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 24 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堂
导入
上一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面对蓄谋已久、罪行滔天的日寇侵华,中国人民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万众一心,共赴国难。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全面抗战。平型关战役是抗日战争胜利以来的第一次胜利,也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结果,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是如何进行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本课就将解决这些内容。
日军进攻卢沟桥
卢沟桥的中国守军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日军进攻卢沟桥示意图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1937年7月8日,中
共中央通电全国,
疾呼:“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中华民
族危急!只有全民
族实行抗战,才是
我们的出路!”
1937年9月22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
发表了《中共中央
为公布国共合作宣
言》,23日蒋介石
发表谈话。
1937年7月17日,蒋介
石发表庐山谈话:“如
果战端一起,那就是地
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
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
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
牲一切之决心。”
时间:
结果:
影响:
1937年8月—11月
上海失守
中国将士顽强抗敌,以血肉之躯捍卫了民族尊严,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淞沪会战中的谢晋元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淞沪会战
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在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的指挥下,经过激烈的战斗,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一次战役性胜利。(国民党战场)
台儿庄战役
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组成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但在开学一个月后,由于日军沿长江一线步步紧逼,师生们又继续向西南行进,在1938年2月搬迁入云南,同年4月2日,正式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八年之后,抗战胜利,三所大学回归原址,各自办学。
西南联大
思考:工厂和高校内迁的背景、表现和影响?
悲壮的大迁移
背景:中国的经济、军事与技术水平远落后于日本,难以抵挡日军,但人民的抗敌意志高昂。
表现
①工业内迁: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
②高校西迁:华北、华东各名校师生长途跋涉,迁到大后方
1937.11,北大、清华、南开成立长沙临时大学。长沙被轰炸后,学校西迁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保存科研力量,培养卓越人才。
影响: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抗战胜利打下物质基础。
工 业 内 迁 与 高 校 西 迁
长沙大会战
张自忠
薛岳
正 面 战 场
背景: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
战果:面对10余万日军进攻,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取得胜利。
意义: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三次长沙会战
材料一 “一寸山河一寸血。”
——曾参加淞沪抗战的国民党军师长黄维
材料二 “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五个小时死了2/3,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
——第三战区司令官冯玉祥
从上述两则材料中,你可以看出正面战场起到了什么作用?
正面战场抗战消耗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使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为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创造了条件。
思 考 题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1.敌后战场的开辟
(1)背景:八路军、新四军建立多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2)战法: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游击战争。
(3)意义: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地道战情境图
◎麻雀战:游击队和民兵依靠群众,利用地形优势的有利条件,三五成群,忽聚忽散,灵活机动,对敌人实施突然准确的射击,以杀伤、消耗、迷惑、疲惫敌人的游击战术。
2.敌后战场的抗战
(1)在沦陷区,在积极开展抗日宣传的同时,领导工人斗争,破坏日军“以战养战”的部署;利用日伪矛盾发动群众斗争,打击日本殖民统治秩序。
(2)百团大战
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八路军战士破击桥梁,破坏日军交通运输线
百团大战 时间 1940年下半年
地点 华北
指挥 彭德怀
目标 破袭交通线
战果 打破“囚笼”政策,成为抗战主战场。
【课堂探究】怎样评价百团大战?
①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的战略性进攻战役,牵制了侵华日军华北战场近半数的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策应了正面战场的作战。
②这次战役有利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八路军“游而不击”的污蔑,抑制了国民党对日妥协的倾向,提高了全国军民对抗战的信心和中国共产党的声望,确立了敌后战场在全国抗战大局中的战略地位,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3.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面对国民党的消极抗战和反共倾向,中共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坚决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皖南事变)
材料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一个支队9000余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在皖南泾县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8万余人伏击。新四军血战七昼夜,除2000余人突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和被俘。军长叶挺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遇难。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坚决回击,在苏北重建新四军军部,同时公布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当局破坏抗战的图谋。1月18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亲笔题词。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
①政治上:实行精兵简政,以“三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
②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占三分之一”。“三三制”在抗日根据地的全面推行,使统一战线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和制度保证。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③军事上: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
【课堂探究】敌后战场的作用:
(1)敌后战场从1941年后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成为中国抗日的重心。
(2)敌后解放区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大反攻的战略出发地和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战略基地。
(3)实行了正确的政策,建立抗日民主政府,组织各种群众抗日团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抗战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坚持敌后抗战,夺取抗战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4)实行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游击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是人民军队在抗战中大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
1.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2)海外华侨在陈嘉庚等侨领的号召和领导下,捐款捐物,支援抗战。
三、东方主战场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1)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2)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3.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美、英在太平洋对日作战密切联系起来。
(2)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总兵力。
(3)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子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
(4)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4.国际地位的提高
(1)1942年初,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个参加对德、意、日轴心国作战的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2)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英军,战绩名扬海外。
(3)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开罗宣言》,决定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分日本的基本策略,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4)同年,通过谈判,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的条约;又与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签订新约。
中共七大
(1)目的: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
(2)召开:1945年4至6月,在延安举行,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3)内容: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主席。
(4)意义: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次日进入中国东北,与中国军民一道,消灭日本关东军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举行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
(2)意义
①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③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3)原因:
(1)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华民族实行了团结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2)全民族的英勇奋战,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对取得抗战最后胜利起了巨大的作用,在抗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3)国际社会的正义支持,中国抗战得到国际反法西斯阵营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4)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正义的事业,正义的事业必然取得最终的胜利。
课堂总结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东方主战场
抗日战争的胜利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中旬)
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月初):平型关大捷、忻口会战
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台儿庄大捷
《论持久战》
武汉会战(1938年6月中旬—10月下旬)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
战时内迁(工业、高校)
正面战场的意义
敌后战场的开辟
敌后战场的抗战:发动百团大战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
敌后战场的作用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
中国的贡献和影响:中国远征军
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意义、原因
课堂检测
1.毛泽东指出:“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积极的……一时出现了生气篷勃的新气象。”以下史实能支持这一说法的有( )
①淞沪会战 ②太原会战 ③徐州会战 ④百团大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①②③.根据题干信息“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积极的……一时出现了生气篷勃的新气象”,题干强调的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而淞沪会战、太原会战 和徐州会战均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故①②③正确。
④.百团大战是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呢个,由彭德怀指挥的抗战,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④。故选A。
2.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时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各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彼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
A. 正面战场有力抗击侵华日军
B. 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 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D. 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答案】A
【解析】A.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信息“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1938年春,国民政府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台儿庄大捷,有力地打击了侵华日军,故A正确。
B.国民党军队以运动战、阵地战为主要作战方法,同时吸收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方法,战略战术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故不选B。
C.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体现,故不选C。
D.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发生于1937年9月,故不选D。
故选A。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单选题
毛泽东指出:“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积极的……一时出现了生气篷勃的新气象。”以下史实能支持这一说法的有()
①淞沪会战 ②太原会战 ③徐州会战 ④百团大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下图中数字标明的地点, 都是抗日战争期间著名战役的发生地, 其中能提供八路军抗战实地资料的是( ) 。
A. B. C. D.
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时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各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彼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A. 正面战场有力抗击侵华日军
B. 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 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D. 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1938年4月1日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中,决定“整顿交通系统,举办水陆空联运,增加铁路、公路,加辟航线”。国民政府遂在后方各省迅速发展交通事业,赶筑多条省际和国际交通要道,同时加快航运的整治和开辟新的空中航线。这些举措()
A. 表明抗战相持阶段已经到来 B. 体现了国民党持久抗战的意图
C. 反映出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 D. 保障了后方经济建设良好发展
1932年,国民政府决定将上海、华阴、开封、德州、大沽等兵工厂停办,机器分运巩县、济南和汉阳兵工厂。1935年6月,蒋介石指示兵工署署长俞大维:“凡各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应暂停止,尽量设法改运于川黔两地,并须秘密陆续运输,不露形迹。”这一做法( )
A. 加速了日本侵华步伐 B. 意在全力“围剿”红军
C. 导致了经济比例失调 D. 旨在为持久抗战做准备
6.1942年10月24日,晋绥边区首届临时参议会开幕。参加会议的包括参议员及各界人士共400余人,大会参议员共145人,各界当选为参议员的共产党员有47人,不及大会参议员的1/3。这表明晋缓边区政府( )
A. 具有统一战线性质 B. 践行联合政府主张 C. 属于工农联盟政权 D. 体现社会主义原则
7.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曾于1940年9月致电朱德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此嘉奖。”蒋介石致电嘉奖的这场战役是( )
A. 淞沪会战 B. 百团大战 C. 平型关大捷 D. 台儿庄战役
8.《泰晤士报》就中国抗战期间的某一战事发表社论,特别赞扬中国军队的英勇,并称日军举“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之威力”,“尚未获得其摧毁中国军队之主要目的”。“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这一战事是( )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百团大战
9.中国政府在抗日战争某一时期表示:“武汉已为我抗战之政治经济及资源之中枢,故其得失关系至巨。应战于武汉之远方,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是为上策。”这一认识提出的主要背景是( )
A. 南京政府的沦陷 B. 武汉会战的展开 C. 枣宜会战的进行 D. 百团大战的胜利
10.1937年8月,国民党中常会召开秘密会议,决定授予蒋介石紧急命令权:“作战期间,关于党政军一切事项,国防最高会议主席得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由此可见,全面抗战到来后,国民党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
A. 民主决策 B. 高度集权 C. 政党政治 D. 政治协商
11.根据国民政府经济部统充计,至1940年止,分布在湘西辰沅区的工厂达69家,其中机械厂49家,冶炼厂3家,电器厂3家,化工厂7家,纺织厂5家,其它厂2家。拥有厂矿之多,在当时大后方各重要工业区内,仅次于四川的重庆区、川中区,和云南的昆明区,排列于第四位。这表明当时 ( )
A. 湘西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 官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D. 中国的工业布局有所改变
12.《抗战中的图与歌》中收录了一首歌:“从正太路到京汉线,从高山上到大平原……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歌曲中提到的情形 ( )
A. 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B.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 是马保三率领山东纵队第一旅取得的重大胜利
D.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3.在遭到中国军队的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帅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
A. 太原会战 B. 平型关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武汉战役
14.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
A. 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B. 维护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
C. 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 D. 推翻国民政府,实现社会主义
15.这次战役挫败了日军中央突破、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粉碎了他们想要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也是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这次战役是指( )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大捷 C. 武汉会战 D. 台儿庄大捷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人民和爱国官兵组织的抗日义勇军中积极开展工作。从1932年起,中国共产党组织的由汉、满、朝鲜、蒙古、回等民族爱国志士参加的10余支抗日游击队,逐渐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力。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开辟广阔的敌后战场,与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在战略上对日军构成夹击态势。在14年的抗战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创下了丰功伟绩。
——摘编自夏燕月《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贡献》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理解。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关系也是比较好的。”
材料二 从八路军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开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迅速从敌我争夺区到敌后、从山区到平原蔓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正是因为有了敌后抗日根据地这个形式,才从单纯的政府军队的抗战,变为全民族的抗战。
——以上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1)根据史料一,指出毛泽东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是如何评价的?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有何影响?
(2)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A
B
A
B
D
A
B
A
A
B
D
D
C
A
A
16.(1)爱国主义:万众一心,团结一致;不畏强暴,不屈不挠;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捍卫领土,追求民族解放。
(2)①中国共产党最早发起抗战,成为全民抗日的最早宣传者和参与者。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③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持久战的总方针,增强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④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在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逐步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17.(1)评价:充分肯定了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正面抗战。
影响:抗战初期,国民党多次组织会战,抵抗日军侵略,消耗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阻止了日军的侵略步伐,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2)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有效地牵制了敌人,打击了敌人;人民军队有了巩固的后方,抗战发展成为全民族的抗战,并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