自食其力,然后回到农村去找一个懂事、勤劳的姑娘结婚。他们的性格上的差异也就自然地导致了他们婚后生活的不幸福。祥子虽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但是最起码祥子还是有生活保障的,不幸的是,在他们生活了一年后,虎妞难产导致死亡,祥子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了。这婚姻的悲剧更加打击他,使他更加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从此走上了自暴自弃的道路。 3.时代注定的悲剧命运 20 世纪20年代的中国处于一个黑暗的军阀统治下战乱的时代,他有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却实现不了。祥子在走出贫瘠的农村时,对城市的生活是充满向往的。他认为城市的生活是有声有色的,他在这里可以一展宏图。因为他来自农村,所以他对城市的生活自然而然生出了崇拜感,随之而来的还有对城市的依附感,这就使他在这个城市里放低了自己的身份,自卑感被他无限放大了,这也是他走向堕落的原因。 来到城市后,祥子用了三年的时间买了第一辆车,可是没过多久就被乱兵抢走了;他没有放弃,依旧坚信他可以拥有自己的车,可是第二次好不容易攒的钱又被国民党的特务孙侦探骗走了,还有辱骂祥子的杨太太以及剥削祥子的刘四爷。在他们面前,祥子都是渺小的。他不懂得反抗,这时候祥子性格的弱点就再次暴露出来了,过分的压抑和忍受没有把祥子打造成一个去反抗去斗争的战士,而是把祥子推到了一个及时行乐的所谓快活的世界里了。他不再去奋斗,因为他觉得即使再有车,也还是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他开始堕落了,他不再对生活抱有希望。 不公平的社会剥夺了祥子的生活,祥子是那个黑暗社会、军阀统治下的悲剧的产物。 四、小结:祥子的悲剧谁之过? 一是性格原因,二是不幸的婚姻悲剧、三是黑暗的社会环境。作者通过对祥子的塑造,把底层穷苦群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状况描写得淋漓尽致,揭露了他们的悲剧是来自旧社会的黑暗腐朽。作者正是通过祥子这个形象,批判了旧社会压迫人性、黑暗衰败,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骆驼祥子》中的悲剧精神是祥子个人之悲,同时也是社会之悲。同理在电影《骆驼祥子》的最后,祥子一个人蹒跚的走进天桥的阴影之下,笼罩在了无尽的黑暗之中,给以观众无以言说的悲痛和警示。在这种情况下,《骆驼祥子》这一作品体现的悲剧精神将以另一种悲剧美的形式供每一位读者鉴赏,并使其在当今时代散发出启迪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