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三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程标准:
1、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
2、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历史理解:结合视频,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生产经营主要模式、地位,并说明这一模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1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奖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在分化。
——摘编自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2: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品。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3: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模式:农业家庭式劳作
地位: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农业发展的必经阶段。
积极:自给自足,维护了社会稳定,为统治者提供了稳定的税源与兵源。
局限: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难以产生技术突破。
(笔记写在p22学思之窗下)
人 类 社 会 发 展 轨 迹
新石器时代中期
史前时代
刀耕火种
铁器牛耕
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石器锄耕
春秋战国
集体劳动
家庭为单位
个体劳动
小农经济
机械化
集约化
19世纪下半叶,美国出现蒸气驱动的大型拖拉机
中世纪欧洲农业
一、食物生产现代化
★根据图片和材料,指出生产方式有何变化,分析变化原因。
材料 自19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就开始投资在各州兴建专门的农业试验站,到19世纪末期,美国从联邦中央政府到最基本的县一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科研机构。……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脚步进一步加快了,如皮特式打谷机、小麦播种机、玉米种植机等各类新型农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刘鹏《浅析19世纪美国农业科研研发体系的构建与影响》
第一幅:依靠人力、畜力进行生产;
第二幅:以机器为动力进行生产。
粗放式经营→集约式经营
原因:
①工业革命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政府的支持和推广
一、食物生产现代化
★阅读教材,概述食物生产现代化发展的表现。
(1)农业工具
①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②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
③21世纪初,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2)杂交育种
①20世纪下半叶,一大批优质良种推广,高效化肥广泛应用。
②20世纪以来,杂交育种技术有了新的突破
(3)养殖业
①养殖业和牧场实现机械化和自动控制
②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
③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
材料 人类在渔猎、采集农业阶段,没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人;刀耕火种阶段可以养活50人;而在资本技术集约型经营的现代农业阶段,增至5000人。……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农业科学在农业的运用,将把农村居民从土地上赶走,使人口集中于工业城镇”。……总之,世界农业现代化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其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的历史演进进程。
——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中的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1)特点:
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发展;
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农业从业人员大幅度下降;
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
(2)影响
①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和劳动效率;
②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做出重大贡献;
③有效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转移,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④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机构和产业机构
一、食物生产现代化
★思考如何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途径:
①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②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③加强农民培训
④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规模效益
1.食品保藏技术
材料1 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豆豉姜,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实物证据,是世界上贮藏最久的酱菜。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的“菹”共数十种,大多是盐醋制品,是酱腌菜工艺史上极重要的史料。
材料2 1810年,罐装食品实验成功并开始为人们提供食品。19世纪30年代,发明了饼干塑形机。1874年,浓缩牛肉汁被大量生产和销售。食物生产和食物需求发生了较大改变。一是现代化的工业手段对食品进行的大批量生产,二是现代性的城市居民对食品所提出的大规模需求。——陈炎、李梅《文明的口味:人类食物的历史》
(1)技术进步
(2)冷链物流的影响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古代——人们利用腌制或者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还利用自然界中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
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
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这项产业的发展。
第一,提供更新鲜、营养保存更好的生鲜农产品;第二,实现农产品的跨季节均衡销售、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食品种类,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第三,既可以极大地减少农产品的损失,又可以有效避免生鲜农产品在储备、运输过程中衍生的个别食品安全问题;第四,引起各种生物安全问题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2、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
“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
近现代粮食储备技术:
①20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
③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④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⑤21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消除饥饿:吃得饱
1、粮食安全
(1)阅读p16“学思之窗”,结合图片,概括归纳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①人口增加和工业化,粮食需求增加。
③对农业的投资不足。
④国际政治经济问题。
②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减少。
⑤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危机…………
①世界:1945年成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制定粮食安全行动计划;
②中国:中国用不足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制定了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2019年,《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肯定了70年来中国保证粮食安全方面的成就。
三、消除饥饿:吃得饱
(2)应对措施:
开源+节流
1、食品安全
(1)表现:
(2)对策:
四、食物安全:吃得好
②中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①世界: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
◆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
◆此后又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修订。
◆中国政府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课时作业》p14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管理肇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年11月,中央政府成立卫生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适应经济发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这是中国食品卫生领域的第一部法律。……1995 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这标志着中国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阶段。进入新世纪后,国务院重新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组织查处重大事故,同时还承担保健食品审批职能。2009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0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
——摘编自唐爱慧等《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演进(1978-2014)》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监管演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时期食品监管改革的意义。
【课堂小结】
食物生产现代化
储备
食品安全
(吃得好)
消除饥饿
(吃得饱)
农业工具
农业化学
育种遗传
经营方式
保藏
储存
人口增加、
耕地减少、
供需矛盾……
联合国保障
中国贡献
国家安危
安全事件频发
国家重视,立法规范,严格监管
原因
措施
特点
影响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
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切实培养节约习惯
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课时作业》p14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管理肇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年11月,中央政府成立卫生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适应经济发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这是中国食品卫生领域的第一部法律。……1995 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这标志着中国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阶段。进入新世纪后,国务院重新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组织查处重大事故,同时还承担保健食品审批职能。2009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0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
——摘编自唐爱慧等《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演进(1978-2014)》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监管演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时期食品监管改革的意义。
①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②法制化、规范化
有法律、制度保障
③注重机构调整
④监管内容不断增加
意义:
①保障了食品安全,提高人民食品安全意识。
②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③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④与世界接轨,加强了中外交流。
【课堂小结】
食物生产现代化
储备
食品安全
(吃得好)
消除饥饿
(吃得饱)
农业工具
农业化学
育种遗传
经营方式
人口增加、
耕地减少、
供需矛盾……
联合国保障
中国贡献
国家安危
安全事件频发
国家重视,立法规范,严格监管
原因
措施
特点
影响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
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切实培养节约习惯
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保藏
储存
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①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发展;
②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③农业从业人员大幅度下降;
④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