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
一、教学内容分析:
《大海》是一首表现无边无际的大海为主题的儿童歌曲。歌曲为3/4拍F大调,它借助其他它借助其他姊妹艺术融入画、音乐为一体,让学生欣赏各种形态“海”的画面时,在充满海味的音乐声中画一画大海。通过歌曲对比学习体验歌曲的情感表现。
二、教学对象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从行为上看,他们往往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从情感上看,他们易兴奋、易激动、不够稳定,对具体的人和集体能够产生感情,其意志品质比较薄弱。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以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开发音乐感知能力,培养歌唱、表现、创造能力为主。
三、课型:新授课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价值:1、激发热爱大海、保护海洋的人文情感。
2、培养表现美、创造美、评价美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能用语言、动作、画笔,把自己感受到的大海表现出来。
2、随音乐用体态动作扮演大海不同的角色。
(三)知识与技能:1、能听辨“独奏”这一形式,感受小提琴优美、悦耳的特点。
2、能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六、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体验描写大海的音乐。
2、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知道力度记号“f”在歌曲中的表达。
七、教学过程:
一、感受大海,体验大海
1、出示有关海的图片,学生互相交流对海的认识。(海水的颜色、海里有什么、海面有什么等等)
2、欣赏小提琴独奏《大海》,了解独奏的形式,感受小提琴的音色特点和歌曲旋律的美。 3、在音乐伴随下有感情地朗读《大海》这首诗,并随着音乐摇动身体来感受海的韵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用丰富的想像力去探索大海的奥秘,通过用语言、动作、朗读来表现大海,引导他们去发现美、感受美和表现美。
二、歌唱大海
1、听着歌曲《大海》,欣赏名画《海滨的渔船》。
2、再次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并用画笔画出心中的大海。
3、启发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画出旋律线条。
4、跟老师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师范唱歌曲。
6、引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优美地演唱歌曲。
7、体验“f ” 这个力度记号安排在歌曲什么地方合适 (学生相互讨论一下,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利用美术、文学艺术上审美的优势,让学生在音乐、美术、文学三者相结合的艺术氛围中进一步感受作品的诗意美,领悟作品艺术美。
三、体态律动
1、随音乐扮演不同的角色
(1)扮演浪花:随音乐用不同的手势掀起姿势各异的美丽浪花。
导入:一朵浪花再美丽也是成不了大海的,只有一朵朵小浪花你拉着我,我拉着你,团结起来,连成一片,才能成为一望无际的大海,我们应该怎样做?
(2)扮演大海:手拉手上下起伏。
2、随音乐添加海里的景物
(1)模仿海鸥、海燕飞翔的动作
(2)模仿鱼虾在水里游的动作
(3)模仿渔民摇船时的样子
设计意图:开阔思路,诱导学生进行即兴的想像与创作。
四、欣赏管弦乐曲《天方夜谭》片段 1、导入:我们看到的是平静的大海,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可大海并不是每时每刻都那么平静的,快看!大海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大海波涛汹涌,狂风大作,巨浪滚滚的录像) 2、学生自由谈观看后的感受。 3、欣赏管弦乐曲《天方夜谭》片段,边听边用动作表现大海的变化。
设计意图:发展思维,拓展空间。
五、拓展延伸
1、布置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海的故事相互交流。
2、环保教育。
设计意图:把对大海赞美的情感引导到保护大自然的责任感上,激起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情怀。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