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 古诗二首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 古诗二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0-27 15:58: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内容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共几课1时 课型 讲读
第几课1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解诗的内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2、通过学习,体会诗意,并能从内容想开去。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涕泪、洛阳。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资源 有关杜甫的资料,。课件 磁带
预习设计 自学生字 查字典理解词语课前查阅收集有关杜甫的资料,了解他们的生活年代的情况。朗诵古诗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读题 理解题意二、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指名汇报,对了解信息较多的学生可追问信息的来源并及时表扬鼓励。教师出示相关课件。三、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借助字典、结合书上的注释,同桌互相合作,说说诗句的意思。2、汇报交流。(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初:刚 闻:听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夫人和孩子。漫卷:胡乱卷起。回过头来看看夫人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忧愁?胡乱卷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歌:放声歌唱。纵酒:尽情饮酒。青春:春光,春天的景物。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好回到自己的家乡。(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就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一路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学生口述句意,教师出示课件作点评和补充。5、配音,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 一、揭题。1、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位爱国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杜甫3、解题 :闻:听二、检查自学情况。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2、指名读诗,正音。ì三、再读诗,理解诗意。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1)读了这首诗,你感到诗人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原因是什么呢?(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4、引导学生从诗中想开去。(1)如果当时流漓在外的人是你,你听到这种好消息,你会怎样表达你的心情?(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联系诗的内容说说你的体会。六、欣赏杜甫的其他诗。1、出示《春夜喜雨》让学生齐读。2、出示《春望》,指名朗读。七、小结、布置作业。悲之切是因为国家未统一,失地未收复;喜欲狂是因为国家收复了失地。一悲一喜,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两位诗人的拳拳爱国之心。他们的确是著名的爱国诗人,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请同学们课外收集来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作业设计 1、背诵 默写古诗用自己的话写出古诗的意思
教学内容 4.示儿 共几课时 1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学习目标 1、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治爱美情趣,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影响。2、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3、结合学诗,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教学难点:学生读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知道为何本诗称为悲壮之作的原因。
教学资源 收集到的有关陆游的生平资料 学生经验:已掌握的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课件
预习设计 1.正确诵读这首诗,理解诗中“元”和“但”的含义,知道诗句中“元”与“原”的区别。 2.上网搜集陆游的资料,了解陆游创作的历史背景,明白陆游情感发生的缘由。 3.这首诗中,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程预设 导航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谈话导入(2分钟) 1.理解“遗嘱”。 2.交流感受。 二、读题解题,了解背景(4分钟) 1.读题,说题意。 2.交流诗人生平,尤其是他的拳拳爱国心。 3.读诗自悟“哪件事让陆游牵肠挂肚、临死之前还要叮嘱儿子呢?” 三、体会诗意,理解情感(25分钟) 1.学生读诗后,全班交流。 2.理解诗意。 3.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预设:悲痛、悲愤、悲悯)主要理解如下要点: (1)陆游从小就生活在战乱纷纷,国破家亡之中。在他年仅三岁的时候,汴京就被金兵占领了,他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志向,长大后他亲自上战场参加抗金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陆游一生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他只有用他的诗歌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 4.以学定教。 在学生未能讲清的情况下,再出示陆游创作的诗句,加深体会: (1)对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不能收复的悲痛。 (2) 壮志未酬,未能再披戎装,亲自杀敌的悲伤。 (3)对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不思收复中原故土的悲愤。 (4)对于中原遗民沦为亡国奴,苟且偷生的悲悯。) 读诗句,想象陆游眼前浮现的那画面。 理解“悲”。 拓展学习《题临安邸》 潜心体会,动情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 ”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示儿》。 6. 深情吟诵全诗。 四、读写结合,吟诵玩味(5分钟) 1.小练笔。(3分钟) 2.学生练笔后全班交流,评价。 3.齐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情感内化(3分钟) 1.结合朗读材料,学习反思。 一、谈话导入,理解遗嘱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遗嘱吗?遗嘱一般都会写些什么内容? 2.学生交流。 二、提示诗题,介绍背景1.同学们,在1210年,有一位85岁的老人,即将离开人世,他也给自己的子女留下了一份特别的遗嘱,是一首诗——《示儿》(板书) 2.读题。引导说说题意。 3.交流预习作业2 这位老人是谁?对陆游你知道些什么?选择重点内容交流。 4.85岁高龄的诗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他什么事都丢开了,惟独为一件事而死不瞑目,忧愤至极的他伤心地留下这首诗篇,与世长辞。 到底是哪件事让陆游牵肠挂肚、临死之前还要叮嘱儿子呢?请大家读两遍诗后,告诉我。 三、体会诗意,理解情感 1.学生读诗后,全班交流。 2.这首诗说了些什么?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边朗读古诗。 让学生充分说说诗意。 结合预习作业1,相机进行古诗知识点的教学 (1)通假字 元,通原;无,通勿。 (2)古今字义不同 但,只是。 3.任务驱动。 【学习单一】 ①默读相关材料,了解当时的背景,你心中会想什么? ②再读这首诗,你能体会到诗人此时此刻是怀着怎样一份感情写下这首诗的吗? ③思考后,小组交流,由1号同学组织,2号同学发言。(△) ④学习时间:5分钟。 出示材料【当时社会现实】 1126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南宋的朝廷向南逃到临安(杭州)定居,他们苟且偷安,不思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95年。 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入扬州,以扬州作临时都城的宋高宗赵构匆忙逃窜。 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兵再次南侵,扬州沦陷,再次遭劫掠。 4.在学生未能讲清的情况下,再出示陆游创作的诗句,加深体会: (1)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读着这样的诗句,你能看到陆游眼前浮现的那画面吗? (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哭泣、呼喊着宋王朝的名字,看到了胡人骑着马从大宋百姓的身上踏了过去,这些百姓在喊叫着。) 受尽了奴役的大宋百姓,盼望着大宋的军队来解救。还他们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一盼,盼了几年啊?整整六十五年啊,同学们,六十五年中我们的百姓要受多少折磨啊!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5年,多少的苦痛啊——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5年,多少的血泪啊——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一想到这些百姓,陆游的心情你懂吗?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 陆游这时的心情那是悲痛啊。读到这,我们看到了陆游那颗忧国忧民的心,不光是为自己看不到国家统一而悲哀,还有为这些百姓而悲痛,谁来读读这句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指名学生朗读 (3)因为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想到了沦陷的百姓而感到悲痛,那么当他脑海中出现这样的片段时,他的“悲”,又该怎么去理解呢? 出示: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同学们,陆游因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想到了沦陷的百姓而感到悲痛,那么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了谁的身上? 再读读这诗,你所看到的王师在做什么? 陆游一想到王师,一想到南宋的权贵们会悲愤? 是啊,就知道寻欢作乐的权贵们,西湖歌舞几时休?读到这你此时有什么感受? 面对这些成天花天酒地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 面对这些苟且偷生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 面对这些忘了国耻家恨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 这分愤怒,也在这句诗中啊,你能读好这种悲愤吗?(读好前两句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同学们,你们听到了陆游的愤怒了吗? 好一个悲,好一个愤啊,读出了陆游的心声! 齐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4)这真是“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 5.读了这些诗句,你的心情如何 再次感情朗读全诗《示儿》 6.陆游一直渴望南师北定以统一祖国,九州大同是诗人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他等啊,盼啊,所以有诗句 “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一年又一年的企盼,一年又一年的南望,一直盼了、望了60年。他都八十五岁了,北方还没有传来好消息,矢志不渝的诗人又一次发出了内心的伤悲,当他“最后一次把将断的气息又来说未完的心事和无穷的希望”时,心情是何等悲痛、何等悲愤。为国耻未雪而死不瞑目,一切爱国之士读到这样的诗句,怎能不潸然泪下? 7.引导学生深情朗诵全诗。 四、想象画面,吟诵玩味1.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700多年前这位伟大诗人的病榻前,如果你是陆游的儿子,此刻你看到了你的父亲,他虽然久病缠身,不久于人世,但心里更痛的是中原不能收复,祖国不能统一,他面容枯瘦,眼神里却满含期待和信念,他用缓慢而深沉的语调表达人死之后万事皆了无牵挂的旷达和淡定,但又希望你能在家祭的时候,要告诉他中原收复的消息。 面对这样的父亲,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 2.学生练笔后全班交流,评价。 3.是的,陆游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又是何等的悲愤! 4.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对这位爱国诗人的崇敬吧! 五、拓展延伸,情感内化 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希望离开了人世,他的遗愿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2.生讨论回答。 3.朗读材料,情感内化。 出示材料: 陆游死后24年,宋和蒙古会师灭金。 陆游死后79年,元兵败宋于厓山,宋亡。 陆游孙子元廷闻厓山之变,忧愤而卒。 陆游曾孙传义闻厓山之变,不食而卒。 陆游玄孙天骐于厓山抗元战役中蹈海而死。…… 4.跨过悠长的历史,陆游和他的子女都深爱着自己的祖国,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篇。
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习题三、四。 2.完成《一课一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