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变写生画为装饰画》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变写生画为装饰画》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2-07 13:5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课题 《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知识点来源 □学科:美术 □年级: 四年级 □教材版本:岭南版 □所属章节: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
设计思路 本课属于造型与表现领域,需对教材进行深刻的剖析,挖掘写生画变装饰画的变化手法,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运用美术语言的综合表现能力,在本课中利用四个板块的问题带领学生进入课程。 从比较中了解写生与装饰画的区别,通过了解艺术大师、欣赏画家作品,探究怎样把写生画变为装饰画,拓展学生视野、巩固装饰画的基本技法,感受基本技法的综合表现,了解对实物艺术加工、变化的方法。学生们通过“想一想,猜一猜,摆一摆”等活动,能体会到装饰画色彩、构图、形态的美感。在材料的选择上,启发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景物的美感,利用身边的材料以个性化的手法进行有创意的表现,美化生活、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图像识读:1.能根据美术作品分辨出写生画与装饰画。 2.通过探究活动,能找到装饰画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象的变化方法。 审美判断:能感知艺术家作品的美感特点,在作品欣赏与评价中能用美术造型、构图等知识判断作品的优劣,能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 文化理解:初步感受装饰画是源于自然,追求个性的艺术表现形式。 美术表现:能运用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如概括、提炼、夸张、组合等表现方法创作一幅装饰画。 创意实践:能创作出独特、有个性、有创意的装饰画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把写生画变为装饰画。 教学难点:装饰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一)学生带问题自主探究 问题1.什么是写生画和装饰画? 问题2.装饰画的代表艺术家是谁? 问题3.装饰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问题4.如何把写生画变成装饰画呢? (二)想一想: 什么是写生画?什么事装饰画? (三)猜一猜。 游戏连线,初步感受写生画和装饰画的美感特点。 二、拓展阶段 (一)了解装饰画的代表艺术家 1.毕加索生平简介。 2.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作品欣赏。 3.重点欣赏《曼陀林和吉他》油画作品,了解表现手法。 (二)画家作品欣赏 引导学生感受装饰画美感及特点,拓宽学生视野,感受装饰画技法的综合表现。 三、展开阶段 (一)理解装饰画的主要特征。 剖析欣赏米尔顿·艾弗里的《有圆礼帽的静物》理解装饰画的主要特征。 1.怎样变形? (概括、夸张 、变形、简化、装饰) 2.怎样变色? (单纯、明快或丰富、鲜明) 3.怎样变构图? (饱满、自由、变化) (二)欣赏了解怎样画装饰画。 构图:构图饱满,画面主体完整。 外形:外形概括、夸张。只留下具有特色的外形轮廓,并加以夸张变形。 色彩:多平涂、简洁、明快 —— 富有装饰性。 总结出装饰画的主要特征造型简练,构图饱满,画面主题完整,色彩单纯明快、对比强烈。 (三)学一学 写生画与装饰画的作品比较,学生学习装饰画表现方法。 (四)说一说 每幅作品运用了什么材料? 欣赏多种材料的各式装饰画。引导学生懂得利用身边的材料以个性化的手法进行有创意的表现。 (五)老师视频演示拼贴装饰画的制作步骤 (六)试一试 创作与表现(分层作业) 1.把一幅写生画变为装饰画。 2.选喜欢的人、物、景,用拼贴、手绘等方式创作一幅装饰画。 3.选择现有的材料,制作一幅有创意的装饰画。 四、结束阶段 摆一摆 拓展: 把你的装饰画放到合适的位置,美化生活、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