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一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9加几》
难点名称 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加法,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通过情境为学生提供计算题,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感受20以内进位加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借助凑十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边摆边说计算过程,来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由具体到抽象,学生容易出错。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一年级的孩子认识事物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够初步的进行判断和推理,但思维水品总的来说还很低,思维过程往往只依靠具体的表象,带有很大的依赖性和模仿性,所以本节课的学习难点是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 2.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木棒,边摆边算,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检测一下你们对前面知识的掌握情况,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考验吗?(课件出示习题) 2.教师:你们一起读出算式并说出结果。(课件出示的习题不消失,一行一行往下写,让学生找规律) 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10+1= 3+10= 10+5= 10+7= 10+8= 10+6= 10+4= 10+2= 5+10=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课本88页主题图 (1)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运动会场上看一看,看一下赛场上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指名学生说一说。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箱子里面装了9盒,外面有四盒。一共拿来了多少盒饮料? 生:9+4= 师:9+4等于多少呢?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9加几。(板书课题) 2.教学算法 师:你们知道一共多少盒吗 互相说一说,怎样计算呢?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之间交流一下,汇报算法: (1)数数法: 1、2、3、4....2. 13, 一共有13盒。 师;同学们表现真棒,那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一种新的方法“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这类的加法算式。 (2) 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 (板书9 +4) 师: 9加4该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 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 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 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 所以9 +4等于多少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学生举手发言,教师补充一下。)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三.巩固练习 1.先用小木棒摆一摆,再计算 9+5= 9+7= 2.学生独立完成,并比较上下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9+1+2= 9+1+5= 9+3= 9+6=
小结 四.课后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9加几,利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你们都学会了吗? 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数的方法计算,也可以用凑十法计算。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的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是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