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9.哪里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9.哪里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2-06 21:0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 哪里藏 》
教材分析:
随着出版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儿童读物开始呈现出新鲜而有趣的面貌。有的书中描写鲜花,打开书你就会闻到花香;有的书中讲动物,书中老虎、兔子的形象不再只限于画笔描绘,而是在书页中嵌进了模仿动物的色彩和花纹的仿真化纤面料,使你能看又能摸;还有的书中讲各种各样的房子,当你打开书页,一座漂亮的纸房子就会从书中矗立起来,给你很大的惊奇……孩子们都喜欢读书,读这样的书对他们来说更是件天大的乐事,他们可以边读边玩,边摸边看,调动多种感官去感知世界,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应该说,这类书籍的设计者是在创造性地运用新材料、新手段进行书籍的设计制作。本课就是由此而发,通过教给孩子一种简单、有趣的制作趣味图书的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及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
本课教学以游戏为主线,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跳跃状态,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藏”字进行,共有三方面内容:1、怎样巧妙的“藏”。2、“藏”什么,也就是藏的内容。3、“藏”的方法。
教学目标:
1. 巧妙构思并制作有趣的书页,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
2. 通过设计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3. 体验采用多种创作方式创作美术作品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动手制作的技能技巧。
教具准备:范例、音乐
学具准备:彩笔、彩纸、胶棒、剪刀。
教学流程:
一、互动游戏,创设情境。
1、说明游戏名称:“思维跳跳跳”。
2、提出游戏规则:大家拿起一张纸,闭上眼睛,把纸任意方向对折,找到对折线撕一个洞,洞门不能掉下来。
二、深入游戏,激发思维。
1、思维的第一跳:由抽象到具象。
打开对折的纸,睁开眼睛,看自己撕出的洞门的形状像什么,由撕出的洞门进行联想,并快速的把联想的形象用画或贴的方法表现出来,将洞门形象化。教师要及时展示学生的创意,带动其他同学。
2、思维的第二跳:以局部带整体。
由局部的“洞门”联想,怎样把“洞门”巧妙的藏在平面的纸上,怎样修饰周边环境,使欣赏者不能轻易找到洞门的位置。教师提出疑问:你的洞门藏在哪里?点出课题:哪里藏。(板书:哪里藏)让同学想一想,说一说:你的“洞门”藏在哪里?它存在的环境怎么样?周围都有些什么?带动出整幅画面。提示学生:可以用折、贴、撕、画等方法或多种综合表现手法装饰“洞门”周围的环境。教师展示范例,提示学生要注意画面尽量整洁漂亮,帮助孩子养成做事求美的好习惯。
3、思维的第三跳:从平面到纵深。
围绕画面内容进一步探索:“洞”里面藏着什么?把教师出示范例的“洞门”
打开,露出洞里面藏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这个洞里还能藏什么内容?你的洞里面能藏什么奇妙的并和画面有联系的东西。(板书:藏的内容)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洞的深处,引导学生畅所
欲言,要在“洞”里面藏什么内容。
4、思维的第四跳:由单一到多样。
学生观察思考:教师刚才出示的范例是用那种方法藏的,是怎样进行制作的。从而导出藏的方法“挖洞法”。再由“挖洞法”引申,让学生发散思维,找出各种“藏”的方法。(板书:藏的方法)让学生小组或集体讨论,找出新的创意。
教师适时的出示一片叶子形状的制作范例拓展学生的思维,
书页的形状及大小上可以是方形、圆形,甚至是不规则形状均可,只要孩子喜欢,做成什么样子都是不足为怪的。
三、体验制作。
1、可用折、剪、贴、画等多种方法制作一页能藏起来的书页。
2、可单独制作完成,也可小组合作。
3、书页的形状可以裁剪、变形,或做成立体的。
4、故事的内容可以书写于书页上适当位置或书页背后。
5、教师播放活泼的儿童歌曲渲染制作气氛。
四、评述作品。
1、学生推荐好的作品进行展示、讲述故事。
2、让学生找出相关内容的书页,组成一本有趣的能藏起来的书。
五、情感教育。
让学生把亲手制作的作品送给小弟弟小妹妹看,使他们既有成就感又培养了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