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 上册
6.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1936年,美国《文学文摘》杂志根据1000万户 电话用户和从该杂志社订户所收的调查意见,断言兰登将以370:161的优势在总统选举中击败罗斯福。但结果恰好相反,罗斯福当选了。 《文学文摘》大丢面子,原因何在呢?
原来,1936年能装电话或订阅《文学文摘》杂志的人,在经济上都相当富裕,而收入不太高的大多数选民却选择了罗斯福。
这个故事从抽样调查的角度说明了什么呢?
有这样的一则故事:
如何收集数据
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
小明:
我在公园里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所示:
领悟新知
831
146
23
1-2次
3-5次
7次以上
生病次数
人数
如何收集数据
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
回顾与思考
小颖:
我在医院里调查了1000
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
生病的次数如图所示:
1-2次
3-5次
7次以上
如何收集数据
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
小亮:
我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所示:
关注数据
生病的次数 人数
1-2次 4
3-6次 5
7次以上 1
如何收集数据
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 说说你的理由.
为了了解该地区老年人健康的真实情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与同伴交流.
开启智慧
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
象小华这种随机调查的方式是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
尽量避免以偏盖全的现象.
1936年,美国《文学文摘》杂志根据1000万户电话用户和从该杂志社订户所收的调查意见,断言兰登将以370:161的优势在总统选举中击败罗斯福。但结果恰好相反,罗斯福当选了。 《文学文摘》大丢面子,原因何在呢?
原来,1936年能装电话或订阅《文学文摘》杂志的人,在经济上都相当富裕,而收入不太高的大多数选民却选择了罗斯福。
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我知道为什么了!
你会做了吗
例1、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的身高情况,小明、小华、小宸三个同学分别设计了三个方案:
(1)小明:测量出全班每个同学的身高,以此推算出全校学生的身高。
(2)小华:在校医务室发现了1990年全校各班的体检表,从中摘录了全校学生的身高情况。
(3)小宸:在全校每个年级的一班中,抽取了学号为5的倍数的10名学生,记录他们的身高;从而估计全校学生的身高情况。
这三种做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你会做了吗
答:小宸的方案比较好,因为小明的方案只代表这个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不代表其他年级的身高情况,有局限性即缺乏代表性,小华的方案调查的是10年前学生的身高情况,用以说明目前的情况误差比较大,小宸的方案从全校中广泛地抽取了各年级的学生,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这样的调查有代表性。
例2、为了完成下列任务,你认为采用什么调查 方式更合适?
例3、有一则广告声称:“有80%的人使用本公司的产品,”听了这则广告你有什么想法?
(1)了解你们班同学周末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2)了解一批圆珠笔心的使用寿命。
(3)了解我国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
练一练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了解你所在地区所有八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学科。
答:在所在地区八年级学生的每一班级中,抽取学号为5的倍数的学生,记录他们最喜欢的学科,从而估计所在地区所有八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学科。
数据的代表
平均数: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x1+x2+……+xn)÷n叫做这个数的平均数(mean),简称平均数.
中位数: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median).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mode).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它们刻画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小结 拓展
结束寄语
最好的应用数学是与最好的纯数学同样深奥、美妙和有趣.
抽样调查是生活中获取数据重要的方法.
在生活中体会数学,用数学解释生活.
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