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4课 歌曲《野兔饿了》花城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4课 歌曲《野兔饿了》花城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2-06 16:2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野兔饿了》 课型或模块 唱歌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指导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培养学生们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热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拓展思维,丰富知识,为学生自主发展搭建一个开放的空间与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知识与技能目标 歌唱中感受、掌握三种长短不同的节奏和四分休止符‘0’的读、拍、唱。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的节奏四分休止符‘0’并掌握其 读、拍、唱。
教学难点 四分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表现。
教学内容分析 1.节奏是音乐要素中的重要要素之一,通过生活中的语言、儿歌等手段学习是低年级的重要教学方法,本课中出现的不同的节奏四分休止符‘0’是音乐基础知识。2.歌曲《野兔饿了》是一首C大调,4/4拍子的,歌曲,配有二段歌词,内容基本上模仿可爱的小兔子,容易记忆和学唱。歌曲在模仿动物的叫声处使用了四分休止符,使歌曲显得更加活泼、诙谐、有趣。
教学策略 1四分休止符‘0’,通过描述了野兔饿了的故事,初步感受四分休止符的停顿。2.通过拍一拍,玩一玩,唱一唱,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巩固不同的节奏和四分休止符的读、拍、唱。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野兔饿了》, 并进行歌表演, 准确地表现四分休止符的效果。4.“小小词作家”的游戏,既巩固了知识,又启发了学生思维及创造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钢琴、动物图片、动物头饰、节奏卡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一﹑导入1.师生问好,发声练习。师:长长耳朵三辩嘴,红红的眼睛四条腿,一年四季穿皮袄,爱吃萝卜和青菜。答:兔子2. 播放《野兔饿了》,同学们,今天野兔的肚子饿了走到了哪里?它最后有没有偷吃 野兔它为什么没有偷吃呢 1.听2. 想想问题的答案。 课件钢琴 师评生评 生动的故事情节导入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紧紧吸引住,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展开阶段 二、新授1.学习四分休止符师:出示四分休止符卡片问:你还记得它叫什么名字吗?休止符说明见到‘0’要停一下。你还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请个别学生做一做。2.学习不同的节奏拍一拍,玩一玩(节奏练习)3学唱歌曲《野兔饿了》1)出示歌曲《野兔饿了》的乐谱,听录音范唱并找出歌曲中出现了几个‘0’。2)老师用 lu 模唱旋律(注意休止符的唱法并提出要求)3)老师边拍节奏边带学生朗读歌词。4)听范唱,提问:野兔为什么没有偷吃 5)解决难点:四分休止符的演唱。6)老师弹琴引导学生演唱歌曲 1. 跟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并在有休止符的地方双手握拳。2.学唱歌曲1).听范唱2).看乐谱,找出休止符3).学生跟钢琴用 lu 完整模唱旋律。).4).学生跟范唱轻声哼唱。5)全班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节奏卡片钢琴动物图片 师评生评自评 在学会一首新歌后,结合不同的律动边唱边表演,既克服了单调、枯燥的重复,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表演能力。简单的创作对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有一定的作用。
拓展阶段 三、歌表演 师:野兔虽然没有吃到新谷,都是它吃想到农民伯伯种田很辛苦,所以它吃了青菜也很开心!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各种动物地动作2.师生评价谁表演得最好。四、“小小表演家”1.指导学生根据旋律创作关于动物的动作,边唱边演。 1.小组展示。2.全班边唱边表演。3.互相评价4. 跟随伴奏把自己作词的歌曲唱给好朋友听。 课件动物头饰钢琴 师评生评自评 情感升华
结束阶段 五、小结1.师:我们今天学习了野兔饿了,你懂得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2.师:对,我们不能做不劳而获得事! 1.说说感受2.师生道别 播放歌曲录音 师评生评 情感升华
课后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