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3 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
例题1:如图所示,属于平面镜成像的是( )
例题2:如图是小丽同学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 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 A 和 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_.
(2)实验中选择两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_______。(填符号)
A.像和物的大小 B.像的虚实 C.物距和像距 D.像的倒正
(3)为了在水平桌面上找到像的位置,实验中玻璃板的放置必须与水平桌面________。
(4)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________ (填“前面”或“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________,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像的位置。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5)在实验中,小红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A的像,为了消除这个影响,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换用较薄的玻璃板 B.换用较厚的玻璃板 C.调整观察蜡烛 A 的像的角度
(6)在实验中为了增强实验效果,实验中使用的玻璃板一侧的表面涂有一层薄薄的反光层,这样可以增强光的反射,使蜡烛A的像看起来更________ (填“亮”或“暗”),同时也能让光透过玻璃板,使人看见后面的物体。要想判断反光层的位置,可以将手指尖紧贴玻璃板的一侧,观察镜中指尖的像,如果最明亮清晰的像与指尖有一段距离,则反光层应在与手指尖________ (填“接触”或“不接触”)的玻璃板表面上。
(7)消除影响后,移动蜡烛 A 逐渐靠近玻璃板,观察到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8)如图所示,A为烛焰上的一点,A '为A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确定并画出平面镜所在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9)为了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强同学移去后面的蜡烛 B,并在 B 原来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 A 的像。小强同学的做法是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10)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其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 “不能”)成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填“实”或“虚”)。
(11)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12)小丽多次改变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例题3:如图所示,是人眼看到平面镜中物体的像的情况,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看到的像是由于人眼发出的光被镜面反射造成的
B.人眼看到了平面镜中的像,所以是实像
C.因为光路是可逆的,所以才看到了平面镜中的像
D.由于有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人会感觉这些光好像是从进入人眼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处发出的
例题4:如图所示,将一个发光小球S放在平面镜前,眼睛在P处会看到平面镜中也有一个同样的“小球”,请你作出一条眼睛看到该“小球”的光路图.
例题5:人在平面镜MN中能看到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至少把平面镜MN上的哪一部分遮住,人就看不见物体的像了 在图上画出来.
例题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障碍物ABCD,较大的平面镜MN在某一高度上水平放置,试用作图法确定眼睛位于O点时,从平面镜中所能看到的障碍物后方地面的范围.如果想在原处看到更大范围的地面,水平放置的镜子的高度该怎样改变
例题4图 例题5图 例题6图
针对训练
1.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
(1)任何面镜成的像总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 (2)平面镜越小,成的像越小( )
(3)小的平面镜不能形成物体完整的像( )
(4)物体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一定相等( )
(5)平面镜越亮,所成的像看起来就越亮( )
(6)不管物体怎么移动,像与物体对应点的连线总是与平面镜垂直( )
(7)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的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
(8)只改变物体的位置,其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可能会变,也可能不变( )
(9)太阳灶是凸面镜( )
2.汽车的后视镜是______镜,其作用是______;若把点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被反射后,将成为______,其应用的实例有____________。
3.一个人站在直立的平面镜前,当他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 )
A.变大,像与人的距离也变大 B.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C.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D.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4.如图所示描述的是杯弓蛇影的故事,客人看见主人的弓箭在杯子中成像的样子,误认为是蛇.关于杯中的“蛇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蛇影”就在杯中的液面上
B.杯子有多深,“蛇影”就有多深
C.“蛇影”和墙上挂着的弓到液面的距离相等
D.“蛇影”和客人的眼睛到液面的距离相等
5.晓伟面对平面镜,以0.5m/s的速度面镜.他在镜中的像相对他的速度是( )
A.0.25m/s B.0.5m/s C.1m/s D.2m/s
6.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m.现在由于屋子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已知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如图所示,那么人到视力表的距离应为______m;此时,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m,是一个______ (填“虚”或“实”)像.若此人以lm/s的速度靠近镜子,则此人的像以______m/s的速度靠近镜子,此人的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______m/s.
7.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湖面所成像是虚像,像与燕子之间距离变小B.通过湖面所成像是虚像,像与燕子之间距离变大
C.通过湖面所成像是实像,像与燕子之间距离不变D.通过湖面所成像是实像,像与燕子之间距离变小
8.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9.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
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 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 ③为了扩大视野,在道路弯道处安装一块大的平面镜;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 行实验. 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D.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10.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 ( )
A.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 B.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
C.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 D.蜡烛A的像与蜡烛B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11.用笔尖接触镜面,此时笔尖和它的像的距离是1.2cm,则玻璃的厚度是( )
A.2.4 cm B.1.2cm C.0.6 cm D.0.3cm
第10题图 第12题图
12.有两块平面镜垂直放置,如图 (甲)所示,镜前有一个物体S,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在两平面镜中可以看到该物体的像的个数是( ).如果将物体S放在两块平行的平面镜之间,如图 (乙)所示,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像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 4个 D.无数个
1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离开平面镜越远时像就越小
B.只有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才能在平面镜中成像
C.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形成完整的像
D.某人通过平面镜能观察到自己的像,当他面镜时,反而有可能看不到自己的像
14.图(乙)方框中的四个图像,其中一个图像是图(甲)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当是( )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某同学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身后墙上的热水器的温度控制器的像如图所示,则此时显示的温度是_______,如果显示的温度是64℃。请在下面空格处画出通过镜子看到的数字的像_______。
16.一个同学从对面墙上挂着的平面镜中看到电子显示屏显示着的字样,实际上屏幕上是显示( )
17.游泳池旁的竖直墙壁上有一块挂钟,某同学通过对面墙壁上悬挂的竖直镜面,看到镜子内挂钟的像如图 (甲)所示,挂钟指示的时间是______点______分.第二天,该同学站在水池对面时通过水面看到挂钟的像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挂钟指示的时间是______点______分.
18.如图所示,墙面上挂着标有“255”数字的牌子,在其相邻的一墙面上挂着一平面镜,地面上也放有一平面镜,通过平面镜不可能看到的数字是( )
A.522 B.552 C.225 D.252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如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从右侧的后视镜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C点。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司机眼睛看到C点的光路图。
20.一点光源S射向平面镜M的光线中,有一条经平面镜M和N两次反射后经过点P,如图所示,请在图中完成其光路。
21.如图所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为S1,当平面镜转过一个角度后,它的像为S2,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转动后平面镜的大致位置.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图中S为发光点,从它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分别与a'、b'重合,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并找出S在平面镜里的像S',并完成光路图。
23.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4.一个直径为5m的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和地面相距1m,在池中心正上方离水面3m高处吊着一盏灯S,如图所示。一个人站在岸边,他的眼睛距地面的高度为1.5m(图中虚线CD位置)。他从池边向水池行走,用作图的方法确定人眼刚刚看到灯在水中所成的像时,人的眼睛的位置P。
25.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把点燃的蜡烛和玻璃板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用笔在纸上画出烛焰的“像”。请你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A′ 的位 置,并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应为( )
A.30° B.45° C.60° D.90°
27.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 )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8.如图为潜望镜工作原理图。若现有一军舰位于S点处,则潜水艇中的人通过潜望镜看到的像的位置( )
A.在图中的A处 B.在图中的B处 C.在图中的C处 D.在图中的D处
29.汽车的观后镜是用来观察车后路面情况的装置,一般为平面镜。正常情况下,坐在驾驶员位置的人通过左侧观后镜应该看见如图a甲所示的效果。在某次准备驾车外出前,坐在驾驶员位置的王师傅发现,从左侧观后镜中看到的是如图a乙所示的情景。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观后镜的镜面应适当完成图b中的哪种操作( )
30.小明用薄玻璃板和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玻璃板与白纸垂直。
(1)为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应选择在较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小明将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10cm处,利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并确定了蜡烛A的像的位置,此时蜡烛B到蜡烛A距离为_____ cm;
(3)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小明进行多次实验。当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小明发现蜡烛A的像看上去变小了,猜想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为验证猜想,他把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看到_____的现象,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
(4)晚上小明去图书馆看书,在走廊的大理石地面上,看到了天花板上的照明灯经下方大理石反射形成的像如图乙所示,是相邻两块铺得略微高低不平的大理石甲和乙,请在图中画出照明灯上A点经大理石甲所成的像A,并画出入射光线AO对应的反射光线。
31.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与水平桌面垂直的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________(选填“点燃”或“没点燃”)的蜡烛B,移动B,发现A烛焰的像出现在B“身上”,如图甲所示,说明他在器材选择上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2)改进器材后,多次改变蜡烛________(选填 “A”或“B”)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蜡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将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且它们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
(3)小明想确定家中穿衣镜成像的反射面,他将笔尖紧贴镜面A,如图丙所示,发现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说明________(选填“A”或“B”)是反射面.
32.小丽为小明表演了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她先用一块透明的薄玻璃板,将桌子分割成甲、乙两个区域后,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区域分割成两部分。小丽在甲区域内放置了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且里面浸没着一支蜡烛A,并在乙区域挡板后的指定位置放置蜡烛B。准备就绪后,小丽请小明坐在乙区域一侧的某点P(如图15所示),并迅速将乙区域已准备好的蜡烛B点燃,在小丽一只手麻利地在小明眼前绕过的同时,另一只手悄悄地将挡板拉开一个缝隙MN。当小明沿着小丽的手指望向蜡烛A时,奇迹出现了:蜡烛A竟然在水中燃烧了!
(1)请根据光学知识判定:小丽是怎样选取和放置蜡烛的?
[选取蜡烛] 使蜡烛A、B满足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
[确定位置] 在蜡烛A的位置确定后,不借助刻度尺如何确定蜡烛B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依据所学的光学知识解释,小丽悄悄地将挡板拉开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参考答案
例题1:C
例题2:(1)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A(3)垂直(4)未点燃;后面;重合;等效替代法(5)A(6)亮;不接触(7)不变(8)略(9)错误(10)不能;虚(11)不变(12)得到普遍的规律
例题3:D 例题4:略 例题5:略 例题6:略
针对训练
1.(1)╳ (2) ╳(3) ╳(4)√(5) ╳(6)√(7) ╳(8) ╳(9) ╳
2.凸面;扩大视野;平行光;汽车头灯反光罩 3.D 4.C 5.C 6.1;3;虚;1;2 7.A 8. C
9.D 10.B 11.C 12.B;D 13.D 14.B 15.25; 16.B 17.1;30;3;55
18.D 19.略 20.略 21.略 22.略 23.略 24.略 25.略
26.B 27. B 28.B 29.A 30.(1)暗(2)20(3)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4)如答图所示
31.(1)没点燃 两支蜡烛(或A、B)大小不同 (2)A 相等 垂直 (3)B
32.(1)选取蜡烛:完全相同
确定位置:点燃蜡烛B,并调节B的位置,使蜡烛B的像与蜡烛A完全重合
(2)让蜡烛B发出的光线通过缝隙MN射到玻璃板上,使其反射光线射入小明的眼中(或让蜡烛B发出的光线射到玻璃板的反射光线通过缝隙MN射入小明的眼中),使小明看到了与蜡烛A重合的B的像。
图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