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缺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缺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16 18:3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
高 三 历 史
2004年考古人员在北京昌平张营发现约为3000平方米遗址,发现或出土距今约3000至4000年间的典型器物。其主要为磨制的镰刀、铲、斧等生产工具,铜器主要是小件工具、兵器和装饰品,有凿、锥、渔叉、还出土用于鱼钩喇叭形耳环具及大量的陶质日常用具以及环、纺轮等生产工具及黑陶罐和彩绘的折腹盆,还出土用于占卜的“卜骨”等珍贵文物。上述文物可供研究领域包括
①夏商时期的基本社会生活 ②金属农具的应用与普及
③原始农业及渔猎生产 ④比较成熟的中国古文字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它的前身是皇室太庙,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封建皇帝祭祖的地方。与太庙修建相关的制度是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3.历史学家郭沫若指出,“社会的转变”促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里“社会的转变”是指
①分封制崩溃及井田制瓦解 ②士阶层的迅速崛起
③各种治国思想交相辉映 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 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持这一思想主张的有
①韩非子 ②孟子 ③黄宗羲 ④李贽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5. 东周时期(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被称为社会制度嬗变、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共同的文化圈、经济圈形成期。下列史实与这一观点相关的是
A.中国疆域版图的最终确定期
B.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期
C.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基本形成期
D.中央集权国家模式的完善时期
6. 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下列主张在今天仍有积极现实意义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④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议论政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图11为2010年8月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枚邮票,主题为“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男耕女织”。这枚邮票展示了
A.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特点
B.商周时期农业生产的面貌
C.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
D.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
8.秦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形成时期,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下列叙述属于这一时期变化的是
A.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逐步形成
B. “工商食官”的经济制度冲击农耕经济
C.思想文化上形成儒佛道三教合流的局面
D.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
9. 秦朝时期,北京地区的最高长官是
A.燕王 B.广阳郡守 C.幽州牧 D.范阳节度使
10. 董仲舒新儒学与孔孟儒学在政治学说上的区别是
A.宣扬仁政 B.为统治者服务
C.神化君主统治 D.反对苛政刑杀
11.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
A.宗法制得以恢复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分封制被彻底取消 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
12.下列各项对右图中迁都影响理解准确的是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B.促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 利于削弱世家门阀特权
D.促进了厂民族间的大融合
13. 北魏为解决“民多荫冒,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的状况而制定了
A.宗主督护制 B.租调制 C.三长制 D.均田制
14.(图10)是出土的唐代胡人牵骆驼俑,作为一组密不可分的遗物在隋唐时代突然盛行,(这种变化)隋唐以前不多见,宋以后则几乎绝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①丝绸之路的兴盛
②西域等国较之隋唐,国力强盛
③安史之乱后,陆路丝绸之路受阻,改为海上丝绸之路
④繁荣开放的唐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 改变唐末以来“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现象的有力措施是
A.设立郡县 B.推恩削藩
C.整顿禁军 D.派驻通判
16.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家庭手工业代表了手工业工艺制造水平
B.两宋以后民营手工业发展地位日益提高
C.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D.西方工业品倾销制约了传统手工业发展
17.综观古代都城演变,宋都汴京与唐都长安相比,在城市布局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客观上反映了 ①市民文化的逐渐兴起②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③日益频繁的对外交往④学术思想的交流传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8. “承袭西周以来的城市布局并加以完善,实行整齐
划一的坊市制”的城市是
A.汴京
B.广州
C.长安
D.杭州
19.宋朝以前,为了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管理,官府设置了管理“市”的
A.市令或市长 B.市舶使 C.枢密使 D.三司使
20. 北宋建立之初,宰相经常与皇帝在朝堂上坐而论道。古籍《闻见旧录》记载:宋太祖一次趁宰相范质站立奏事时,密令撤座,等范质奏毕,才发现没有了位子,也不好意思讨回,于是成为定例。这主要说明
A.宋太祖有意加强皇权 B.宋太祖不注重礼仪
C.宋太祖不信任范质 D.宋太祖轻视文官
21. 中国古代常常采取分化地方权力的办法加强中央集权,下列属于这种做法的是
A.北魏实行三长制 B.唐朝设三省六部
C.北宋设置转运使 D.清朝设置军机处
22.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两次重大的改革,二者的共同点有
①发展农业生产②实行富国强兵③选拔实用人才④加强思想控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 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24.佛教在宋代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有
A.宋代,佛教与儒学、道教三教合一,丰富了儒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程朱理学
B.宋朝的儒家学者除了研读传统的儒家经典著作,还从佛教中汲取智慧,形成了新儒学
C.宋代的理学以儒家的礼治思想和伦理学说为核心
D.宋代佛教思想中的哲学和思辨色彩影响朱熹的思想
25.与前代相比,宋代藏书家的人数大增,藏书数量最多者超过十万卷。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A.小说在社会上流行 B.造纸术的发明
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D.印刷术的进步
26.北京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古代曾长期作为“军事防守的重镇”。下列史实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A.周武王封召公于燕 B.秦连接燕国旧长城
C.隋朝修大运河至此 D.元朝在此建立都城
27.明朝时,江浙地区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所成,或纱或布,侵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日复持以易”。该材料反映了
A.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商品经济渗透到浙江一些村镇
C.大量原棉被投入了市场 D.出现以棉纺织业为中心的城市
28.下列主张,出自王阳明的是
A.克己复礼为仁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D.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
29.中国古代传统的观念是“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到明清时期在社会上却出现了“工商皆本”的思想。这种观念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阶级的需要 B.工商业空前兴盛
C.民主思想的出现 D.商人地位的提高
30.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 ”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31.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春秋时期发明使用了指南针 ②战国时期出现恒星方位记录表
③北宋时期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④明朝时期出现总结性科技巨著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2.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项目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数量 22 25 25 9 25 7 7 8 8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
①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支持 ②发展农业的需求
③传统科技注重应用学科 ④科举取士的促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顾炎武认为,分封制与郡县制各有其得失,“封建(分封)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郡县之最大弊端即在于“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在宗法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差别不大,“非绝世之贵”,所以,天子“不敢肄于民上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宗法分封制与秦统一后君主专制的不同。(2分)顾炎武探讨这一问题的意义是什么?(2分)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4000多年的文明史中,渭河流域曾是秦汉时期政治、经济的中心。据《商君书》记载,在公元前4世纪的早期,“秦之地,谷土不能处什二,田数不满百万,……食不足以待役实仓,而兵为邻敌臣,故为世主患之。圣人之为国也,入令民以属农,出令民以计战,……富强之功可坐而致也。”
(2)依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的相关措施并说明其影响。(8分)
(3)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许多朝代的政府都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与管辖。清朝时,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6分)
主要目的 采取措施 史实举例(至少两点)
安定海疆 设置机构,加强管辖
平定“三藩之乱”和准噶尔分裂叛乱势力
消除外患 反侵略斗争取得胜利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是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
——《新唐书·食货志》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元稹《估客乐》
唐朝首都长安是一座约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说明唐朝经济繁盛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3分)
宋代海外贸易较以前有了突出发展:……两宋时期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设有市舶机构的港口就有十多个。……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60个以上,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地区。……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50种,至南宋增至300余种,大致可分香料、宝货、药材、矿产、燃料、纺织品和动植物初级制品等几大类;输出商品以手工产品为主,……。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市舶收入(官府的进口税)为三十万缗,……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为二百万缗。
----《简明中国经济史》
(2)根据材料,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6分)
山西平遥古城的票号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乾隆年间,晋商开始兴办票号,一度执金融之牛耳,并影响中国金融业近一个世纪,作为中国现代各式银行的鼻祖——日升昌,对中华民族金融事业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辛亥革命后,日升昌票号走向衰落。
(3)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明清时期商业的特点。(8分)
3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论语·为政》
材料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
材料三法者,编著于图籍,设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韩非子·难三》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三位思想家有怎样的思想?他们关注点是什么?(4分)
明朝后期,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性(即本性)者,心所生也,亦非一种已也。”“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2)根据材料,概括李贽的主要观点。(4分)
(3)依据图文材料归纳上述晚明时期上述文化现象的影响。(6分)
唐代胡人牵骆驼俑
图10
晚明时期出现了一批科技精英,会通中西的徐光启是杰出的代表之一。在其著作《农政全书》中对古今中外农业生产的利弊得失作出全面评价和总结。他与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几何原本》,创立了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等许多名词。
徐光启与利玛窦画像
《农政全书》《几何原本》书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