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 数学五年级下册 回顾整理——总复习 数与代数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 数学五年级下册 回顾整理——总复习 数与代数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06 13:1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数与代数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
回顾整理
——总复习
课堂导入
同学们,这一学期中,在数与代数这一部分,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我认识正、负数了。
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还学习了分数加减法。
小组交流:关于正负数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知识回顾
正负数
正负数的意义
正负数的实际应用
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根据题意解决问题。
正负数的读写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13,读作:正十三
﹣5,读作:负五
0既不是( ),也不是( )
正数都比0( )
负数比0( )
( )数
( )数
要点回顾
要点1:正负数的意义
填空。



正数
负数

(1)比0℃低的温度用带( )号的数表示,如“﹣3℃”表示( ),读作( );比0℃高的温度用带( )号的数表示,如“﹢26℃”表示( ),通常情况下,( )号省略不写。

比0℃低3℃
负三摄氏度
要点2:正负数的读写

比0℃高15℃

填一填。
下图每1格表示1米,小明开始所在的位置在0处。
(1)如果小明从0点向东行2米,表示为+2米,那么从0点向西行3米,表示为(  )米。
(2)如果小明从0点先向西行5米,又向东行3米,这时小明的位置表示为(  )米。
-3
-2
要点3:正负数的实际应用
小组交流:关于分数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知识回顾
分数
意义和性质
约分和通分
加减法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分数的意义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分数的基本性质
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再说说每个分数的单位“1”和分数单位。
( )
( )
( )
( )
8
3
3
2
单位“1”
单位“1”
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分数单位是 。
8
3
8
1
把9个三角形看作单位“1”,分数单位是 。
3
2
3
1
一个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用自然数 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
要点回顾
要点1:分数的意义
分一分,再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1
8
11
12
8
5
3
3
7
11
31
15
39
13
7
9
真分数
假分数
8
5
3
5
=1
3
3
= 1
31
15
1
15
=2
39
13
= 3
要点2:真分数与假分法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作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作假分数。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由整数(不包括0)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作带分数。
学校买来5箱粉笔,每箱60盒,平均分给8个班。
(1)每个班分到这些粉笔的几分之几?
(2)每个班分到多少箱粉笔?
(1)1÷8 =
8
1
(2)5÷8 =
8
5
(箱)
答:每个班分到这些粉笔的 ,分到 箱。
8
1
8
5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除数
要点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15==(  )(写小数)
9
12
0.6
要点4: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填一填。
比一比,再说一说什么是约分和通分?
8
7
24
21
9
8
12
11
=

7
3
14
5

8
7


36
32
通分
36
33
通分
14
6
通分
24
21
通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作约分。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作通分。
要点5:约分和通分
连一连,再说一说分数与小数是怎样互化的?
2
7
100
9
4
3
25
11
20
3
0.75
0.09
0.44
0.15
3.5
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点去掉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化成小数,要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要点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算一算,再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3
8
4
8
+
=
7
12
4
12
-
=
5
6
2
7
+
=
11
15
7
20
-
=
8
7
12
3
4
1
=
42
35
+
42
12
42
47
=
60
44
-
60
21
60
23
=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要点7:分数加减法
算一算,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
9
5
6
+
13
9
4
11
-
9
13
= - 1
+
7
9
7
11
-
=
9
2
+
9
7
+
6
5
=
1
+
6
5
=
1
6
5
7
12
3
8
+
11
24
-
=
14
24
+
9
24
-
11
24
=
12
24
2
1
=
=
9
13
-( + )
4
11
7
11
9
4
=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在分数加减法中同样适用。
要点7:分数加减法
学校运动会上,小红、小敏、小琴在女子200米赛跑中的成绩分别是 分、 分和 分。请按照她们的成绩排出名次。
5
8
8
15
11
20
思路点拨
要给她们排出名次,就要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这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可以先通分,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也可以先把它们化成小数再比较。
方法一
5
8
=
120
75
8
15
=
120
64
11
20
=
120
66
8
15

11
20

5
8
答:第一名是小敏,第二名是小琴,第三名是小红。
要点8: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运动会上,小红、小敏、小琴在女子200米赛跑中的成绩分别是 分、 分和 分。请按照她们的成绩排出名次。
5
8
8
15
11
20
思路点拨
要给她们排出名次,就要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这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可以先通分,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也可以先把它们化成小数再比较。
答:第一名是小敏,第二名是小琴,第三名是小红。
要点8: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二
5
8
= 0.625
8
15
≈ 0.53
11
20
= 0.55
8
15

11
20

5
8
课堂练习
1.填一填。
(1)把7个同样大小的面包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这些面包的 ,分得 个面包。
(2)( )个 是 ; 是( )个 。
(3)0.75= = = =12÷( )
( )
( )
( )
( )
7
1
7
5
11
7
11
1
( )
3
24
( )
( )
15
(教材第110页“第1题” )
3
7
3
7
5
7
4
18
20
16
(4)分母是5的所有真分数的和是( )。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教材第110页“第1题” )
2
10
9
10
3
2
0.5
1.4
3.25
4
1
3
(教材第110页“第2题” )
(1)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几倍?
90÷15=6
答: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6倍。
2.
(教材第110页“第2题” )
(2)自行车的速度是汽车的几分之几?
15÷90=
6
1
答: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 。
6
1
2.
(教材第110页“第2题” )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步行的速度是骑自行车的几分之几?
2.
4÷15=
15
4
(教材第110页“第3题” )
3.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4
3
7
15
5
3
1
0.76
1.5
4
3
7
15
5
3
1
0.76
1.5




(教材第111页“第4题” )
4.填一填。
(1)如果2F表示某超市二楼,那么-2F表示 。
(2)如果+200元表示存入银行的钱数,那么-1000元表示 。
(3)如果-0.91元表示某种股票每股下跌的钱数,那么+1.68元表示
某超市负二楼
从银行取出200元
某股票每股上涨的钱。
(教材第111页“第5题” )
4.直接写得数。
(教材第111页“第6题” )
6.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教材第111页“第7题” )
7.解方程。
x+ =
x- =
6
1
15
7
4
3
5
2
解:
x+ - = -
6
1
4
3
6
1
6
1
x = -
4
3
6
1
x=
12
7
解:
x- + = +
15
7
5
2
15
7
15
7
x=
15
13
x= +
5
2
15
7
x- =
7
6
3
1
解:
x- + = +
7
6
3
1
7
6
7
6
x=
21
25
x= +
3
1
7
6
+x=
5
2
2
1
解:
x+ - = -
5
2
2
1
5
2
5
2
x=
10
1
x= -
2
1
5
2
(教材第111页“第7题” )
7.解方程。
(教材第111页“第8题” )
8.西瓜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碳水化合物。通常情况下,水约占 ,碳水化合物约占 。
(1)其他成分约占几分之几?
25
23
100
7
1- - =
100
7
25
23
100
1
(1)
(教材第111页“第8题” )
8.西瓜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碳水化合物。通常情况下,水约占 ,碳水化合物约占 。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5
23
100
7
(2)水比碳水化合物多占西瓜成分的几分之几?
- =
25
23
100
7
100
85
(教材第111页“第9题” )
9.火眼金睛辨对错。
×

×
(教材第112页“第10题” )
10.求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和7 8和12 25和30 19和38
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
1
21
4
24
5
150
19
38
(教材第112页“第11题” )
11.一块长方形的布,长15分米,宽6分米。要把它裁成正方形手绢(没有剩余),手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分米?能裁多少块?
求出长和宽的最大公因数即可。
15和6的最大公因数是3。
15÷3=5
6÷3=2
5×2=10
答:手绢的边长最长是3分米。能裁10块。
相关练习。
02
01
课后练习题。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