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六年级上册 1.4 从三个方向看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六年级上册 1.4 从三个方向看物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07 17:0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鲁教五四学制2011课标版数学六上第一章,我们生活在图形世界中,准确地说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因此,新教材一改老教材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的知识体系,第一章就采用身边的几何体——丰富的图形世界入手来研究图形.这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景中,通过各种数学活动,发展直觉思维和空间观念,逐渐形成自己对空间和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
(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2、能力目标:
(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3、情感目标: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的情感,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形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难点:能画立方体及简单组合的三视图。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
教学手段:多媒体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观看小视频
提问:说说为什么前后看到的不同
小视频说明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人或物体看到了不同的结果,我们这节课一起去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符合新课程理念
活动实践
1.探究活动一: 从不同方向看物体
我们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其中我们重点研究三个方向上看到的图,即三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从前、后、左、右、上五个方向能看到各个方向上物体的图形。
2.探究活动二: 从不同方向画物体
画出这个几何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再找一名同学上前面重新搭建一个几何体同学们画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
设计意图:学生亲自动手搭几何体模型,画出它的三种形状图, 实际上提供了一个自主的操作活动,在活动中提供了大量关于三种形状图 的巩固练习,既巩固了前面的知识,又为下面活动的展开提供了素材,同时在活动中学生进行的大量的想象活动,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力图脱离实物的观察,直接进入想象和分析的层面,同时该活动也为后续已知部分形状图 及有关数据信息反向思考几何体的构成和其他形状图提供了理论基础。
3.探究活动三:从不同方向知物体
1)一个几何体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如图所示,请想象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它由几个小立方体搭成?
设计意图:由从三个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能够想象还原出几何体的形状,判断出组成几何体的个数。
2)一个几何体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从二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如图所示,请想象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它由几个小立方体搭成?
设计意图:由从两个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能够想象还原出几何体的形状,判断出组成几何体的个数。由此可知情况不唯一。
3)一个几何体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如图所示,请想象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它由几个小立方体搭成?
设计意图:由从一个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能够想象还原出几何体的形状,判断出组成几何体的个数。由此可知有无数种情况。
4.探究活动四:从不同角度看物体
一个几何体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如图所示。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你能想象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吗?画出从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图?
设计意图:已知部分形状图及有关数据信息,反向思考几何体的构成 。站对位置,数清层列。对于空间观念较强的同学,已经可以脱离模型利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实际观察模型中的不方便。
中考再现
1)2017大庆中考(7)由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如图(1)所示,其左视图如图(2)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
2)2016大庆中考(6)由若干边长相等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则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有( )个
A.5 B.6 C.7 D.8
设计意图:通过中考原题让同学巩固所学,并建立中考意识。
谈收获与困惑
设计意图: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收获与困惑
7.作业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数学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到中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爱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这节课注重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的学习数学。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体验的方法。把学习知识、发现知识、探究知识的机会充分让给了学生,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努力去探寻知识的奥秘。
本节课循序渐进地让学生经历由观察模型、画出三种形状图,到脱离模型、由数(从上面看的形状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悟形(立体图形)、由形(立体图形)悟形(形状图)、搭模验证等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实施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