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13.刮出来的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13.刮出来的画》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2-06 21:1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刮出来的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比较,了解刮画的特点和画面的处理方法,在实践中增强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新型刮画纸带来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中的新奇感和快乐,提高绘画兴趣。
教学重点:刮画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工具,处理好粗细线条的排列及画面中点、线、面的关系。
学习材料:各种刮画小工具、刮画纸。
教学准备:范画、刮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提出要求:认真倾听,遵守纪律,大胆尝试。  
二、课前导入 :  
出示课件,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用刮的方法来把它变成有趣的画。
引导探究,认识刮画。
学生欣赏有趣的刮画作品,请大家边欣赏边思考:刮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何不同? 学生欣赏作品、讨论不同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深入探究,尝试刮画。
1、 教师介绍新型刮画纸的特点,简单说明工具的多样性,小竹笔,牙签,没水的圆珠笔等。让同学们自己来试一试,不同工具刮出的线条有何不同?
2、学生分组尝试使用工具,谈体会。教师小结刮画的特点:刮蜡画因为表面一层是黑色的而里面一层底色是鲜艳的色彩所以色彩对比很强烈。
3、学生思考:不同工具刮出的线条不同,怎样才能合理地使用这些工具呢?
五、刮画步骤:
1、认真起稿,确定构图。用笔要轻,大胆发挥想象,最好把细节仔细刻画好。
注意:如果怕修改太多、影响刮画纸,可先在本子上画草图。
刮出轮廓。完成起稿后,用竹笔的尖头依次刮出外形、细节的轮廓。
处理块面。用竹笔的扁头大面积的刮掉空白处,让背景色显出来(刮出块面能让画面中有线条与块面的对比)。
整理。不断丰富细节,收拾、调整画面。
六、实践作业: 请同学们在以下主题中选一个完成:
1、瓶花(可以有背景)
2、可爱的小动物
要求:
1、主题鲜明,彰显创意与个性;
2、点线面合理运用;
3、画面整洁干净。
七、自由创作,大胆尝试。
1、发现能创造性使用工具的学生大力表扬。
2、及时表扬构图完整、点、线、面处理比较好的作品。
八、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请小画家介绍、评价自己的作品。
九、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制作,体验到了刮画艺术的装饰趣味与独特美感,希望同学们能够很好的利用好这一小技法,创作出更多富有新意的美术作品。  
课 后 反 思
《快乐刮画》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感受色彩变化,增强审美能力。
  “处理好粗细线条的排列及画面中点、线、面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个难点。很多学生擅长从构图的角度出发,以纯线条的形式来表示画面的轮廓,而缺少对画面的点、线、面的具体形式的处理,画面显得比较单调。另一个课堂评价不够充分。学生积极性很高,都想展示、讲述自己的画,但是留给孩子展示的时间较少。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评价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能当堂感受、评论,尽情享受刮画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