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 第3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单元整合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选修2 第3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单元整合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07 14:2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 第3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单元整合
一、单选题
1.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 )
①乡镇数量明显增多
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
③第三产业结构趋同
④工业地域联系紧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解答题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图)。1974 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 47.5 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 10 位。1988 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 年仅以 16.1 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 32 位。2017 年 10 月 20 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21教育网
指出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三、复合题
3. 卧城就是大城市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也称睡城。其特点是与母城距离较近,且位于通往母城的主要交通干线上。下图为某大城市的卫星城昼夜人口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三小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分析图中四地最可能为卧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卧城与母城之间车流量最大的时段是( )。
①7:00—9:00
②11:00—12:00
③17:00—19:00
④23:00 次日 1:00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最可能分布在母城中心区的产业部门是( )。
A.金融服务业
B.仓储中心
C.食品加工厂
D.批发市场
4. 读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构成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下面两小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1980—2005 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
B.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
C.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D.第三产业比重位居第一位
(2).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有( )
①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经济基础好、产业集聚程度高的优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促进现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加基础产业的比重
③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④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 读我国某城市近 30 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三小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 a、b、c 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abc
B.cab
C.cba
D.bac
(2).a 时期该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
A.采矿业
B.食品工业
C.汽车工业
D.电子工业
(3).下列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 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b 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c 时期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体
D.b~c 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6. 我国某沿河城市,在古代是区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城市,各城区相对独立发展;近现代以来,该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内部联系加强;目前,该城市吸引投资和人才,扩大城市规模。如图是该城市与河流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小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从古至今,河流在该城市发展中( )
①对外交通联系地位上升
②对外交通联系地位下降
③对内部联系的阻碍增强
④对内部联系的阻碍减弱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目前,影响该城市扩大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
A.产业
B.土地
C.交通
D.教育
7.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 I、Ⅱ、Ⅲ、Ⅳ 四个等级类型。图 1 为 2001 年至 2016 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 2 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回答下面三小题。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2016 年协调发展水平 I 型中的多数城市( )
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
(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 Ⅳ 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
A.均衡性
B.边缘性
C.集中性
D.对称性
(3).与 2001 年相比,2016 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
A.空间位置邻近
B.发展模式相同
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
8. 港口与城市的空间关系贯穿了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成为影响城市乃至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法国巴塞罗那港口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引起了巴塞罗那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下图为巴塞罗那港城关系演变图。读图完成下列几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深水港口选建在旧港口南侧而非北侧,其原因最可能是旧港口南侧( )
A.经济腹地广
B.交通便利
C.工业基础好
D.港阔水深
(2).流经图中南部的河流对港口造成的主要影响可能是( )
A.腐蚀港口建筑
B.抬升港口水位
C.泥沙淤积港口
D.加剧港口污染
9. 近年来,长江三角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地区吸引了很多 IC 设计与制造、通信设备制造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等信息产业的集聚,形成了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集群。完成问题。
(1).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的主要有利条件有( )
①水源条件优越
②产业基础较好
③科技条件良好
④地价相对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其主要目的是( )
A.节约劳动力成本
B.承接产业转移
C.集中处理废弃物
D.促进科技创新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充分发挥该区域各地区生产要素优势,实现区域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内专业分工、协调生产,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本区域的共同繁荣。区域一体化的本质是区域互补,不会使乡镇数量明显增多,但会使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区域一体化发展会导致第三产业结构趋异;区域一体化发展使工业地域联系更加紧密,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错误。21·cn·jy·com
第二部分
2
外资撤离,投资减少,经济下滑;相关配套产业萎缩或消失,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更突出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www.21-cn-jy.com
【解析】
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要从有利和不利影响进行分析。从不利影响看,由于汽车产业退出,使得当地就业压力增大,以汽车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经济出现下滑,且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汽车产业退出,可以有更多的资金、人才等从事其他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2·1·c·n·j·y
第三部分
3 (1) B
【解析】
卧城又称睡城,睡城人口昼少夜多,由图例可看出乙地人口昼少夜多,最可能为卧城,B 项正确。
(2) B
【解析】
卧城又称为睡城,卧城与母城之间车流量最大的时段是上午上班时间 7:00—9:00 和下午下班时间 17:00—19:00。【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 A
【解析】
母城人口众多,地价高,分布在母城中心区的产业部门应为占地面积小且产值高的金融服务业,A 项正确。
4 (1) A
【解析】
由图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总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产业始终位居第一位,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1·世纪*教育网
(2) D
【解析】
针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将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有序地转移出去,③错误。www-2-1-cnjy-com
5 (1) A
【解析】
a 点第一产业为 55%,第二产业为 20%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三产业为 25%,以第一产业为主;b 点第一产业为 20%,第二产业为 55%,第三产业为 25%,以第二产业为主;c 点第一产业为 15%,第二产业为 30%,第三产业为 55%,此时以第三产业为主。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区域发展高级阶段的典型特征是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21*cnjy*com
(2) B
【解析】
a 点第一产业为 55%,第二产业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20%,第三产业为 25%,此时以第一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刚刚起步,以小型的轻工业为主,最有可能是食品工业。【来源:21cnj*y.co*m】
(3) D
【解析】
a 时期以第一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较低,A ( http: / / www.21cnjy.com ) 项错误;b 时期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较严重,环境质量较低,B 项错误;c 点第一产业为 15%,第二产业为 30%,第三产业为 55%,此时以第三产业为主,C 项错误;b 时期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将会迫使一部分企业外迁,c 时期不需要外迁。【出处:21教育名师】
6 (1) B
【解析】
该城市在古代是区域中心城市,各城区相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立发展,各城区之间联系少,河流的对内联系较弱,对内阻碍不强。近现代以来,该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内部联系加强,河流对内部联系阻碍增强,水运速度慢、对外联系主要是通过陆地交通,河流对外交通联系地位下降,因此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2)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目前,该城市吸引投资和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扩大城市规模”判断,该城市扩大规模的途径是吸引投资和人才,应该重点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这些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扩大城市规模,A 项正确。土地是自然因素,目前对城市规模扩大影响不大,B 项错误。交通会影响城市扩张方向,对城市规模扩张影响不大,C 项错误。教育对城市规模扩张促进作用较小,D 项错误。
7 (1) D
【解析】
读图可知,2016 年协调发展水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I 型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和宁波,这些城市中,只有上海、宁波有海港,A 项错误;这些城市中,仅有南京和上海沿长江分布,B 项错误;这些城市中,仅有上海位于长江口,C 项错误;这些城市中,上海为直辖市,南京、合肥、杭州为省级行政中心,苏州和宁波为地级行政中心,多数城市行政等级较高,故 D 项正确。
(2) B
【解析】
读图可知,2016 年协调发展水平 Ⅳ 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城市有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以上海为核心,这些城市均分布在长三角的外围,距上海市较远,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边缘性的特点。
(3) A
【解析】
读图可知,与 2001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相比,2016 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波、扬州、嘉兴和舟山,这些城市在空间位置上邻近上海。在上海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下,这些城市与上海市进行产业整合与区际协作,有利于这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提升了城市的协调发展水平,故 A 项正确。上海市是全国性的中心城市,与这些城市的性质不同,C 项错误;上海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首位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这些城市若选择与上海市相同或相近的发展模式和产业部门,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不利于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B、D 两项错误。2-1-c-n-j-y
8 (1) D
【解析】
读图可知,注意图中的方向标,深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港口没建之前,港口北侧有铁路和河流分布,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工业也集中在北侧,工业基础好,故推断只有港阔水深是深水港口选建在旧港口南侧的主要原因。D 正确。【版权所有:21教育】
(2) C
【解析】
河流为淡水,对港口建筑腐蚀小,A ( http: / / www.21cnjy.com )错误。海港不需要河流来抬升港口水位,B 错误。河流入海口水流速度减慢,易造成泥沙沉积,从而泥沙淤积港口,C 正确。河流既可以带来污染,也可以加快污染物净化速度,且港口污染不是对港口的主要影响,D 错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9 (1) B
【解析】
信息产业属于高技术产业,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科学技术,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条件良好,科研院校集中,科技人才集中,吸引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③正确。水源条件是影响农业布局的主要因素,不是影响信息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①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发展悠久,是中国产业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产业基础较好,利于产业协作,②正确。信息产业创造的价值高,支付能力强,地价相对较高对其布局影响不大,④错误。B 正确。故选 B。21*cnjy*com
(2) D
【解析】
劳动力成本对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大,对信息产业布局影响不大,A 错误。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发达,是主要的劳动力指向型、原料指向型产业转出地,发达国家技术型产业转入规模不大;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是为了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技术优势,形成新兴产业集群,促进创新,B 错误。信息产业产生的废弃物较少,C 错误。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可以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促进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D 正确。故选 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