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课题 小鼓响咚咚
知识点来源 □学科:音乐 □年级:一年级 □教材版本:花城版一年级下册 □所属章节:15课
设计思路 《小鼓响咚咚》选自花城版一年级下册,是一首舒缓,优美的儿童歌曲。本课基于“感创”音乐的教学特色,运用保鲜膜小鼓及由浅入深的律动带领学生感受三拍子,通过创编舞蹈和口风琴乐句的活动激发孩子们的音乐创造力和学习积极性。在设计时主要考虑孩子们疫情宅家,身边的小乐器较少。如何能让孩子们网上上课也能“玩中学、学中玩”是我思考的主线。联想到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并且强调孩子们动手参与自制乐器,可以使孩子们从从感性上开始理解乐器的发音原理,音色等等。在各类乐器中最容易做的就是打击乐器,所以这一次在课堂中参考于洪民老师的公众号的方法,带着孩子们一起感受了保鲜膜小鼓,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此外,在课中加入口风琴二声部及家庭小乐队的设计,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1、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用律动、击拍等方式感知三拍子。 2、能用合适的力度和声音表现歌曲 3、能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利用“1、3、5”三个音创编口风琴乐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运用律动、击打乐器、演唱等方式感受三拍子 难点: 口风琴创编旋律
教学过程 导入:敲一敲、听一听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保鲜膜小鼓。请同学们听一听、看一看老师敲了几下?(三下)这三个声音有什么不一样?(强弱弱) 2、引出三拍子 [设计意图:利用保鲜膜小鼓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本课重点。] 新授 (一)敲一敲 听伴奏,按三拍子的节奏敲击鼓点。 师:同学们,你们能敲出三拍子的鼓点吗?让我们拿出两支笔来当鼓棒,跟老师一起试试吧! [设计意图:聆听音乐,学生熟悉旋律并尝试敲击三拍子。] 听伴奏,在每个乐句的最后一拍敲击鼓点。 师:注意咯,这一遍要开始变了,老师将在每一句最后一拍敲击,你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吗? [设计意图:聆听音乐,学生能跟随老师指引熟悉旋律。] 听一听 1、看视频,听故事。 师:观看视频,听听音乐讲了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视频,熟悉歌词。] 跳一跳 听音乐,跟随老师简单律动。 师:老师给音乐配上了简单的动作,你能边听音乐边跟着老师做一做吗? [设计意图:强调听音乐,用律动熟悉旋律。] 听音乐,跟随老师做三拍子律动。 师:这次老师的动作不一样哦,如果你发现了,请跟着老师一起动一动吧! [设计意图:强调听音乐,用三拍子的律动熟悉旋律,律动设计由简到难。] 创编动作,可参考视频中的学生示范。 师:今天的课堂还邀请到了一位小老师,你能跟着她创编的动作一起动一动吗?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创编动作,激发学生的创作力;同时兼顾分级教学,对于创编能力较弱的同学,给予同学示范的视频提示。] 唱一唱 师生接龙模唱乐谱。 师:镜头前的你们的舞姿一定十分优美,动人!现在我们让我们一起听听伴奏,请同学们和老师合作,模唱乐谱,你们唱前半段,老师吹奏口风琴后半段。如果家中没有小乐器,你可以用人声演唱哦。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学唱歌曲,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学生用lu模唱乐谱。 师:相信我们合作的真不错!熟悉旋律后,这一遍请同学们试着用lu哼唱。 [设计意图:用lu模唱旋律,降低学唱的难度。] 学生完整演唱。 师:现在你能试试完整演唱吗?来挑战一下吧! [设计意图:完整演唱全曲,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自测是否学会歌曲。] 编创 用“1、3、5”三个音在口风琴上创编乐句,没有乐器可以用人声代替,并进行创编乐句的演奏/演唱。 师:相信你们的歌声悦耳,动听。现在到你们发挥创意的时候了!你能把歌曲中的最后一句变成自己的旋律吗?你可以在 1 3 5 ,这三个音符中任选音符填入括号中,并运用口风琴演奏,没有口风琴的同学,可以用人声代替哦。注意,一个括号里只能填一个音符,每个音符都可以重复运用,请看老师的示范。你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老师期待听到你的创意乐句哦! [设计意图:学唱歌曲后,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小乐器人声进行创编,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锻炼孩子的音乐创编能力。] 拓展:家庭小乐队——二声部 1、学生创编打击乐伴奏。 2、教师示范口风琴二声部。 3、建议学生组建家庭乐队。 师: 同学们,创编游戏好玩吗?在家里,我们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组建一个小乐队呢!没有乐器的也可以自创打击乐伴奏哦,试着用我们前面拍击的节奏吧。如果家里有口风琴的同学,请你们看看老师怎样将口风琴加入二声部吧!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和家长在家进行音乐亲子互动,老师教授口风琴二声部,拓展课堂] 结语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利用了保鲜膜小鼓还有律动的方式感受三拍子,通过加入舞蹈和口风琴创编尽情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老师期待你们和爸爸妈妈在家里一起组建小乐队,一起感受音乐的魅力!今天的课到这里就结束了,再见。 [教学反思: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线上教学的特点,本课中所有教学设计都是从给“孩子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苹果”出发。音乐教学围绕三拍子展开,运用律动、保鲜膜小鼓等方式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中感受,孩子们普遍反馈能掌握学习重点。为激发孩子们的编创能力,本课运用舞蹈、口风琴乐句(可用人声代替)创编的方式,孩子们都能根据音乐编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乐句创编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难,但隔着屏幕比较难及时纠正孩子的演唱音准,只能在课后作业评改中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