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3《声声慢》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3《声声慢》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7 07:3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她的美,在于拥有过一段和美的爱情,那是“赌书消得泼茶香”的高雅;
她的美,在于创造了多首唯美的词作,那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柔婉;
她的美,在于挺起了一副壮美的铁骨,那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壮。
当世人为之倾倒,五百年后纳兰性德为之仰慕,一千年后秋瑾为之回首。
她,就是李清照。
声声慢 寻寻觅觅
—李清照
乱世中的美神
美神?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李清照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
乱世?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 字了得!
名家朗读
读准字音
语速缓慢
语调低沉

qī qī
huán
zhà
jiāng
在这首词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请加以分析。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结果)
凄凄惨惨戚戚(感受)
凄凉悲苦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这三句层层递进,愁情由外到内,由浅入深,令人动容。
品味鉴赏
“起头连叠十四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罗大经《鹤林玉露》
“其《声声慢》一词顿挫凄绝。二阕共十余个叠字,而气机流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为词家叠字之法。”
—陆蓥《问花楼词话》
旧物、故人、故国
动作(找东西)
环境
心境
开头三句在语言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在全词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语言特点:运用叠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采薇》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
叠字运用的表达效果:
1、加强诗词内容的回环往复,增强情感表现力。2、加强诗词音韵效果,一唱三叹,富有音乐美。
①形式上,一连用十四个叠字, 一唱三叹,富有音韵美;
②内容上,层进式地揭示出词人的内心世界,为全词定下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初秋时节,她难以安歇,她感觉如何?
品读鉴赏
天气的反复多变,她感到烦闷苦闷难熬
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
淡酒、
思考探究:这些意象象征什么呢?又传达出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急风、
过雁、
黄花、
梧桐细雨
鉴赏意象
淡酒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宣泄内心的忧愁苦闷。
为何说是“淡酒”?
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凄苦。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淡酒
反衬
急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结论:秋风萧瑟寒冷,渲染愁苦之情

结论:过雁象征怀乡之思,也象征离愁。唤起了对故乡、亡夫的思念。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鸿雁传书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谁”暗指赵明诚,抒发了与丈夫离别后盼音信的相思之情。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结论:枯萎凋零的黄花多象征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景。蕴含了自己孤苦无依的失落之情。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描写了一位容貌憔悴的女子孤单地坐于窗口前,想着自己应该如何才能挨到天黑。
梧桐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鹧鸪天》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徐再思《水仙子 夜雨》
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这些意象象征什么呢?又传达出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意象
鉴赏意象
意境
情感
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冷清、凄婉、愁苦之境
孤寂落寞、悲凉愁苦之感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缘何而愁
国破家亡之痛
颠沛流离之苦
丧夫寡居之悲
词人生平
18-42岁: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42-43岁:金兵入侵并灭北宋,京城沦陷;金石书画毁于战火。
45岁:丈夫赵明诚病逝,终年49岁;李时值中年又遗孀。
46岁:为赵明诚辩通敌之冤,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奔波于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
47岁: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48岁:再嫁张汝舟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被判刑两年。
50岁: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67-71岁:李清照没有子嗣,孑然一身,悲苦辞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词运用
奠定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借景抒情
秋风
淡酒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表现了愁情之浓之深




直抒胸臆
总结全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李清照
比较阅读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李清照
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