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必修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随堂练习
一. 选择题:
1. 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 估(gū)量 ② 空(kòng)白 ③ 芜(wǔ)架 ④ 豁(huǒ)然
⑤ 摸(mó)索 ⑥ 领域(yuè) ⑦ 应(yìng)用 ⑧ 诅(zǔ)咒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⑦⑧ C. ③⑤⑥⑦ D. ②④⑥⑧
2. 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 纷繁(复杂) ② 繁衍(繁殖) ③ 豁然(开阔或通达)
④ 豁免(免除) ⑤ 卓有成效(高而直) ⑥ 卓著(高明)
⑦ 永垂不朽(流传) ⑧ 垂询(低下头)
A. ①③④⑦ B. ②⑤⑥⑦ C. ③④⑥⑧ D. ①②⑤⑧
3. 揣摩语言和语序,依次填入方框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对他表示□□、□□和□□,而我敢大胆地说:他□□有过许多敌人,但□□有一个私敌。
A. 一起 悼念 尊敬 爱戴 未必 肯定
B. 无不 尊敬 爱戴 悼念 可能 未必
C. 全部 悼念 爱戴 尊敬 肯定 未必
D. 无不 爱戴 尊敬 悼念 可能 未必
4. 最能表达颂扬感情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
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 已经是幸福的了。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A. 如果,就。但是,即使,况且。 B. 即使,也。但是,甚至,而且。
二. 阅读题:
1.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1)这句话的主干是: 。
(2)揣摩这句话的深层含义、结构作用和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选出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 两个“对于”概括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第一个是从亲自指导并参加革命实践方面说,第二个是从研究革命理论方面说。
B. 这句话从对象和程度两方面,高度概括地揭示了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
C. 这句话是全文的纲,起总领下文作用,因为文章主体是围绕两个“对于”来展开的。
D. 用“不可估量”修饰“损失”,揭示了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3)综观全文,此句先提“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后提“对于历史科学”的原因是( )
A. 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B. 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C. 欧洲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源地
D. 从人们熟知的方面写起
(4)从全文看,文章先写马克思的科学发现,后写他对于革命实践的贡献,原因是( )
A. 他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B. 先提马克思贡献最大的方面
C. 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内容层层深入
D. 这样写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崇敬之情
2.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1)把马克思的发现与达尔文的发现相比较的用意是( )
A. 表明“发现”的时机一样
B. 表明“发现”的内容和形式一样
C. 表明马克思与达尔文一样伟大
D. 表明马克思的发现与达尔文的发现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联系内外语境揣摩“纷繁芜杂”一词
① 本文:
② 比喻义:
3. “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对句意、色彩和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明敌人的攻击很多,但十分无力
B. 表现马克思对政敌的极大蔑视
C. 赞扬马克思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无畏气魄
D. 说明马克思对敌人的攻击没有认真过
(4)“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提取比喻性词语,联系语境揣摩其感彩和表达作用,简答在下面。
3.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1)对这段话的修辞手法和思想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 运用借喻,形象地表明马克思的逝世
B. 运用讳饰,点明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表达作者深深的悲痛和崇敬之情
C. 运用象征,赞颂了马克思的伟大,表明了作者不忍离舍的心情
D. 运用借代,点明马克思逝世了,暗示他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2)特别点明马克思是在“安乐椅上”逝世的,其意义是( )
A. 表明了作者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有一种痛苦惋惜的心情
B. 赞颂马克思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忘我工作的伟大精神
C. 突出了这位伟人与世长辞的从容、安祥的情景
D. 表明作者在马克思逝世时没能在他身边照料而深感内疚的心情
(3)写马克思逝世,用“停止思想”,而不用“心脏停止跳动”一类词语的理由是什么?
。
4.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本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本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成果自豪。
(1)联系上文,判断起始句中的“首先是”这个意思是与( )项相呼应。
A. 下文中的“正因为这样” B. 下文中的“就是”
C. 上文中的“远不是” D. 上文中的“就是这样”
(2)揣摩关键词语,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热烈、顽强”,表现了马克思的革命情操和品质
B. “卓有成效”,表现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的辉煌成果
C. “很少见”,表现像马克思这样的伟人是不多的
D. 末句用“即使……,也……”突出马克思在革命实践方面的伟大贡献,加强表达力度
(3)概述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论述“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的
①
②
③
三. 课外阅读:
悼念乔治 桑
[法]雨果
我哀悼一位逝去的女性,向一位不朽的女子致敬。
我以往热爱她,赞赏她,尊敬她;今天,在死亡的宁静肃穆中,我瞻仰她。
我称赞她,因为她的创造是伟大的,而且我感谢她,因为她的创造是美好的。我记忆犹新,有一天,我曾经给她写信说:“我感谢您心灵如此伟大。”
难道我们失去她了吗
没有。
① 高大的形象不见了,但是并没有销声匿迹。远非如此;几乎可以说,这些形象发展了。它们变成了无形,却在另一种形式下变得清晰可见。这是崇高的变形。
人形有隐蔽作用,它遮住了真正神圣的面孔,这面孔就是思想。乔治 桑是一种思想;这思想如今离开了肉体,获得了自由;她辞世了,而思想却活着。
乔治 桑在我们的时代享有独一无二的位置。其他伟人都是男人,她却是伟大的女性。
本世纪以完成法国革命和开始人类革命为其法则;在这个世纪里,由于性别的平等属于人类平等的范围内,因此一个伟大的女性是必不可少的。妇女必须征明,她可以拥有我们男性的所有天赋,而又不失去女性天使般的品质;强大有力而又始终温柔可爱。
② 乔治 桑就是这种证明。
既然有那么多的人给法国蒙上耻辱,就必须有人给它带来荣耀。乔治 桑将是我们的世纪和法国值得骄傲的人物之一。这个誉满全球的女性完美无缺。她像巴尔贝斯一样有一颗伟大的心灵,像巴尔扎克一样有伟大的头脑,像拉马丁一样有崇高的心胸。她身上有诗才。在加里波第创造了奇迹的时代,她写出了杰作。
用不着一一列举这些杰作。何必把大家记得的事再鹦鹉学舌一遍呢 标志这些杰作力量所在之特点的,是善良。乔治 桑是善良的。因此,她受到憎恨。受人赞美有个替身,就是遭人嫉恨,热情有一个反面,就是侮辱。嫉恨和侮辱既是表明赞成,又想表明反对。后人会将嘲骂看作得到荣耀的喧闹声。凡是戴上桂冠的人都要受到抨击。这是一个规律,侮辱的卑劣要以欢呼的大小作为测度。
像乔治 桑那样的人都是为公众谋福利的。他们逝去了,他们一旦逝去,在他们本来那个显得空荡荡的位置上,便可以看到实现了新的进步。每当这样一个杰出人物去世,我们便仿佛听到翅膀拍击的巨大响声;既有东西逝去,就有别的东西继续存在。
③ 大地像天空一样,也有隐没的时候;但是,人间像上天一样,重新显现.跟随在消失之后: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就像火炬一样以这种形式熄灭了,却以思想的形式重新放光。于是人们看到,原来以为熄灭的东西是无法熄灭的。这支火炬越发光芒四射;从此以后,它属于文明的一部分;它进入了人类广大的光明之中;它增加了光明;因为把假光熄灭了的神秘的气息,给真正的光提供了燃料。
劳动者离开了,可是他的工作已经大功告成。
埃德加 基内去世了,但是从他的坟墓冒出了至高无上的哲学,而又他从坟墓的上方给人们提出劝告。米什莱谢世了,但是在他身后耸立着一部历史,勾画出未来的历程。乔治 桑长辞了,但是她给我们留下妇女展露女性天才的权利。变化就是这样完成的。让我们哭悼死者吧,但是要看到接踵而至的现象;留存下来的是确定无疑的事实;由于有了这些令人自豪的思想先驱,一切真理和一切正义都迎我们而未,而这正是我们听到的翅膀拍击的声音。
请接受我们逝去的名人在离开我们的时候,给予我们的东西吧。让我们面向未来,平静而充满沉思,向伟人的离去给我预示的光辉前景的到来致敬吧。
1. 文中划线①处句子:“高大的形象不见了,但是并没有销声匿迹。远非如此;几乎可以说,这些形象发展了。”这句话应如何理解?(用下文一句话回答)
答:
2. 文中划线②处句子说:“乔治 桑就是这种证明。”“这种证明”指什么
答:
3. 文章悼念乔治 桑,主要抓住了她的哪一点贡献
答:
4. 文中划线③处:“大地像天空一样,也有隐没的时候;但是,人间像上天一样,重新显现,跟随在消失之后。”这两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为什么
答:
5. 文章倒数②自然节列举埃德加 基内 米什莱的谢世,其用意是什么
答:
6. 文章结尾说,“请接受我们逝去的名人在离开我们的时候,给予我们的东西吧。”这里,给予我们的东西指什么
答: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B 2. A 3. B 4. B
二. 阅读题:
1. ① 逝世是损失 ② D ③ A ④ C
2.
① D
② a.杂草杂树生长茂盛的样子 b.马克思以前唯心主义对人类历史解释的形形色色
③ D
④“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贬斥了“先前的一切研究”的偏见和荒谬,更赞扬了马克思这一发现的伟大意义。
3.
① B
② C
③ 因为马克思是思想家
4.
① C
② C
③ a. 在欧洲各组织中的工作
b. 最早的编辑报纸的工作
c. 创立国际工人协会的工作
三. 课外阅读:
1. 她辞世了,而思想还活着
2. 强大有力而又始终温柔可爱
3. 追求性别平等
4. 不是。“像”在此相当于介词“跟”的意义。
5. 表明乔治桑的去世同样会有伟大的影响。
6. 精神财富。
【励志故事】
攀山的启示
刘延国 李雪梅
顺着山谷去爬一座白云缭绕的大山,没想到不少人还带着七八岁的孩子。登山,大人都爬着费劲,何况孩子。可是孩子们欢呼着,兴奋着,叽叽喳喳,总是走在大人的前面。山谷蔚秀,岚云清流,野花杂树,芳草萋萋,石阶深深,引得孩子们欢呼雀跃。到了山上,还要走十多里山路去一座寺庙,孩子们一听更是兴致勃勃,走在前面开路。
一天下来,走了四十里路,大人们个个累得腰酸腿疼、东倒西歪,孩子们却兴奋地仰着小脸问:“什么时候还来这里玩呢?”大人们纳闷:平常在城里走路,孩子们走几里就嚷着腿疼,爬山走这么远的路,孩子们怎么都不嚷累呢?
鸟语花香的美景,将孩子们引入幽境;目不暇接的新奇,让他们兴奋;柳暗花明的境遇,充满悬念和爽心。
看来,兴趣是生命飞翔的翅膀,它能将枯燥和沉闷转化为鲜活生动和美丽轻盈。培养你的生活情趣吧,它能激发你的潜能,开发你的智慧,磨炼你的意志,陶冶你的性情,使你克服重重困难,攀上成功的顶峰,永远保持着一颗年轻向上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