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科学并不神秘》
一、选择题
1. 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
A. 调查 B. 实验 C. 观察 D. 阅读
2. 夏天,尤其是下雨前,池塘里的鱼会探出小脑袋来,它这么做的原因是( )
A. 观察岸边的行人 B. 为了更好地呼吸
C. 为了捕食昆虫 D. 了解天气情况
3. 我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主要成就是( )
A. 培育出克隆羊“多莉” B. 研制出水稻基因组框架
C. 培育出杂交水稻
D. 与其他国家的科技人员一起制定了人类基因组计划
4.“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鱼儿何时洄游 B.哪种染色体能够决定人的性别
C.哪种玫瑰漂亮 D.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
5.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他们记录了发现潮虫的各处环境和潮虫的数量(如表所示)。根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水泥 路上 水槽边 的石头下 种花的湿 花盆底下 干草 地中
潮虫数 量(只) 0 24 18 2
阳光充足 B. 阴暗潮湿
C. 空气新鲜 D. 高温干燥
6.下列属于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的是( )
①洗碗机能让我们饭后不发愁
②可视电话改变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③网上购物不用再逛市场 ④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
⑤嫦娥一号卫星的绕月飞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7.下列问题不属于科学研究的问题的是( )
A.火山和地震的发生有什么规律 B.汶川地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C.我国怎样应对金融危机 D.为什么说“金星凌日”现象难得一见
8.“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下列措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
A.为了避免捕鱼的速度大于鱼类繁殖的速度,在海洋渔场进行限量捕捞
B.为了确保一定的耕地资源,在占用耕地进行建设时应开发荒地为耕地
C.为了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将一次性塑料饭盒倒入江河
D.为了充分利用农作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将农作物秸秆用于沼气池发酵和培养食用菌
9.透过盛水的透明玻璃杯,小明发现书本上的字变成了各种形状。与同学交流讨论发现字的形状与多种因素有关。根据你的实验观察,指出以下给出的因素中,肯定不可能的是( )
A. 透明玻璃杯的种类 B. 书本与玻璃杯的距离
C. 透明玻璃杯的价格 D. 眼睛距离玻璃杯远近
10. 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下列事件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是( )
A. 奶粉中用三聚氰胺充当蛋白精 B. 制造假币在市场上流通
C. 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 D. “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到餐桌
11.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不利影响。青少年对待网络的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科学合理地安排上网时间,不沉溺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
②不进营业性网吧 ③遵守网络道德,遵守纪律和法律
④学习所有的困难只要上网就可以完全解决
⑤只要是网上的信息都是安全的,可以随意浏览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物质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在190次的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成功发现,告诉我们在科学探究中应积极( )
A.调查 B.实验 C.观察 D.思考
13.“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下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为了避免捕鱼速度大于鱼类繁殖的速度,在海洋渔场实行限量捕捞
B.为了确保一定的耕地资源,在占用耕地进行建设时应适当开发荒地作为耕地
C.为了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将一次性塑料饭盒倒入江河
D.为充分利用农作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将农作物秸秆用于沼气池发酵和培养食用菌
14.下列事物的变迁不能反映科学改变人们的生活的是( )
A.唐诗→宋词→元曲 B.电话→寻呼机→手机
C.留声机→随身听→MP3 D.煤炉→燃气灶→电磁炉
15.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科学研究需要渊博的知识,当我们学到九年级时就可以进行科学探究了
B.科学研究是高深而神秘的,可望而不可即
C.科学研究是很复杂的工作,我们没有办法完成
D.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说明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留心观察,从身边的问题着手进行科学研究,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16.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很多好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因此我们就能全部正确地认识月球了
B.科学技术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C.现在我们有了航天器,人类也已经进入了太空,因此宇宙中的奥秘我们已经知道了
D.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好处的同时,又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7.一个鸡蛋从餐桌上掉到地上有时并不破碎,但有时也会破碎。老师要求同学们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发现并提出一个科学问题。同学们提出的下列四个问题中,通过探究最能揭示这一现象科学本质的是( )
A.鸡蛋落地后在什么情况下会破碎
B.鸡蛋落地后是否破碎与哪些因素有关
C.物体落地后受到的冲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D.鸡蛋落地后破碎还是不破碎的原因是什么
二、解答题
1.小明在家中做饭时发现他家的菜刀生锈了。小明仔细观察发现,菜刀上的锈斑大都在水滴的边缘,呈圆形,而水滴的中间大多 (填“有”或“没有”)生锈。请提出一个问题,并根据生活经验探究一下钢铁生锈的条件。
2.如图所示,用手握住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猜测一下,如果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操作一下,你能看到什么现象?对此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1)你的猜测: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后你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提出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靖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本领,他做了如下的实验:将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牛奶瓶中,用厚度相同、面积相同的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然后将两个瓶子一起放在太阳光下,每隔3 分钟测一次瓶中水的温度,经过30分钟的实验,小靖得到的两瓶中的水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日照时间(分)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白纸瓶水温(℃) 23 24 25 25 26 27 27 28 29 29 30
黑纸瓶水温(℃) 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 哪种颜色的纸吸热本领强?
(2) 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归纳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C 4.C 5.B 6.A 7.C 8.C 9.C 10.C 11.D 12.B 13.C
14.A 15.D 16.D 17.C
二、解答题
1.没有
【问题】钢铁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会不会生锈 钢铁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会不会生锈 钢铁在什么情况下会生锈 (只要符合题意就可)
2.(1)当向中间吹气时,可能发生的现象:两张纸分开或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2)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将看到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此现象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3)存在的疑问是:为什么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而不分开。
3.(1)由题意可知,两瓶内水的质量m相同、初温t0相同,在相同的时间内(30min),黑纸包裹的牛奶瓶中水的温度高,黑纸包裹的牛奶瓶中水吸收的热量多,由此可得: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热本领强。(2)通过(1)的分析得出:深颜色物体吸热本领比浅颜色物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