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复习: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知识梳理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习题巩固
一、下列诗词俗语体现了生物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1.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2.孔雀开屏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惊弓之鸟
5.杯弓蛇影
6.秋风涨渭水,落叶满长安
7.朵朵葵花向太阳
8.开花结果
9.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变异
繁殖
繁殖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长和繁殖
生长和繁殖
生物分类
知识梳理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特点
用途
动物
植物
其他生物
水生生物
陆生生物
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知识梳理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
环境
适应、影响
影响
生存空间
存在于他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态因素
知识梳理
捕食
竞争
合作
寄生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习题巩固
下列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还是生物影响环境还是环境影响生物,若是环境影响生物,是环境中的什么因素影响了生物?
1.大树底下好乘凉
2.朵朵葵花向太阳
3.南橘北枳
4.雨露滋润禾苗壮
5.从山脚到山顶的植被分布依次是阔叶林、针叶林、草原......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7.春兰秋菊
8.春风又绿江南岸
9.枯叶蝶
10.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影响环境
光照影响生物
温度影响生物
水分影响生物
温度影响生物
温度影响生物
光照影响生物
温度影响生物
生物适应环境
生物影响环境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定义: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光、空气、水分等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知识梳理
生产者:大多数植物从外界吸收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为自身提供营养,也是动物食物来源,有机物中又储存着来自 的能量。
消费者:大多数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 为食,物质和能量又流入了消费者体内。
分解者:大多数的细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将 分解为 ,供 重新利用。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知识梳理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水、二氧化碳、无机盐
有机物
太阳
生产者
有机物
无机物
植物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形成的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书写:
1.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2.不存在分解者
3.用箭头连接,箭头指向捕食者,即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4.最终环节是最高营养级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物质循环往复,能量逐级递减。
知识梳理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习题巩固
1.图中共有几条食物链,写出图中最长的食物链
2.在 草→食草昆虫→蜘蛛→吃虫的鸟→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谁的数量最多,谁含有的有机物最多,谁含有的能量最少,若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随着该食物链,谁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知识梳理
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 的,生态系统具有 ,但这种调节是有 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例如:农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相对稳定
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一定限度
越少
越差
知识梳理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
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
范围:
大气圈底部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表面
以海平面划分,向上10km,向下10km
人类活动可以达到各个圈层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湿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绿色水库”、“地球之肺”
B.生物种类较少,水土保持,防风固沙
C.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
D.净化水质,蓄洪抗旱,“地球之肾”
E.淡水和淡水生物组成
F.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
G.消费者主要是人,生物种类较少
连一连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科学探究的方法
观察法
2.明确目的
3.观察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
4.及时记录
5.讨论
1.着重“看”,用肉眼或者仪器
调查法
1.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2.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3.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
4.对调查结果要整理分析,有时需要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5.调查报告
探究实验
对调查范围内的所有对象逐一进行调查
对调查结果要求比较精准或调查对象数量较少
全面调查
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调查的范围较大、数量较多或者是具有破坏性
抽样调查
调查法
知识梳理
人口普查?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调查全国青少年平均身高?
探究的一般过程:
1. 提出问题
2. 作出假设
3. 制订计划
4. 实施计划
5. 得出结论
6. 表达和交流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知识梳理
在光照是否会影响鼠妇分布的实验当中,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
为什么要计算平均值(为什么要进行重复实验)?
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准确性
减小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
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若图一想要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典例分析
例1: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典例分析
例2:
某水域已经被DDT所污染,经过检测发现该水域的DDT浓度为0.0006毫克/升,该水域生态系统中A、B、C、D、E五种生物种群内也均含有不同浓度的DDT,检测数据如下表,据表分析问题:
检测种群 A B C D E
DDT浓度/(毫克/升) 0.2 0.0006 0.01 0.05 1.00
(1)该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 。
(2)DDT对于生物有毒害作用,上述生物中受害最小的是 。
(3)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DDT是沿着 和 不断积累的。
B→C→D→A→E
B
食物链、食物网
课堂小结
非生物部分
巩固练习
1.芳林新叶催陈叶,说明生物( )
A.能进行呼吸
B.需要营养
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能生殖
2. a→b→c→d是一条食物链。下面有关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与d之间是捕食关系
B.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
C.b c 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
D.a是生产者处于食物链的第一个环节
C
C
3.下列选项不能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是( )
A.水和水蒸气在全球范围内运动
B.各类生态系统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C.各个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功能,均是一个独立的体系
D.各类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是相通的
巩固练习
4.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写出该图所示的食物链( )
A.丁→甲→乙→丙
B.丙→乙→甲→丁
C.丁→乙→甲→丙
D.丙→甲→乙→丁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