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师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 圆》单元检测A卷
一、单选题
1.(2021·武威)如图,点 在 上, ,则 ( )
A. B. C. D.
2.(2021·上海)如图,已知长方形 中, ,圆B的半径为1,圆A与圆B内切,则点 与圆A的位置关系是( )
A.点C在圆A外,点D在圆A内 B.点C在圆A外,点D在圆A外
C.点C在圆A上,点D在圆A内 D.点C在圆A内,点D在圆A外
3.(2021·泰安)如图,在△ABC中,AB=6,以点A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与边BC相切于点D,与AC,AB分别交于点E和点G,点F是优弧GE上一点,∠CDE=18°,则∠GFE的度数是( )
A.50° B.48° C.45° D.36°
4.(2021·贵港)如图,点A,B,C,D均在⊙O上,直径AB=4,点C是 的中点,点D关于AB对称的点为E,若∠DCE=100°,则弦CE的长是( )
A. B.2 C. D.1
5.(2021·黄石)如图, 、 是 上的两点, , 交 于点 ,则 等于( )
A. B. C. D.
6.(2021·内江)如图, 是 的外接圆, ,若 的半径 为2,则弦 的长为( )
A.4 B. C.3 D.
7.(2021·贵州)如图,在Rt△ACB中,∠ACB= ,AC=6,BC=8,若以AC为直径的☉O交AB于点D,则CD的长为( )
A. B. C. D.5
8.(2021·荆门)如图,PA,PB是⊙O的切线,A,B是切点,若 ,则 ( )
A. B. C. D.
9.(2021·娄底)如图,直角坐标系中,以5为半径的动圆的圆心A沿x轴移动,当⊙ 与直线 只有一个公共点时,点A的坐标为( )
A. B. C. D.
10.(2021·贺州)如图,在 中, , ,点 在 上, ,以 为半径的 与 相切于点 ,交 于点 ,则 的长为( )
A. B. C. D.1
11.(2021·绍兴)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 ,点P在 上,则 的度数为( )
A. B. C. D.
12.(2021·广元)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 中, 是以 为直径的半圆的切线,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1 D.
二、填空题
13.(2021·青海)点 是非圆上一点,若点 到 上的点的最小距离是 ,最大距离是 ,则 的半径是 .
14.(2020·凉山州)如图,点C、D分别是半圆AOB上的三等分点,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则半圆的半径OA的长为 .
15.(2021·宿迁)如图,在Rt△ABC中,∠ABC=90°,∠A=32°,点B、C在 上,边AB、AC分别交 于D、E两点﹐点B是 的中点,则∠ABE= .
16.(2021·贵州)小明很喜欢钻研问题,一次数学杨老师拿来一个残缺的圆形瓦片(如图所示)让小明求瓦片所在园的半径,小明连接瓦片弧线两端AB,量的弧AB的中心C到AB的距离CD=1.6cm,AB=6.4cm,很快求得圆形瓦片所在园的半径为 cm.
17.(2021·泰州)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8,5),⊙A与x轴相切,点P在y轴正半轴上,PB与⊙A相切于点B.若∠APB=30°,则点P的坐标为 .
18.(2021·河南)如图所示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点 , , 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点 , 在 上, ,则 的长为 .
三、解答题
19.(2021·湘西)如图,
为⊙
的直径,
为⊙O上一点,
和过点
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
.
(1)求证:
平分
;
(2)若
,
,求:边
及
的长.
20.(2021·贵州)如图,PA是以AC为直径的☉O的切线,切点为A,过点A作AB⊥OP,交☉O于点B.
(1)求证:PB是☉O的切线;
(2)若AB=6, ,求PO的长.
21.(2021·资阳)如图,在△ABC中,AB=AC,DE⊥AC交BA的延长线于点E,交AC于点F.
(1)
求证:DE是⊙O的切线;
(2)
若AC=6,tanE= ,求AF的长.
22.(2021·南县)如图,在等腰锐角三角形ABC中,AB=AC,过点B作BD⊥AC于D,延长BD交△ABC的外接圆于点E,过点A作AF⊥CE于F,AE,BC的延长线交于点G.
(1)判断EA是否平分∠DEF,并说明理由;
(2)求证:①BD=CF;
②BD2=DE2+AE EG.
23.(2021·安顺)如图,在
中,AC为
的直径, AB为
的弦,点 E 是
的中点,过点 E 作 AB 的垂线,交 AB 于点 M ,交
于点 N ,分别连接 EB , CN .
(1) 与
的数量关系是 ;
(2)求证:
;
(3)若
,
,求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
24.(2021·宜宾)如图1,D为⊙O上一点,点C在直径BA的延长线上,且∠CDA=∠CBD.
(1)判断直线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tan∠ADC= ,AC=2,求⊙O的半径;
(3)如图2,在(2)的条件下,∠ADB的平分线DE交⊙O于点E,交AB于点F,连结BE.求sin∠DBE的值.
25.(2021·江西)如图1,四边形 内接于 , 为直径,过点 作 于点 ,连接 .
(1)求证: ;
(2)若 是 的切线, ,连接 ,如图2.
①请判断四边形ABCO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②当AB=2时,求AD, AC与 围成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圆周角定理
【解析】【解答】解: 点 在 上, ,
故答案为:D
【分析】在 上,由得出从而可得,据此即得结论.
2.【答案】C
【知识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答】
∵圆A与圆B内切, ,圆B的半径为1
∴圆A的半径为5
∵ <5
∴点D在圆A内
在Rt△ABC中,
∴点C在圆A上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两圆内切,可得圆A的半径为5,由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可得点D在圆A内,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5,利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可得点C在圆A上,据此判断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切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析】【解答】解:
如图所示,连接DG和AD
∵BC为圆的切线
∴AD⊥BC
∵AD=AE,∠CDE=18°,∠ADC=90°
∴∠ADE=∠AED=90°-18°=72°
∴∠DAC=180°-72°-72°=36°
∵AB=6,AG=3
∴G为AB的中点
∴GD为直角三角形ABD斜边AB上的中线
∴GD=AG=AD
∴△AGD为等边三角形
∴∠GAD=60°
∴∠GAC=60°+36°=96°
∴∠GFE=96°÷2=48°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由切线的性质结合圆的半径相等,计算得到∠DAC的度数,继而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证明△AGD为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GAD,最后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即可得到∠GFE的度数。
4.【答案】A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连接 、 、 、 、 ,过点 作 于点 ,
,
,
点 关于 对称的点为 ,
,
,
点 是 的中点,
,
,
, ,
, ,
直径 ,
,
,
.
故答案为:A.
【分析】连接 、 、 、 、 ,过点 作 于点 ,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求出∠DAE=80°,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及圆周角定理,可得,由点是 的中点,可得从而可得,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5.【答案】C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
【解析】【解答】解:∵OA=OB,∠AOB=60°
∴△AOB是等边三角形,
∵
∴
∴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证得△AOB是等边三角形,利用垂径定理及圆周角定理可求出∠BOF的度数,然后利用圆周角定理可求出∠BAF的度数.
6.【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
【解析】【解答】解:过点 作 ,交 于点 ,
是 的外接圆, ,
,
又 , ,
, ,
在 中, ,
, ,
,
故答案为:B.
【分析】过点O作OM⊥BC于点M,利用圆周角定理可求出∠AOC的度数,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COM的度数,利用垂径定理可证得MB=MC,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M,CM的长;然后根据BC=2CM,代入计算求出BC的长.
7.【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
【解析】【解答】解:在Rt△ACB中, ,
∵ 为 的直径,
∴ ,
∴ ,
∴ ,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10,由 为 的直径,可得,根据,即可求出CD.
8.【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PA,PB是⊙O的切线,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PA=PB,利用等边对等角可得,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出∠PBA=55°,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OBP=90°,利用∠ABO=∠OBP-∠PBA即可求出结论.
9.【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如下图所示,连接 ,过 点作 ,
此时 点坐标可表示为 ,
∴ , ,
在 中, ,
又∵ 半径为5,
∴ ,
∵ ,
∴ ,
则 ,
∴ ,
∴ ,
∵左右两侧都有相切的可能,
∴A点坐标为 ,
故答案为:D.
【分析】连接 ,过 点作 ,此时 点坐标可表示为 ,从而求出OC、BC、OB,证明 ,可得,代入相应数据可求出OA,由于左右两侧都有相切的可能,据此求出点A坐标.
10.【答案】B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解:连接OD,EF,
∵ 与 相切于点 ,BF是 的直径,
∴OD⊥AC,FE⊥BC,
∵ ,
∴OD∥BC,EF∥AC,
∴ , ,
∵ , ,
∴OD=OB=2,AO=5-2=3,BF=2×2=4,
∴ , ,
∴BC= ,BE= ,
∴CE= - = .
故答案为:B.
【分析】连接OD,EF,先证明OD∥BC,EF∥AC,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 , ,据此求出BC、BE,利用CE=BC-BE计算即得结论.
11.【答案】B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圆内接正多边形
【解析】【解答】解:连接OB,OC,如图,
∵正方形ABCD内接于 ,
∴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知∠BOC为90°,然后根据同圆中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求∠P即可.
12.【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扇形面积的计算;切线长定理
【解析】【解答】解:取BC的中点O,设AE与⊙O的相切的切点为F,连接OF、OE、OA,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且边长为2,
∴BC=AB=2,∠ABC=∠BCD=90°,
∵ 是以 为直径的半圆的切线,
∴OB=OC=OF=1,∠OFA=∠OFE=90°,
∴AB=AF=2,CE=CF,
∵OA=OA,
∴Rt△ABO≌Rt△AFO(HL),
同理可证△OCE≌△OFE,
∴ ,
∴ ,
∴ ,
∴ ,
∴ ,
∴ ,
∴ ;
故答案为:D.
【分析】设AE与⊙O的相切的切点为F, 由切线的性质可得EC=EF、AB=AF,设CE=x,则AE=2+x,DE=2-x,由勾股定理可得CE的长度,由扇形的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结果.
13.【答案】6.5cm或2.5cm
【知识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答】设 的半径为
当点 在 外时,根据题意得:
∴
当点 在 内时,根据题意得:
∴
故答案为:6.5cm或2.5cm
【分析】分类讨论,计算求解即可。
14.【答案】3
【知识点】圆心角、弧、弦的关系;扇形面积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
点C、D分别是半圆AOB上的三等分点,
为等边三角形,
解得: (负根舍去),
故答案为:3
【分析】如图,连接 证明 再证明 从而可以列方程求解半径.
15.【答案】13°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圆周角定理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
是 的中点,
故答案为:
【分析】 连接 由 ∠ABC=90°可得CD一定经过圆心O,由B是 的中点可得 可得△B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同弧所对圆周角相等可得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A+∠ACD=∠CDB=45°可得结果.
16.【答案】4
【知识点】勾股定理;垂径定理
【解析】【解答】如图,
连接OA,
∵CD是弦AB的垂直平分线,
∴ ,
设圆的半径是r.在直角△ADO中, .
根据勾股定理得, ,
∴
故答案为:4
【分析】连接OA,有垂径定理可得,设圆的半径是r.在直角△ADO中, AO=r,,由勾股定理得 ,解出r值即可.
17.【答案】(0,11)
【知识点】点的坐标;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切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如下图所示,连接AB,作AD⊥x轴,AC⊥y轴,
∵PB与⊙A相切于点B
∴AB⊥PB,
∵∠APB=30°,AB⊥PB,
∴PA=2AB= .
∵
∴四边形ACOD是矩形,
点A的坐标为(8,5),
所以AC=OD=8,CO=AD=5,
在 中, .
如图,当点P在C点上方时,
∴ ,
∴点P的坐标为(0,11).
【分析】连接AB,作AD⊥x轴,AC⊥y轴,可证四边形ACOD是矩形,由点A(8,5),可得AC=OD=8,CO=AD=5,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PC=6,当点P在C点上方时,由OP=OC+CP计算即可.
18.【答案】
【知识点】弧长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连接AD,作线段AB、AD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 的圆心O,
从图中可得: 的半径为OB=5,
连接OC,
∵∠BAC=22.5°,
∴∠BOC=2 22.5°=45°,
的长为 .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AD,作线段AB、AD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的圆心O,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圆周角定理可得∠BOC的度数,然后根据弧长公式计算即可.
19.【答案】(1)证明:连接OC,如图所示:
∵CD是⊙O的切线,
∴ ,
∵AD⊥CD,
∴ ,
∴ ,
∴ ,
∵ ,
∴ ,
∴ 平分
(2)解:连接BC,如图所示:
由(1)可得: ,
∵ ,
∴ ,
∵ ,
∴ ,
∴ ,
∴ ,
∵ 为⊙ 的直径,
∴ ,
∴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分析】(1) 连接OC,根据切线的性质及AD⊥CD,可求出 ,结合OA=OC,可得,即可求出结论;
(2)连接BC,由(1)知,即得
,据此求出CD,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由
为⊙
的直径,可得
, 可得
,从而求出AB.
20.【答案】(1)证明:连接OB,
∵PA是以AC为直径的☉O的切线,切点为A,
∴∠PAO= ,
∵OA=OB,AB⊥OP,
∴∠POA=∠POB,
又OP=OP,
∴△PAO △PBO ,
∴∠PBO=∠PAO= ,
即OB⊥PB,
∴PB是☉O的切线
(2)解:设OP与AB交于点D.
∵AB⊥OP,AB=6,
∴DA=DB=3,∠PDA=∠PDB= ,
∵ ,
∴PA=5,∴PD= ,
在Rt△APD和Rt△APO中,
∵ ,
∴ ,
∴
【知识点】勾股定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连接OB, 由切线的性质可得∠PAO= ,证明△PAO △PBO ,可得∠PBO=∠PAO= ,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即证;
(2)设OP与AB交于点D. 由垂径定理可得DA=DB=3∠PDA=∠PDB= ,由cos∠PAB
,可求出PA=5,利用勾股定理求出PD=4,由,可得 ,据此即可求出结论.
21.【答案】(1)证明:如图,连接OD,
∵AB=AC,
∴∠ABC=∠ACB,
∵OB=OD,
∴∠OBD=∠ODB,
∴∠ODB=∠ACB,
∴AC∥OD,
∴∠DFC=∠ODF,
∵DE⊥AC,
∴∠DFC=∠ODF=90°,
∴OD⊥DE,
∴DE是⊙O的切线;
(2)解:∵AC=6=AB,
∴AO=OB=3=OD,
∵OD⊥DE,tanE= ,
∴ = ,
∴DE=4,
∴OE= = =5,
∴AE=OE﹣OA=2,
∵AC∥OD,
∴△AEF∽△OED,
∴ ,
∴ ,
∴AF= .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 (1)连接OD,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ACB,∠OBD=∠ODB,则∠ODB=∠ACB,推出AC∥OD,得到∠DFC=∠ODF,由垂直的概念可得∠DFC=∠ODF=90°,据此证明;
(2)由已知条件可得AO=OB=OD=3,根据∠B的正切函数可得DE的值,由勾股定理可得OE的值,进而求得AE的值,根据AC∥OD可得△AEF∽△OED,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22.【答案】(1)解:EA平分∠DEF,理由如下:
∵AB=AC,
∴∠ABC=∠ACB,
又∵∠ACB=∠AEB,
∴∠ABC=∠AEB
∵∠ABC+∠AEC=180°,∠AEF+∠AEC=180°,
∴∠ABC=∠AEF,
∴∠AEB=∠AEF,
∴EA平分∠DEF
(2)证明:①由(1)知:EA平分∠DEF,
∵BD⊥AC,AF⊥CE,
∴AD=AF,
在Rt△ABD和Rt△ACF中,
,
∴Rt△ABD≌Rt△ACF(HL),
∴BD=CF,
②由△ADE≌△AFE可知:DE=FE,
∴BD2﹣DE2=(BD+DE)(BD﹣DE)=BE(CF﹣EF)=BE CE,
∵∠BAE+∠BCE=180°,∠BCE+∠ECG=180°,
∴∠BAE=∠ECG,
∴△AEB∽△CEG,
∴ ,
∴BE CE=AE EG,
∴BD2﹣DE2=AE EG,
即BD2=DE2+AE EG.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
【解析】【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ACB,由圆周角定理可得∠ACB=∠AEB,则∠ABC=∠AEB,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得∠ABC=∠AEF,推出∠AEB=∠AEF,据此判断;
(2)①由(1)知:EA平分∠DEF,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D=AF,证明Rt△ABD≌Rt△ACF,据此可得结论;
②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E=FE,则BD2-DE2=(BD+DE)(BD-DE)=BE·CE,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可得∠BAE=∠ECG,证明△AEB∽△CEG,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E·CE=AE·EG,据此证明.
23.【答案】(1)
(2)证明:连接 ,
∵ 是 的直径, 是 的中点,
∴ ,∴ ,
∵ ,垂足为点 ,∴ ,
∴ ,
∴ ,
∵点 是 的中点,∴ ,
∴ ,又∵ ,
∴ ,
∴ .
(3)解:连接 , , ,
∵ ,垂足为点 ,∴ ,
∵ ,由(2)得 ,∴ ,
又∵ ,∴ ,
∵在 中, , ,
∴ ,∴ ,
∵ ,∴ ,
又∵ ,∴ 是等边三角形,
∴ ,
又∵ ,∴ ,
∴ ≌ ,
又∵ , ,
∴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扇形面积的计算;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1)连接
,
∵ 是
的直径,
是
的中点,
∴ ,∴ ,
∵ ,垂足为点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故答案为:
.
【分析】(1)连接
,证明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
;
(2)连接 ,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 进而证得
,
可得 ,利用已知可得 ,从而求出 ;
(3)先求出∠EAB=30°,从而求出∠EOB=60°,可证是等边三角形,可得 ,再证 ≌ ,由 ,利用扇形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24.【答案】(1)解:CD与⊙O相切,理由:
如图1,连接OD,
∵OB=OD,
∴∠ODB=∠CBD,
∵∠CDA=∠CBD,
∴∠CDA=∠ODB,
∵AB为⊙O的直径,
∴∠ADB=∠ADO+∠ODB=90°,
∴∠CDA+∠ADO=90°,
∴∠CDO=90°,
∴OD⊥CD,
∴CD与⊙O相切
(2)解:由(1)知,∠CBD=∠ADC,
∵tan∠ADC= ,
∴tan∠CBD= ,
在Rt△ADB中,tan∠CBD= = ,
∵∠C=∠C,∠ADC=∠CBD,
∴△CAD∽△CDB,
∴ ,
∴CD=2CA=4,
∴CB=2CD=8,
∴AB=CB CA=8 2=6,
∴OA=OB= AB=3
(3)解:如图2,连接OE,过点E作EG⊥BD于G,
∵DE平分∠ADB,
∴∠ADE=∠BDE=45°,
∴∠BOE=2∠BDE=90°,
∴BE= =3 ,
在Rt△ABD中,AD2+BD2=AB2=62,
∵ = ,
∴AD= ,BD= ,
∵EG⊥BD,∠BDE=45°,
∴∠DEG=∠BDE=45°,
∴DG=EG,
设DG=EG=x,则BG=BD DG= x,
在Rt△BEG中,EG2+BG2=BE2=(3 )2=18,
∴x2+( x)2=18,
∴x= 或x= (舍),
∴EG= ,
∴sin∠DBE=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1)连接OD,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已知条件可得∠CDA=∠ODB,由圆周角定理可得∠ADB=90°,推出∠CDO=90°,据此判断;
(2)由(1)知,∠CBD=∠ADC,则tan∠ADC=tan∠CBD=,证明△CAD∽△CDB,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D、CB的值,进而求出AB、OA的值;
(3)连接OE,过点E作EG⊥BD于G,由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ADE=∠BDE=45°,则∠BOE=90°,由勾股定理求出BE、AD、BD的值,设DG=EG=x,则BG= x,然后在Rt△BEG中,应用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进而得到sin∠DBE的值.
25.【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内接于⊙O,
∴∠D+∠ABC= ,
∵∠EBC+∠ABC= ,
∴∠D=∠EBC,
∵AD为⊙O直径,
∴∠ACD= ,
∴∠D+∠CAD= ,
∵CE⊥AB,
∴∠ECB+∠EBC= ,
∴∠CAD=∠ECB
(2)解:①四边形ABCO是菱形,理由如下:
∵CE是⊙O的切线,
∴OC⊥EC,
∵AB⊥EC,
∴∠OCE=∠E= ,
∴∠OCE+∠E=18 ,
∴OC∥AE,
∴∠ACO=∠BAC,
∵OA=OC,
∴∠ACO=∠CAD,
∴∠BAC=∠CAD,
∵∠CAD=∠ECB,∠CAD=30°,
∴∠EBC=90°-30°=60°,
∴∠BAO=∠EBC =60°,
∴BC∥AO,
∴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
∵OA=OC,
∴四边形ABCO是菱形;
②∵四边形ABCO是菱形,
∴AO=AB=2,AD=4,
∵∠CAD=30°,
∴CD= AD=2,AC=2 ,
过点C作CF⊥AD于点F,
∴CF= ,
∴ ,
∵OC∥AE,
∴∠DOC=∠BAO=60°,
∴ ,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扇形面积的计算
【解析】【分析】(1)先求出 ∠D=∠EBC, 再求出 ∠ECB+∠EBC= , 最后证明求解即可;
(2)①先求出 ∠OCE=∠E= , 再求出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 最后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证明求解即可;
②先求出 AO=AB=2,AD=4, 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扇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1 / 12021-2022学年北师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 圆》单元检测A卷
一、单选题
1.(2021·武威)如图,点 在 上, ,则 (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圆周角定理
【解析】【解答】解: 点 在 上, ,
故答案为:D
【分析】在 上,由得出从而可得,据此即得结论.
2.(2021·上海)如图,已知长方形 中, ,圆B的半径为1,圆A与圆B内切,则点 与圆A的位置关系是( )
A.点C在圆A外,点D在圆A内 B.点C在圆A外,点D在圆A外
C.点C在圆A上,点D在圆A内 D.点C在圆A内,点D在圆A外
【答案】C
【知识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答】
∵圆A与圆B内切, ,圆B的半径为1
∴圆A的半径为5
∵ <5
∴点D在圆A内
在Rt△ABC中,
∴点C在圆A上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两圆内切,可得圆A的半径为5,由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可得点D在圆A内,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5,利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可得点C在圆A上,据此判断即可.
3.(2021·泰安)如图,在△ABC中,AB=6,以点A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与边BC相切于点D,与AC,AB分别交于点E和点G,点F是优弧GE上一点,∠CDE=18°,则∠GFE的度数是( )
A.50° B.48° C.45° D.36°
【答案】B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切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析】【解答】解:
如图所示,连接DG和AD
∵BC为圆的切线
∴AD⊥BC
∵AD=AE,∠CDE=18°,∠ADC=90°
∴∠ADE=∠AED=90°-18°=72°
∴∠DAC=180°-72°-72°=36°
∵AB=6,AG=3
∴G为AB的中点
∴GD为直角三角形ABD斜边AB上的中线
∴GD=AG=AD
∴△AGD为等边三角形
∴∠GAD=60°
∴∠GAC=60°+36°=96°
∴∠GFE=96°÷2=48°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由切线的性质结合圆的半径相等,计算得到∠DAC的度数,继而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证明△AGD为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GAD,最后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即可得到∠GFE的度数。
4.(2021·贵港)如图,点A,B,C,D均在⊙O上,直径AB=4,点C是 的中点,点D关于AB对称的点为E,若∠DCE=100°,则弦CE的长是( )
A. B.2 C. D.1
【答案】A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连接 、 、 、 、 ,过点 作 于点 ,
,
,
点 关于 对称的点为 ,
,
,
点 是 的中点,
,
,
, ,
, ,
直径 ,
,
,
.
故答案为:A.
【分析】连接 、 、 、 、 ,过点 作 于点 ,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求出∠DAE=80°,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及圆周角定理,可得,由点是 的中点,可得从而可得,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5.(2021·黄石)如图, 、 是 上的两点, , 交 于点 ,则 等于(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
【解析】【解答】解:∵OA=OB,∠AOB=60°
∴△AOB是等边三角形,
∵
∴
∴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证得△AOB是等边三角形,利用垂径定理及圆周角定理可求出∠BOF的度数,然后利用圆周角定理可求出∠BAF的度数.
6.(2021·内江)如图, 是 的外接圆, ,若 的半径 为2,则弦 的长为( )
A.4 B. C.3 D.
【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
【解析】【解答】解:过点 作 ,交 于点 ,
是 的外接圆, ,
,
又 , ,
, ,
在 中, ,
, ,
,
故答案为:B.
【分析】过点O作OM⊥BC于点M,利用圆周角定理可求出∠AOC的度数,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COM的度数,利用垂径定理可证得MB=MC,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M,CM的长;然后根据BC=2CM,代入计算求出BC的长.
7.(2021·贵州)如图,在Rt△ACB中,∠ACB= ,AC=6,BC=8,若以AC为直径的☉O交AB于点D,则CD的长为( )
A. B. C. D.5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
【解析】【解答】解:在Rt△ACB中, ,
∵ 为 的直径,
∴ ,
∴ ,
∴ ,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10,由 为 的直径,可得,根据,即可求出CD.
8.(2021·荆门)如图,PA,PB是⊙O的切线,A,B是切点,若 ,则 (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PA,PB是⊙O的切线,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PA=PB,利用等边对等角可得,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出∠PBA=55°,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OBP=90°,利用∠ABO=∠OBP-∠PBA即可求出结论.
9.(2021·娄底)如图,直角坐标系中,以5为半径的动圆的圆心A沿x轴移动,当⊙ 与直线 只有一个公共点时,点A的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如下图所示,连接 ,过 点作 ,
此时 点坐标可表示为 ,
∴ , ,
在 中, ,
又∵ 半径为5,
∴ ,
∵ ,
∴ ,
则 ,
∴ ,
∴ ,
∵左右两侧都有相切的可能,
∴A点坐标为 ,
故答案为:D.
【分析】连接 ,过 点作 ,此时 点坐标可表示为 ,从而求出OC、BC、OB,证明 ,可得,代入相应数据可求出OA,由于左右两侧都有相切的可能,据此求出点A坐标.
10.(2021·贺州)如图,在 中, , ,点 在 上, ,以 为半径的 与 相切于点 ,交 于点 ,则 的长为( )
A. B. C. D.1
【答案】B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解:连接OD,EF,
∵ 与 相切于点 ,BF是 的直径,
∴OD⊥AC,FE⊥BC,
∵ ,
∴OD∥BC,EF∥AC,
∴ , ,
∵ , ,
∴OD=OB=2,AO=5-2=3,BF=2×2=4,
∴ , ,
∴BC= ,BE= ,
∴CE= - = .
故答案为:B.
【分析】连接OD,EF,先证明OD∥BC,EF∥AC,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 , ,据此求出BC、BE,利用CE=BC-BE计算即得结论.
11.(2021·绍兴)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 ,点P在 上,则 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圆内接正多边形
【解析】【解答】解:连接OB,OC,如图,
∵正方形ABCD内接于 ,
∴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知∠BOC为90°,然后根据同圆中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求∠P即可.
12.(2021·广元)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 中, 是以 为直径的半圆的切线,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1 D.
【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扇形面积的计算;切线长定理
【解析】【解答】解:取BC的中点O,设AE与⊙O的相切的切点为F,连接OF、OE、OA,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且边长为2,
∴BC=AB=2,∠ABC=∠BCD=90°,
∵ 是以 为直径的半圆的切线,
∴OB=OC=OF=1,∠OFA=∠OFE=90°,
∴AB=AF=2,CE=CF,
∵OA=OA,
∴Rt△ABO≌Rt△AFO(HL),
同理可证△OCE≌△OFE,
∴ ,
∴ ,
∴ ,
∴ ,
∴ ,
∴ ,
∴ ;
故答案为:D.
【分析】设AE与⊙O的相切的切点为F, 由切线的性质可得EC=EF、AB=AF,设CE=x,则AE=2+x,DE=2-x,由勾股定理可得CE的长度,由扇形的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结果.
二、填空题
13.(2021·青海)点 是非圆上一点,若点 到 上的点的最小距离是 ,最大距离是 ,则 的半径是 .
【答案】6.5cm或2.5cm
【知识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答】设 的半径为
当点 在 外时,根据题意得:
∴
当点 在 内时,根据题意得:
∴
故答案为:6.5cm或2.5cm
【分析】分类讨论,计算求解即可。
14.(2020·凉山州)如图,点C、D分别是半圆AOB上的三等分点,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则半圆的半径OA的长为 .
【答案】3
【知识点】圆心角、弧、弦的关系;扇形面积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
点C、D分别是半圆AOB上的三等分点,
为等边三角形,
解得: (负根舍去),
故答案为:3
【分析】如图,连接 证明 再证明 从而可以列方程求解半径.
15.(2021·宿迁)如图,在Rt△ABC中,∠ABC=90°,∠A=32°,点B、C在 上,边AB、AC分别交 于D、E两点﹐点B是 的中点,则∠ABE= .
【答案】13°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圆周角定理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
是 的中点,
故答案为:
【分析】 连接 由 ∠ABC=90°可得CD一定经过圆心O,由B是 的中点可得 可得△B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同弧所对圆周角相等可得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A+∠ACD=∠CDB=45°可得结果.
16.(2021·贵州)小明很喜欢钻研问题,一次数学杨老师拿来一个残缺的圆形瓦片(如图所示)让小明求瓦片所在园的半径,小明连接瓦片弧线两端AB,量的弧AB的中心C到AB的距离CD=1.6cm,AB=6.4cm,很快求得圆形瓦片所在园的半径为 cm.
【答案】4
【知识点】勾股定理;垂径定理
【解析】【解答】如图,
连接OA,
∵CD是弦AB的垂直平分线,
∴ ,
设圆的半径是r.在直角△ADO中, .
根据勾股定理得, ,
∴
故答案为:4
【分析】连接OA,有垂径定理可得,设圆的半径是r.在直角△ADO中, AO=r,,由勾股定理得 ,解出r值即可.
17.(2021·泰州)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8,5),⊙A与x轴相切,点P在y轴正半轴上,PB与⊙A相切于点B.若∠APB=30°,则点P的坐标为 .
【答案】(0,11)
【知识点】点的坐标;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切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如下图所示,连接AB,作AD⊥x轴,AC⊥y轴,
∵PB与⊙A相切于点B
∴AB⊥PB,
∵∠APB=30°,AB⊥PB,
∴PA=2AB= .
∵
∴四边形ACOD是矩形,
点A的坐标为(8,5),
所以AC=OD=8,CO=AD=5,
在 中, .
如图,当点P在C点上方时,
∴ ,
∴点P的坐标为(0,11).
【分析】连接AB,作AD⊥x轴,AC⊥y轴,可证四边形ACOD是矩形,由点A(8,5),可得AC=OD=8,CO=AD=5,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PC=6,当点P在C点上方时,由OP=OC+CP计算即可.
18.(2021·河南)如图所示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点 , , 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点 , 在 上, ,则 的长为 .
【答案】
【知识点】弧长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连接AD,作线段AB、AD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 的圆心O,
从图中可得: 的半径为OB=5,
连接OC,
∵∠BAC=22.5°,
∴∠BOC=2 22.5°=45°,
的长为 .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AD,作线段AB、AD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的圆心O,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圆周角定理可得∠BOC的度数,然后根据弧长公式计算即可.
三、解答题
19.(2021·湘西)如图,
为⊙
的直径,
为⊙O上一点,
和过点
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
.
(1)求证:
平分
;
(2)若
,
,求:边
及
的长.
【答案】(1)证明:连接OC,如图所示:
∵CD是⊙O的切线,
∴ ,
∵AD⊥CD,
∴ ,
∴ ,
∴ ,
∵ ,
∴ ,
∴ 平分
(2)解:连接BC,如图所示:
由(1)可得: ,
∵ ,
∴ ,
∵ ,
∴ ,
∴ ,
∴ ,
∵ 为⊙ 的直径,
∴ ,
∴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分析】(1) 连接OC,根据切线的性质及AD⊥CD,可求出 ,结合OA=OC,可得,即可求出结论;
(2)连接BC,由(1)知,即得
,据此求出CD,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由
为⊙
的直径,可得
, 可得
,从而求出AB.
20.(2021·贵州)如图,PA是以AC为直径的☉O的切线,切点为A,过点A作AB⊥OP,交☉O于点B.
(1)求证:PB是☉O的切线;
(2)若AB=6, ,求PO的长.
【答案】(1)证明:连接OB,
∵PA是以AC为直径的☉O的切线,切点为A,
∴∠PAO= ,
∵OA=OB,AB⊥OP,
∴∠POA=∠POB,
又OP=OP,
∴△PAO △PBO ,
∴∠PBO=∠PAO= ,
即OB⊥PB,
∴PB是☉O的切线
(2)解:设OP与AB交于点D.
∵AB⊥OP,AB=6,
∴DA=DB=3,∠PDA=∠PDB= ,
∵ ,
∴PA=5,∴PD= ,
在Rt△APD和Rt△APO中,
∵ ,
∴ ,
∴
【知识点】勾股定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连接OB, 由切线的性质可得∠PAO= ,证明△PAO △PBO ,可得∠PBO=∠PAO= ,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即证;
(2)设OP与AB交于点D. 由垂径定理可得DA=DB=3∠PDA=∠PDB= ,由cos∠PAB
,可求出PA=5,利用勾股定理求出PD=4,由,可得 ,据此即可求出结论.
21.(2021·资阳)如图,在△ABC中,AB=AC,DE⊥AC交BA的延长线于点E,交AC于点F.
(1)
求证:DE是⊙O的切线;
(2)
若AC=6,tanE= ,求AF的长.
【答案】(1)证明:如图,连接OD,
∵AB=AC,
∴∠ABC=∠ACB,
∵OB=OD,
∴∠OBD=∠ODB,
∴∠ODB=∠ACB,
∴AC∥OD,
∴∠DFC=∠ODF,
∵DE⊥AC,
∴∠DFC=∠ODF=90°,
∴OD⊥DE,
∴DE是⊙O的切线;
(2)解:∵AC=6=AB,
∴AO=OB=3=OD,
∵OD⊥DE,tanE= ,
∴ = ,
∴DE=4,
∴OE= = =5,
∴AE=OE﹣OA=2,
∵AC∥OD,
∴△AEF∽△OED,
∴ ,
∴ ,
∴AF= .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 (1)连接OD,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ACB,∠OBD=∠ODB,则∠ODB=∠ACB,推出AC∥OD,得到∠DFC=∠ODF,由垂直的概念可得∠DFC=∠ODF=90°,据此证明;
(2)由已知条件可得AO=OB=OD=3,根据∠B的正切函数可得DE的值,由勾股定理可得OE的值,进而求得AE的值,根据AC∥OD可得△AEF∽△OED,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22.(2021·南县)如图,在等腰锐角三角形ABC中,AB=AC,过点B作BD⊥AC于D,延长BD交△ABC的外接圆于点E,过点A作AF⊥CE于F,AE,BC的延长线交于点G.
(1)判断EA是否平分∠DEF,并说明理由;
(2)求证:①BD=CF;
②BD2=DE2+AE EG.
【答案】(1)解:EA平分∠DEF,理由如下:
∵AB=AC,
∴∠ABC=∠ACB,
又∵∠ACB=∠AEB,
∴∠ABC=∠AEB
∵∠ABC+∠AEC=180°,∠AEF+∠AEC=180°,
∴∠ABC=∠AEF,
∴∠AEB=∠AEF,
∴EA平分∠DEF
(2)证明:①由(1)知:EA平分∠DEF,
∵BD⊥AC,AF⊥CE,
∴AD=AF,
在Rt△ABD和Rt△ACF中,
,
∴Rt△ABD≌Rt△ACF(HL),
∴BD=CF,
②由△ADE≌△AFE可知:DE=FE,
∴BD2﹣DE2=(BD+DE)(BD﹣DE)=BE(CF﹣EF)=BE CE,
∵∠BAE+∠BCE=180°,∠BCE+∠ECG=180°,
∴∠BAE=∠ECG,
∴△AEB∽△CEG,
∴ ,
∴BE CE=AE EG,
∴BD2﹣DE2=AE EG,
即BD2=DE2+AE EG.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
【解析】【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ACB,由圆周角定理可得∠ACB=∠AEB,则∠ABC=∠AEB,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得∠ABC=∠AEF,推出∠AEB=∠AEF,据此判断;
(2)①由(1)知:EA平分∠DEF,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D=AF,证明Rt△ABD≌Rt△ACF,据此可得结论;
②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E=FE,则BD2-DE2=(BD+DE)(BD-DE)=BE·CE,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可得∠BAE=∠ECG,证明△AEB∽△CEG,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E·CE=AE·EG,据此证明.
23.(2021·安顺)如图,在
中,AC为
的直径, AB为
的弦,点 E 是
的中点,过点 E 作 AB 的垂线,交 AB 于点 M ,交
于点 N ,分别连接 EB , CN .
(1) 与
的数量关系是 ;
(2)求证:
;
(3)若
,
,求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
【答案】(1)
(2)证明:连接 ,
∵ 是 的直径, 是 的中点,
∴ ,∴ ,
∵ ,垂足为点 ,∴ ,
∴ ,
∴ ,
∵点 是 的中点,∴ ,
∴ ,又∵ ,
∴ ,
∴ .
(3)解:连接 , , ,
∵ ,垂足为点 ,∴ ,
∵ ,由(2)得 ,∴ ,
又∵ ,∴ ,
∵在 中, , ,
∴ ,∴ ,
∵ ,∴ ,
又∵ ,∴ 是等边三角形,
∴ ,
又∵ ,∴ ,
∴ ≌ ,
又∵ , ,
∴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扇形面积的计算;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1)连接
,
∵ 是
的直径,
是
的中点,
∴ ,∴ ,
∵ ,垂足为点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故答案为:
.
【分析】(1)连接
,证明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
;
(2)连接 ,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 进而证得
,
可得 ,利用已知可得 ,从而求出 ;
(3)先求出∠EAB=30°,从而求出∠EOB=60°,可证是等边三角形,可得 ,再证 ≌ ,由 ,利用扇形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24.(2021·宜宾)如图1,D为⊙O上一点,点C在直径BA的延长线上,且∠CDA=∠CBD.
(1)判断直线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tan∠ADC= ,AC=2,求⊙O的半径;
(3)如图2,在(2)的条件下,∠ADB的平分线DE交⊙O于点E,交AB于点F,连结BE.求sin∠DBE的值.
【答案】(1)解:CD与⊙O相切,理由:
如图1,连接OD,
∵OB=OD,
∴∠ODB=∠CBD,
∵∠CDA=∠CBD,
∴∠CDA=∠ODB,
∵AB为⊙O的直径,
∴∠ADB=∠ADO+∠ODB=90°,
∴∠CDA+∠ADO=90°,
∴∠CDO=90°,
∴OD⊥CD,
∴CD与⊙O相切
(2)解:由(1)知,∠CBD=∠ADC,
∵tan∠ADC= ,
∴tan∠CBD= ,
在Rt△ADB中,tan∠CBD= = ,
∵∠C=∠C,∠ADC=∠CBD,
∴△CAD∽△CDB,
∴ ,
∴CD=2CA=4,
∴CB=2CD=8,
∴AB=CB CA=8 2=6,
∴OA=OB= AB=3
(3)解:如图2,连接OE,过点E作EG⊥BD于G,
∵DE平分∠ADB,
∴∠ADE=∠BDE=45°,
∴∠BOE=2∠BDE=90°,
∴BE= =3 ,
在Rt△ABD中,AD2+BD2=AB2=62,
∵ = ,
∴AD= ,BD= ,
∵EG⊥BD,∠BDE=45°,
∴∠DEG=∠BDE=45°,
∴DG=EG,
设DG=EG=x,则BG=BD DG= x,
在Rt△BEG中,EG2+BG2=BE2=(3 )2=18,
∴x2+( x)2=18,
∴x= 或x= (舍),
∴EG= ,
∴sin∠DBE=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1)连接OD,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已知条件可得∠CDA=∠ODB,由圆周角定理可得∠ADB=90°,推出∠CDO=90°,据此判断;
(2)由(1)知,∠CBD=∠ADC,则tan∠ADC=tan∠CBD=,证明△CAD∽△CDB,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D、CB的值,进而求出AB、OA的值;
(3)连接OE,过点E作EG⊥BD于G,由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ADE=∠BDE=45°,则∠BOE=90°,由勾股定理求出BE、AD、BD的值,设DG=EG=x,则BG= x,然后在Rt△BEG中,应用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进而得到sin∠DBE的值.
25.(2021·江西)如图1,四边形 内接于 , 为直径,过点 作 于点 ,连接 .
(1)求证: ;
(2)若 是 的切线, ,连接 ,如图2.
①请判断四边形ABCO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②当AB=2时,求AD, AC与 围成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内接于⊙O,
∴∠D+∠ABC= ,
∵∠EBC+∠ABC= ,
∴∠D=∠EBC,
∵AD为⊙O直径,
∴∠ACD= ,
∴∠D+∠CAD= ,
∵CE⊥AB,
∴∠ECB+∠EBC= ,
∴∠CAD=∠ECB
(2)解:①四边形ABCO是菱形,理由如下:
∵CE是⊙O的切线,
∴OC⊥EC,
∵AB⊥EC,
∴∠OCE=∠E= ,
∴∠OCE+∠E=18 ,
∴OC∥AE,
∴∠ACO=∠BAC,
∵OA=OC,
∴∠ACO=∠CAD,
∴∠BAC=∠CAD,
∵∠CAD=∠ECB,∠CAD=30°,
∴∠EBC=90°-30°=60°,
∴∠BAO=∠EBC =60°,
∴BC∥AO,
∴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
∵OA=OC,
∴四边形ABCO是菱形;
②∵四边形ABCO是菱形,
∴AO=AB=2,AD=4,
∵∠CAD=30°,
∴CD= AD=2,AC=2 ,
过点C作CF⊥AD于点F,
∴CF= ,
∴ ,
∵OC∥AE,
∴∠DOC=∠BAO=60°,
∴ ,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扇形面积的计算
【解析】【分析】(1)先求出 ∠D=∠EBC, 再求出 ∠ECB+∠EBC= , 最后证明求解即可;
(2)①先求出 ∠OCE=∠E= , 再求出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 最后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证明求解即可;
②先求出 AO=AB=2,AD=4, 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扇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