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必修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备课资料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必修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备课资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0-26 12: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版必修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备课资料
一、关于马克思的墓地:
海格特公墓位于伦敦城北的一座小山上,是一个著名的墓地。英国文豪狄更斯的纪念碑,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和女文学家埃利奥特的墓都在这里。
马克思逝世后三天,1883年3月17日,他被安葬在这里,和1881年12月逝世的燕妮葬在一起。当时,墓很平常,碑文很简单,只刻着他们的姓名和生卒日期。墓地的位置也不是很好。
1954年11月23日,马克思的墓被迁移到原墓左后方六七十米处一个较好的位置。马克思夫妇以及后来跟他们葬在一起的外孙哈里·朗格、他们家的女仆海伦,都重新安葬。原来不跟他们葬在一起的小女儿埃列诺也迁葬于此。所以现在的马克思墓合葬着五个人。在原墓的位置上,保留着一块石板,上面刻的文字说明哪四人曾葬于此,于何年何月何日迁葬等。
二、关于教材中涉及到的一些概念: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指英国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等人。他们“研究经济制度的时候奠定了劳动价值的基础”,但由于他们的资产阶级局限性,不可能从根本上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而把资本主义看成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制度。
●“社会主义批评家”
指空想社会主义者,如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等。他们抨击资本主义制度,但未能揭开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也找不到真正的出路。
●“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除了读诗歌和小说以外,马克思还有一种独特的精神休息方法,那就是他十分喜爱演算数学。代数甚至是他精神上的安慰,在他那惊涛骇浪的生活中最痛苦的时刻,他总是借此自慰。在他的夫人病危的那些日子里,他不能再继续照常从事科学工作,在这种沉痛的心情下,他只有把自己沉浸在数学里才勉强得到些微的安宁。在这个精神痛苦的期间,他写了一篇关于微积分的论文,据看过这篇论文的专家们说,这篇论文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保尔·拉法格:《忆马克思》。《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
“马克思嘲笑欧洲得胜的反动势力,他们幻想革命已被窒息,而没有想到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接着马克思异常兴奋地告诉我说,几天以前瑞琴特街上展览出一个牵引火车的电力机车的模型:
‘现在问题已经解决了,这件事的后果是不可估计的。经济革命之后一定要跟着政治革命,因为后者只是前者的表现而已。’”
(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回亿马克思思格斯》,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三、推荐课外读物: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尼·拉宾)
《马克思的自白》(瓦·奇金)
《马克思秘史》(沙叶新)
《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保尔·拉法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