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空气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空气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07 15:5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空气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果汁 B.加碘盐 C.高锰酸钾 D.稀有气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会有颜色的改变
C.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但并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D.空气质量指数越高意味着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3.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浑浊河水 B.番茄蛋汤 C.石蕊溶液 D.液氧
5.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集气瓶内壁涂抹少量等量的石灰水),烧杯内盛有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木炭粉,点燃使其充分反应(不考虑炭粉燃烧产生CO的现象),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最终出现的现象的是
A.甲瓶没有石灰水流入,乙瓶中有石灰水流入
B.甲、乙两瓶均无石灰水流入
C.甲、乙两瓶均有石灰水流入,甲比乙快,且最终进入两瓶的石灰水甲比乙多
D.甲、乙两瓶均有石灰水流入,甲比乙快,且最终进入两瓶的石灰水体积相等
6.如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烧杯中水的体积的五分之一
B.燃烧匙中的药品可以换成木炭
C.燃烧停止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D.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
7.空气中含量最多且性质很稳定的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8.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B.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早期有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在工业及其他方面用途不大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0.下列物质会造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硫
二、填空题
1.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3)空气可用于制取氮肥,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2.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1)此次任务所做的各项准备中,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填字母序号)。
A.飞船内电路系统的设计
B.制作神舟十号太阳能帆板的材料
C.航天员在地面进行1500多次对接操作模拟训练
(2)四氧化二氮(N2O4)是运载神舟十号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之一、在室温、101kPa时,四氧化二氮是无色气体,易转化为二氧化氮(NO2)。二氧化氮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能破坏臭氧层。因此,我国于2014年投入使用的长征5号运载火箭全部使用无毒无污染的新型环保燃料。
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四氧化二氮属于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混合物 B.纯净物
②在一定条件下,四氧化二氮转化为二氧化氮属于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空气质量日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增强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提高环保意识。下表是某市连续两天的空气质量日报。
日期 污染物 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10月6日 76 67 84 7 83 二级
10月7日 21 12 14 7 20 一级
(1)表中未列出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______。
(2)已知10月6日晚下了一夜雨,比较这两天的空气质量日报,发现含量变化不大的物质是一氧化碳,据此猜测一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
(3)为了使空气清新,天空更蓝,请写出一条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___________。
4.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下列物质与对应的用途连线_____________。
(2)厨房里的色拉油常用_____________(选填“细”或“广”)口瓶盛装;清洗碗或水杯时,判断已经洗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与实验室基本实验操作相似。
(3)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使用酒精灯的_____________焰加热。
(4)空气质量指数越__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表示空气质量越差。
三、实验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
(2)实验中使用过量红磷的目的是______;
(3)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已知:在空气中,温度超过40℃,白磷(化学符号为P)就可以自燃,即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如下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1)请写出白磷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2)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__________;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mL;
(3)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冷却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3.某同学为了探究竹子里面气体的成分,做了一个小实验。
(1)他将竹子浸在水中,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______法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
(2)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中(如图),用放大镜聚焦,使红磷燃烧起来,瓶内充满了白烟,然后将甲瓶倒放在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10,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
(3)再往乙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马上变浑浊,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_。
(4)那么竹子里的气体含量与空气又什么区别?于是,他又用空气重复了上述实验,相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4.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图。
(1)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并将___________五等分,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伸入瓶中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除此外有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如果弹簧夹没有夹紧,红磷燃烧时除了红磷燃烧的现象,还会伴随的现象是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瓶内气体__________升高,压强___________,大于外压,在压强差作用下产生该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不准确,请你再写出一个避免这种结果的具体操作___________。
(3)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 ,此实验要求红磷足量的原因__________。
(4)根据___________体积来得出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此实验方法可以叫等效替代法。
四、简答题
1.小明做了一个名为“覆水可收”的兴趣实验。他将蜡烛粘在盘子的底部,向盘子中加入适量水,点燃蜡烛后,将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如图所示)。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后,相关分析如下,请在你认为正确的分析后画“√”,错误的画“×”。
(1)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 ________ ;
(2)一段时间后,玻璃杯内水面下降 ________ ;
(3)最终盘中水面高于杯中水面 ________ ;
(4)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________ ;
(5)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________ ;
(6)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________ 。
2.利用氮气作为小食品保护气的原因有哪些?(答三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A
4.D
5.D
6.D
7.B
8.A
9.C
10.D
二、填空题
1.
(1)氧气##O2
(2)二氧化碳##CO2
(3)氮气2
2.
(1)B
(2) B 化学变化
3.
(1)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2)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3)推广使用新能源可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或实行私家车限行,可有效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等
4.
(1)
(2) 细 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外
(4)高
三、实验题
1.
(1)或
(2)耗尽装置内的氧气
(3)集气瓶内的液面上升至刻度“1”处
2.
(1)
(2) 先下降,后上升 70
(3)abc
3.
(1)排水
(2)氧气
(3)二氧化碳
(4)竹子里的氧气含量比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4.
(1) 水面上方空间 冷却到室温之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约为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2)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温度 增大 瓶口安装个玻璃管连接起球,缓冲压强
(3) 使氧气充分反应
(4)进入集气瓶中水的
四、简答题
1.√ × × √ × ×
2.氮气无毒、化学性质稳定、廉价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