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常考必备知识汇编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小说常考必备知识汇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7 11:1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小说常考必备知识汇编
【小说艺术特色角度】
1.表达方式角度
看各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补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等。
2.表现手法角度
看是否运用了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相生等手法。
3.修辞手法角度
看是否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结合小说原文中的具体语句来分析语言运用的准确、简练、生动,揭示表达的情感态度和艺术效果。
4.结构安排角度
看是否有以下几种情况:开头结尾各有特色(首尾照应);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等。
5.选材剪裁角度
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处理是否合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6.语言运用角度
看作者的语言风格,看作者在段落安排、句式选用、词语运用等方面的特点,看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特征。人物语言个性化、寓意深刻、批评锋芒含蓄而尖锐、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富有方言色彩等

附:结构安排(材料安排+布局谋篇)
材料安排——材料组织的方式。
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 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
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 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
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 ⑥从表现手法方面来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布局谋篇——铺垫、伏笔、过渡、照应、详略、衔接、主次、线索等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一)记叙
1、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
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注意】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
叙述视角(作者的叙述视角;人物的叙述视角):全知视角、有限视角
2、叙述方式
顺叙:①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文章气势贯通;②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倒叙:增强文章感染力: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②强调内容,表达情感,深化主旨;
增强文章生动性:③富于变化,避免平淡。
插叙:①补充说明作用,使内容更加丰富(使情节更加完整);②突出中心人物,使形象更加丰满;
③铺垫照应作用,使结构更加严密; ④深化小说主题,使主题更加深刻;
⑤行文富于变化(中断或停止),使情节更加波折。
补叙:①解释说明,使主题表达充分;②补充丰富,使文章结构完整;
③造成悬念(出人意料),使情节跌宕起伏。
(二)描写
1、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别人的描述、作者的议论、借助(次要人物、物象、环境)烘托。
2、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手法:
(1)从技巧角度看
①细描(工笔)与白描;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③虚实结合(以实写虚、以虚写实);
④正侧结合;⑤点面结合;⑥细节描写:推动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突出环境特征;
表达真挚情感;暗示寓意作用。⑦色彩的渲染烘托。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物。
(2)从修辞角度看: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3)从写景角度看
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形、声、色等);
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
写景顺序:分层写景(远近、高低、内外)。

【表现手法】
1、细节描写。
2、白描:文字简练单纯,突出景物或人物特点,简洁准确、生动传神。
3、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1)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抒发思想感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2)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给读者丰富的联想空间。
4、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不同的两个事物(人)或一个事物(人)的两个不同方面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作用:(1)突出人物性格;突出事物特点。(2)形象鲜明,深化主题。
5、衬托: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作用:(1)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强化思想、感情。(2)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6、渲染:用景物、环境或人物的行动、心理进行多方面描绘某一事物,用来突出所要表达的对象。
作用:(1)营造氛围,表现人物性格,深化主题;(2)为行文设置铺垫。
7、想象(联想):联想,就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联或相似的事物、观念。想象,是以生活为基础,以记忆中的表象为起点,对所想象的事物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形象的过程。
作用:(1)使文章内容丰富、形象丰满;(2)在形式上变化多姿,生动活泼。
9、扬抑: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
作用:(1)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2)欲擒故纵,曲折生动,引人入胜;(3)设置悬念,形成波澜。
10、类比:基于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说理方法)。
作用:(1)以浅寓深,更浅显形象地突出本体事物特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2)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11、照应: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暗示。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2、铺垫:先不把谜底揭开,通过叙事、写人、描景等,为下文张本(引出下文)。
作用:(1)烘托下文出现的主要人或事,使之更突出,主题得到深化。(2)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急切期待心理。
13、伏笔:在文章的前面将下文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
作用:(1)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2)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14、悬念: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
作用: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引人入胜。
15、正侧结合:
作用:(1)能够立体地塑造形象,突出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品质;(2)使故事情节发展张弛有度(正面描写使情节紧凑,侧面描写使情节舒缓);(3)使叙事过程详略得当,详写部分内容丰满,有血有肉。
16、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作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17、虚实结合:眼前为实,想象、回忆、虚构之事为虚。
作用:(1)更突出事物的特点;(2)更鲜明地刻画人物;(3)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18、点面结合:“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具体描写);“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描写(概括描写)。“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作用:(1)点面结合,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2)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更好地表现主题。
19、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作用:(1)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2)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20、开门见山:
作用:(1)叙事,直接从事件的的某个环节写起,引人入胜;
(2)议论,直接表明观点,让读者一目了然。
21、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
作用:(1)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2)使语言辛辣幽默。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借代、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反复、反语、双关等
【结构方法】
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承上启下、首尾照应、伏笔、铺垫等
小说情节手法
一、情节结构手法(构思技巧、叙事技巧)
(一)情节结构安排
情节结构安排除了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线索式外,还有以下方式。
1、从全文看:
(1)摇摆式(一波三折式)
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很顺利地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经历一定的波折后,再回到正轨。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通过语言、情节(雨果的《炮兽》)、性格(列夫·托尔斯泰的《娜塔莎》)、心理(泰戈尔的《素芭》)以及主题(高尔基的《丹柯》)的摇摆,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延迟式: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一环扣一环,突现小说的结构张力。如卡尔维诺的《牲畜林》。
(2)抑扬式(先抑后扬、先扬后抑)
假如“扬”是主体,却先在“抑”上着笔,突然一转归于“扬”。或者相反。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造成鲜明对比,使读者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可以给读者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3)对话式
以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富有个性的对话,构成作品的主体。言为心声,这种形式便于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结构简洁明快。采用对话的手法,直接切入生活的横断面,透视人物的精神世界,将他们各自所持生活态度的差异显示出来;在有限的篇幅里,折射出较丰富的思想。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越野滑雪》(2020年)。
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找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①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此有强烈的愿望;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也表达出依依不含的心情;③但已经感觉到这一-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4)独白式
以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叙述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这种形式便于抒发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对事物、人物的思考。如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5)蒙太奇式
或叫“镜头组合式”。即运用电影蒙太奇组接法,把几个有内在联系的镜头或场面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结构。几个镜头的衔接,能造成一种意境,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如蒲宁的《安东诺夫卡苹果》。
(6)横断面式
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立体的无限空间。如斯特林堡的《半张纸》。
2、从开头结尾看
呼应式
首尾呼应,使结构紧密、完整,能产生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唤起读者心中的美感。
3、从开头看
(1)倒叙式
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如鲁迅的《祝福》。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突出情感,强调内容;表达情感,深化主旨;富于变化,避免平淡;——增强文章感染力。
(2)设疑式
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
(3)写景式
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烘托人物心情。
4、就结尾看:
(1)突转式(出人意料式、欧·亨利式)
结尾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这是欧·亨利式情节结构的主要特征和构思要求。这种结构形式是将生活的矛盾拧结成集中、尖锐、强烈的冲突,然后又把笔力凝聚在剧变的关键上,以合乎逻辑的陡变实现矛盾转化的戏剧性效果。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文章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出人意料,产生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铺垫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更好地突出人物形象、深化小说主题。
如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写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不料项链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她只得借钱买了新项链还给朋友,为了偿还债务,她节衣缩食,凡事亲力亲为,整整辛勤劳作了十年,十年后与朋友再次相遇,却得知当年丢失的是假钻石项链。结局让人哭笑不得,极大地讽刺了玛蒂尔德的虚荣,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2)留白式
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含蓄隽永,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3)悲剧式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4)大团圆式。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的喜剧结局能够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符合人们阅读的心理预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
(5)渲染式
在文章结尾处(或者其它地方)通过描写或再现一段情景,渲染氛围,增添画意,烘托主题。《祝福》
(6)点睛式
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
(7)反问式
以反问的形式提出问题,引导读者思考。

(二)情节安排技巧——悬念、抑扬、照应、伏笔、对比、衬托、铺垫、突转、巧合、误会等。
1、悬念
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2、抑扬
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3、照应
又叫呼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4、伏笔
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5、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作用:渲染气氛,揭示矛盾,表现人物,突出主题。
6、衬托
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衬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7、铺垫
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8、突转
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作用:形成情节的巧合,性格的改变;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9、巧合
借助误会、突转等手法,促使人物性格的发展,促成事件的跌宕起伏,能集中反映生活的本质特性和矛盾冲突,把主题提炼得更为鲜明。

二、情节叙述手法——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叙述方式。
1、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
①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
②叙述亲切自然,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③便于抒发感情,能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
第二人称:
①抒情更强烈感人,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②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便于直接对话,交流情感;
③若对象为事为物,具有拟人效果。
第三人称:
①便于叙事和议论,不受时空限制;
②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能直接客观地展现生活,全面地反映生活。
③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
【注意】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

2、叙述视角(作者的叙述视角;人物的叙述视角)
全知视角(上帝俯瞰):
小说的叙事人就是作者,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绝对控制,什么都为读者安排妥当了。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命运了如指掌,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①作者可以随时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交代、加工和处理,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便于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②便于作者对人物作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有限视角(凡人目光):
小说的叙事人不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作者,而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讲究含蓄,讲究隐藏、留白。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①能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能动性,主动参与,全心投入,更能体验到阅读的魅力,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②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
【两种视角的区别】
全知视角的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全部的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和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有限视角的叙述者则只介绍故事的部分情节,把一部分内容隐藏起来了。

3、叙述方式
(1)顺叙:
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时间、空间或内在逻辑)来叙述。
作用:①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文章气势贯通;②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2)倒叙:
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增强文章感染力: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②强调内容,表达情感,深化主旨;
增强文章生动性:③富于变化,避免平淡。
(3)插叙:
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另一件与中心事件有关的事件。叙述完插入的事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插叙内容不影响主要事件的表达,若无插叙,主要事件仍然完整。
作用:①补充说明作用,使内容更加丰富(使情节更加完整);②突出中心人物,使形象更加丰满;③铺垫照应作用,使结构更加严密;④深化小说主题,使主题更加深刻;⑤行文富于变化(中断或停止),使情节更加波折。
(4)补叙:
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补充的交代,补充另一件与之有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过程更加清晰完整,若无补叙,就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作用:①解释说明,使主题表达充分;②补充丰富,使文章结构完整;③造成悬念(出人意料),使情节跌宕起伏。
(5)分叙(平叙):
先叙一件事,再叙另一件事,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头绪清楚,有条不紊,照应得体。
作用:①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②拓展作品容量。
(6)叙后议论:先叙事后议论,叙述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议论起到总结上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