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六年级上册 4.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六年级上册 4.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07 13:0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分析教育储蓄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能运用计算器处理实际问题中的复杂数据。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建立方程模型的过程,能抓住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能解方程。2.与同伴合作讨论,明白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运用方程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2.通过与同伴交流,促进相互学习,并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3.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及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1.会用方程解决教育储蓄问题,提高学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分析问题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
教学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提出问题,引入有关概念。1.你们了解教育储蓄吗?了解储蓄存款征收利息税的情况吗? 2.提问了解与银行存款有关的用语:什么是本金?本金: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什么是利息?利息: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叫利息。什么是本息和?本息和=本金+利息。什么叫期数?存入的时间叫期数。如一年期、三年期等。什么叫利率?利率:每个期数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叫利率。什么叫利息率?利息税:国家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叫利息税。什么叫税后利息?税后利息: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去掉国家征收的利息税,余下的部分叫税后利息。3.利息的计算方法。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息和=本金+利息=本金+本金×利率×期数=本金×(1+利率×期数)利息税=利息×税率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税=利息-利息×税率=利息×(1-税率)=本金×利率×期数×(1-税率)(二)巩固公式,加深认识。1.某人将1000元按“教育储蓄”存入银行,年利率为2.25%,一年到期的利息 元,到期可得本息和 元。2.某人将1000元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年利率为2.25%,到期交利息税(扣存款所产生利息的5%税) 元,可得利息 元,可得本息和 元。3.王老师买了5000元年利率为2.5%的3年期国库券,3年后他可得利息 元,本息和 元。提问:已知本金和利率,求利息以及本息和好求,那么已知本息和和利率,求本金又应该怎么求呢?(三)解释疑问。爸爸为小明存了一个3年期的教育储蓄(3年期的年利率为2.7%)。3年后能取5405元,他开始存入了多少元?分析:5405元是什么量?要求的是什么量?相等的关系是什么?等量关系:本息和=本金+利息=本金+本金×年利率×期数解:设他开始存入x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x(1+2.7%×3)=5405解得:x=5000所以他开始存入5000元。(四)例题解析。为了准备小颖5年后上大学的学费1万元,她的妈妈现在想为她储蓄。她考虑从下面三种储蓄方式中选择一种:1.直接存一个5年期;2.先存一个3年期的,3年后将本息和再转存一个2年期;3.先存一个2年期的,2年后将本息和再转存一个3年期。你认为哪种储蓄方式开始存入的本金比较少?银行储蓄利率表存期二年三年五年年利率4.40%5.00%5.50%解:设开始存入x元,列出方程:(1)(1+5.50%×6)x=10000元 解得:x=7843.14元。(2)如果按照第二种储蓄方式,那么:本金利息本息和先存3年期xx×5%×3x(1+5%×3)=1.15x转存2年期1.15x1.15x×4.4%×21.15x×(1+4.4%×2)1.15x×(1+4.4%×2)=10000x≈7992.33就是说,开始大约存7992.33元,3年期满后将本息和再存一个2年期,到期后本息和能达到10000元。(3)如果按照第三种储蓄方式,那么本金利息本息和先存2年期x转存3年期可列方程: 解这个方程,得x≈ 想一想:按第 种储蓄方式开始存入的本金少。(五)拓展与延伸。某时间段,银行一年定期存款的年利率为2.25﹪,向国家交纳20﹪的利息税,一储户取一年到期的本金及利息时,交纳了利息税4.5元,问此储户一年前存入的多少钱?(六)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不纳利息税的储蓄利息怎么算?纳利息税的储蓄利息怎么算? 学生回答。学生讨论理解。学生训练。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回答。同伴讨论,得出结论学生讨论第二个3年期的本金。学生利用计算器辅助计算。学生训练。 让学生了解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家长对他们学习的重视。让学生了解有关量之间的关系,为本节课的内容作铺垫。巩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公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做题的规范性。学以致用检验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讨论中巩固知识,培养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了解税后利息的应用,加大考点训练。检验知识的掌握情况。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