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五章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及自然带
二、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三、陆地干湿度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四、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向山顶的分异规律)
五、雪线
1. 识记:自然带的概念、名称及分布规律
2. 理解: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分布图
3. 应用:运用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和判断地理问题
学习目标
条带状
有一定的热量和 组合,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陆地自然带
自然景观地区差异使地表各种自然要素呈 分布,形成自然带。
占有一定的宽度,在地球上呈 分布。
水分
带状
概念
表现
0°
10°
20°
30°
40°
60°
70°
80°
90°
0°
10°
25°
35°
50°
70°
80°
90°
热 带 荒 漠 带
热 带 草 原 带
全球气候和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分布模式图
探究点一
纬度地带性
(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从海南岛出发,一直旅行到黑龙江漠河,那看到的景观会是: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
一、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2、分异规律:
东西向延伸
南北向(纬向)更替
D
C
B
A
延 伸
更 替
1、影响因素:
热量(纬度)
3、分异表现:
低纬、高纬地区表现明显
探究点二
陆地干湿度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假设你从天津出发,乘火车到乌鲁木齐,会看到怎么样的景观
森林
草原
荒漠
荒漠草原
草原
森林草原
温带森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温带森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温带森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二、陆地干湿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1、影响因素:
距海远近(水分差异)
2、分异规律:
更 替
延 伸
南北向(经向)延伸、
东西向更替
3、分异表现:
中纬度地区表现更明显
探究点三
垂直地带性
(从山麓向山顶的分异规律)
森林
草原
森林
苔原
冰原
形成原因:海拔的变化
分异基础:水热组合
1、影响因素:海拔高低。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一定范围内降水增加,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会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这就是垂直地带性。
三、垂直地带性
2、分异规律:
① 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降水先增多后减少
三、垂直地带性
读“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图”,读图分析:
2) 南北两坡自然带的数量有何不同?影响因素是什么?
1) 南北两坡的基带有何不同?与其所在地区水平自然带有何关系?
3) 进一步思考山地垂直带谱完整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三、垂直地带性
三、垂直地带性
3、分异规律:
②山麓自然带(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三、垂直地带性
3、分异规律:③垂直带谱变化与其所在的纬度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变化相似。
三、垂直地带性
相同海拔,不同纬度的两座山
纬度较高
纬度较低
纬度低者垂直带谱较丰富
相同纬度,不同高度的两座山
海拔较低
海拔较高
高度大者垂直带谱较丰富
三、垂直地带性
同一座山,相对高度不同
相对高度大者
垂直带谱较丰富
三、垂直地带性
3、分异规律:④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谱越完整。
三、垂直地带性
阳坡光热充足,植被分布上限比阴坡高
只考虑温度,阳坡温度高,雪线较阴坡高
同一座山,阳坡和阴坡不同
根据带谱判断山体阳坡及所在半球
北
南
若阳坡为南坡,该山在北半球
若阳坡为北坡,该山在南半球
该山位于北半球
阳坡
阴坡
北
南
南
北
阳坡
阳坡
南半球
北半球
北
南
南
北
阳坡
阳坡
南半球
北半球
3、分异规律:
⑤阳坡同类自然带高于阴坡。
若阳坡为南坡,该山在北半球
若阳坡为北坡,该山在南半球
三、垂直地带性
不考虑迎风坡与背风坡
阳坡气温高雪线也高
考虑迎风坡与背风坡
降水多
雪线较低
迎风坡
雪线:高山常年积雪的下界(最低海拔线)
三、垂直地带性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断方法总结
1.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先增多后减少
2.山麓自然带(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3.垂直带谱变化与其所在的纬度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变化相似。
4.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谱越完整。
5.阳坡同类自然带高于阴坡。若阳坡为南坡,该山在北半球
若阳坡为北坡,该山在南半球
6.雪线高度:低纬度高,高纬度低;阳坡高,阴坡低;
迎风坡低,背风坡高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典型地区 图示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 太阳辐射 _____________地区及中纬地区一定范围内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干湿度地带性) 海陆位置 _________地区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 水热及其组合 海拔较高的低纬山地
中纬度
热量
低纬和高纬
水分
海拔
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1.造成两山地南坡山麓地带自然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差异 B.海拔差异
C.大气环流形式不同 D.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不同
下图为北半球两座高山垂直植被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C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1~2题。
真题演练 - 例1 - 2013·山东高考
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
1. 图中②为 ( )
A.草原 B.荒漠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A
D
仙乃日 四川稻城亚丁 海拔6032米
仙乃日 四川稻城亚丁
海拔6032米
课程结束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