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北京版必修2《氓》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2.熟悉诗歌内容;清楚人物形象。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
1. 熟背本诗,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 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1.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2.比兴艺术手法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
六、教学方法
1. 第一课运用诵读法,改写民歌熟悉课文故事情节。
2. 第二课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二课
一、导入
淇水边的爱情——
水是生命之源,水边也总是爱情的发生地。翻开《诗经》,一条条清澈的河流蜿蜒而过,无论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对心爱女子的思念追求,还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清澈柔媚的河流旁上演过一幕幕爱情的悲喜剧。追寻流水的足迹,穿越三千年诗经的画廊,走近《卫风 氓》,我们来探访远古的诗情与爱意,领略先贤的美丽与哀愁。(幻灯片)
二、由淇水讲解情感的变迁,梳理情节。
思考淇水在这幕悲剧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在诗歌中淇水出现了几次?
1.学生朗读(注意四言诗歌二二拍的节奏)
2.梳理字词音用法意义。(幻灯片)
3.学生思考淇水问题,梳理情节,形成板书
她在文中出现三次,她是婚姻悲剧的见证者,当初情意绵绵的送别,后来欢喜披着红盖头嫁过去,再后来带着受伤的心痛苦回来。她见证了这一场由美丽爱情开始最后以悲剧收场的失败婚姻。
第一次:甜蜜、期盼、依恋、幸福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第一次穿越淇水时,正是女子与氓两情相悦的恋爱时期,对貌似忠厚老实的氓,女子一见倾心。离别时十八相送,情意绵绵,难舍难分。送走之后,翘首企盼,望眼欲穿。“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載言。”时哭时笑,抑制不住的眼泪和笑容泄露了心底最深的爱意。远古时代的郊外旷野竟有如此清新纯朴、芳香迷人的爱情;娴静似水的女子竟有如此简单而真诚、随意而自由的胸怀。笑是一种幸福,哭未尝不是另外一种幸福,毕竟还有人让她牵挂落泪。好一个一往情深,纯情浪漫的热恋女子呀。淇水清澈明媚,女子痴情陶醉。甜蜜而幸福、温馨而浪漫。心中有情,眼里看水,如果此时河流是有颜色的,那应该是一片粉红,代表的是幸福的爱恋。
第二次:痛苦、追悔、怨恨、伤心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当这位曾经幸福的女子再度穿越淇水时,已是事易时移,物是人非了。“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桑树枯萎凋零,女子流年已逝、人老珠黄,氓二三其德,夫妻感情破裂,女子被弃,痛苦伤悲。她遭受着双重的痛苦:身体上,生活贫穷、劳作艰辛、丈夫拳脚相加;精神上,丈夫背叛,亲人讥笑,爱情已丢失,亲情也难寻,前路渺茫。这些,交织成一张痛苦之网,使她痛不欲生,身累心更苦。第二次穿越淇水时,她会不由地想到当初的有情人共渉淇水,那时的甜蜜越多,此时的悲痛越重。淇水波涛翻滚,女子悲情汹涌;天地同悲,江河落泪。一切景语皆情语,淇水成了横跨在夫妻间的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此时淇水是有颜色的,那也只会是浓黑的悲凉!
第三次:失望、委屈、愤恨、决绝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为何淇水都有岸,而氓的欲望却毫无止境,我的痛苦却无边无沿呢?爱情的玫瑰已然枯萎,面对婚变被弃的命运,究竟该何去何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多少人的梦想,但这位女子已清醒地意识到“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曾经的氓之蚩蚩,如今的二三其德;曾经的言笑晏晏,如今的至于暴矣;曾经的载笑載言,如今的躬自悼矣……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一个感叹号,包含 了多少的感叹呀!痛苦、伤心、绝望、无奈、怨恨……既是弃妇,不能再做怨妇了,身处2006年前的这位女子,主动喊出“算了吧”,果断地从感情的漩涡中退身而出,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冷静而觉醒、坚强而果断,此时从她脑海中穿越而过的淇水若有颜色,那必定是一片深蓝色,代表的是深沉和决绝。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水是流动的,人是变化的,尤其是心境。第二次踏入河流时,水已非当初之水,人亦非当时之人。
是啊“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这里的淇水多么像作者在走的一场悲剧婚姻,她真的走到头了,在她最后踏上东岸的那一刻,回头对岸是她不堪回首的过去,也多么象漫长岁月作者等待变心人的悔改,可是终究等不到头。所以这里既有联想又有比喻,叫着运用了什么手法?——比兴的手法。
那么这首诗歌是在什么时候创作的呢?被休后,回家后或者回家的路上。兄弟的嘲笑是回家后的发生的,也可以作者在想象她即将要面临的生活。对于当初的恋爱是回忆追诉说的方式。
4.用诗解读诗歌
《如 果》--席慕容
如 果
四季可以安排得极为黯淡
如果太阳愿意
人生可以安排得极为寂寞
如果爱情愿意
我可以永不再出现
如果你愿意
除了对你的思念
亲爱的朋友 我一无长物
然而 如果你愿意
我将立即使思念枯萎 断落
如果你愿意 我将
把每一粒种子都崛起
把每一条河流都切断
让荒芜干涸延伸到无穷远
今生今世 永不再将你想起
除了 除了在有些个
因落泪而湿润的夜里 如果
如果你愿意
---席慕容
三、分析人物性格形象,以及对比手法。
1.女:婚前——痴情温和,温柔体贴,善解人意
——纯真痴情,活泼热情,家境富有,父母疼爱
婚后——勤劳能干,任劳任怨,坚贞不移,蒙受屈辱,
婚变——安静隐忍,冷静反思,失望决绝,坚强果断
2.男:婚前——貌似憨厚,颇有心计,性格暴躁,信誓旦旦
婚后——用情不专,始乱终弃,家庭暴力
3.这里运用什么手法,有哪些?
对比
女:婚前婚后家境、容貌、性格、思想
男:婚前婚后性格、对爱情的态度
男女:家境、性格、对感情、对婚姻的态度
四、分析比兴手法
“沃若”指水分饱满,鲜艳润泽。“桑葚”味道是很美甜。
“桑叶沃若”:喻女子年轻貌美,比喻爱情甜蜜,比喻男子情谊绵绵。
“桑葚”味道是很美甜喻爱情的甜美。“食桑葚!”喻女子沉溺于爱河中,她劝告不要对爱情痴迷沉湎。为什么,女子易痴情,男子易变心忘记誓言。鸠:喻女子。
“叶黄而陨”:没有水分的落叶,就像没有美丽容颜的女子,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比喻女子朱颜已老,比喻男子爱情已枯萎。
那么在结构上,这两段的存在有没有什么好处?如果删去这两段有什么影响?
起伏太大,没有过渡,这两段起到舒缓节奏,舒缓情感的过渡衔接作用;它表面上是中断故事进展,实际上在暗示下文的内容,暗示这个带着厚实嫁妆对婚姻美好憧憬的女子将要深深的失望。
五、分析婚姻悲剧原因
为什么如此一个集中国传统美德于一身的良家妇女为何会被休弃呢?(讨论)
1.性格决定命运
2.女子容貌色衰
3.男子变心
4.社会原因
板书:章节 内容 颜色 基调 情感
(1-2) 恋爱 粉红 幸福 痴
(3-5) 婚后 深黑 怨恨 悔
(6) 反思 深蓝 决绝 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