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09 07:5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知识点点一  北京人 化石
1、北京人:
史前时期 早期人类 元谋人 元谋人(长江流域)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北京人 1.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比较
山顶洞人
2、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1)埋藏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遗骸或遗迹经过地质作用变成石头,称为“化石”;
(2)北京人遗址中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知识点2、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原始农业 考古发现
文明起源 农耕居民 河姆渡人 1.原始农业发展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概况: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同时家畜饲养开始出现。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祖先由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巨大的变革。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1)考古发现的文物是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遗存,包括建筑遗址、墓葬、碑刻、工具、武器、生活用品、艺术品等。(2)文物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为人们探究历史尤其是了解史前社会提供了重要证据。3.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生活比较
半坡居民
知识点3 炎帝、黄帝的传说
传说人物 炎帝 1.阪泉之战,炎黄部落结成联盟。涿鹿之战(炎黄战蚩尤)后,形成华夏族,海内外华人称为“炎黄子孙”。2.炎帝和皇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3.炎帝的历史功绩: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首创耒耜[lěi sì],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4.黄帝的历史功绩:黄帝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另外,仓颉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螺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黄帝
尧 1.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2. 大禹治水,采用疏导方法,且三过家门而不入。充分体现了创新精神和大公无私、全身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二、易混易错、知识点拔与拓展
1、【易错易混】
1).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及保存火种;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
2、【拓展延伸】
1)、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进行采集和狩猎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以出现农业、制造陶器、饲养家畜、修建村落为特征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之一。
4).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下游地区,雨水较多,干栏式的房屋类似于现在的吊脚楼,可以排水防水,便于通风,适应湿润地区的气候;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气候干燥且气温较低,半地穴式房屋可以有效御寒。
5)、人类起源和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
6)、早期社会传说:①炎帝、黄帝的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黄河流域的社会发展水平(依据统编最新版次更新)。②尧、舜、禹通过禅让制(指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相继成为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反映了远古时代以原始民主方式推荐首领的制度。③“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远古民众与自然灾害抗争搏斗的历史过程和伟大成就
3、【知识点拔】
1). 史料的分类
(1)实物史料: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
(2)文献史料:史书、传记、文献等;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①口传史料(如远古时期神话传说):有一定的史料价值;②口述史料: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2). 史料的来源:出土文物、文化遗址、档案资料、各类史书、博物馆、历史课本、图书馆、社会调查、网络、影视作品等。
七年级第一单元
一、单选题
央视《探索 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
A. 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B. 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
C. 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 D. 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 建筑技术的进步 B. 人工取火的发明
C. 饲养水平的提高 D. 生产工具的改进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重要标志的是
A. 农作物的出现 B. 聚落 C. 磨制石器 D. 城市的出现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过着定居生活
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
④会制造陶器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天地混沌谁凿开,华夏文明谁肇兴!指南车上,拨亮亘古迷茫。百谷田间,切关天下生灵……渊源乎中华圣诞,泱泱乎轩辕茂功。”这段文字赞美的是( )
A. 炎帝 B. 黄帝 C. 尧 D. 禹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属于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共同点的是( )
A. 发现于黄河流域 B. 都发掘出头盖骨化石
C. 会制作工具 D. 都懂得人工取火
要研究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原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以下材料最可靠、价值最高的是(  )
A. 早期的神话传说 B. 史书记载的情况
C. 专家学者的推断 D. 考古发掘的史料
我国境内已发现的远古人类,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列应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
A. ①③② B. ①②③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他们生产生活的共同特征(  )
A. 能够使用火 B. 能偶使用磨制石器
C. 能偶种植水稻 D. 可以交换产品
下列原始居民中,已经开始从事原始农业生产的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人 ④河姆渡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早在五六千年前,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A. 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 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 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D. 懂得使用天然火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文化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它是
A. 栽培农作物 B. 制作艺术品 C. 制作陶器 D. 修建公墓
在发掘处于原始农耕时期的某遗址时,考古人员发现一个存储粟和芥菜种子的罐子。这个罐子可能是( )
A. 彩陶 B. 白陶 C. 黑陶 D. 青铜器皿
北京人的发现、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文始祖、尧舜禹的“禅让”,如果把它们放在一个学习主题下,你应该选择(  )
A.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活习惯 B. 生产工具 C. 自然环境 D. 生产力水平
“他们先在地表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最后架设屋顶。”这段材料最可能是对下列哪一先民生活状况的描述(  )
A. 河姆渡人 B. 半坡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
A. 大豆 小麦 B. 花生 高粱 C. 甘薯 玉米 D. 水稻 粟
从黄帝、炎帝的古老传说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 北京人会使用火 B. 河姆渡人栽培水稻
C. 半坡人种植粟 D. 华夏族形成
我国神话传说中,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办法称为(  )
A. 选举制 B. 投票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娄江,西起苏州娄门,东至昆山、太仓交界的草芦村,下接浏河,为苏州市腹部一条重要的引排调节河道。相传在远古时期,太湖流域的水患经疏导由“三江”人海,其一就是娄江。那位消除水患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考古学者在北京、重庆、陕西、山西、湖北、辽宁等地发现了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古人类距今多少万年,发现于我国哪个省。
(2)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列举一个旧石器时代会人工取火的古人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考古发现证实,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并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
--摘编自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
(1) 观察材料一,概括中国原始农耕遗址的分布特点。这一时期处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哪一阶段?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房屋建筑风格有何不同?决定其不同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什么?并概括其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材料二: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 五帝本纪》
(1) 材料一中的“神农”是谁?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贡献?
(2) 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C.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其生活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因此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是不可能的,故C符合题意。
ABD.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御寒、照明等;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故ABD均可能,排除。
故选C。
2.【答案】D
【解析】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使用和制造生产工具来进行劳动,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的主要因素,故D正确。
A.根据“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无法体现建筑技术的进步,故A错误。
B.最早使用人工取火的是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尚未掌握种植和饲养家畜的技术能力,无法体现题干的主旨,故B错误。
C.饲养水平的提高无法体现“从采集到种植”这一种植技术,不能作为主要因素,故C错误。
故选D。
3.【答案】D
【解析】
D.农业首先涉及农作物种植,所以农作物的出现是标志之一;从事农业生产还需要生产工具,所以磨制工具也是标志之一;从事农业生产使得远古居民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开始过上定居生活,于是聚落出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学会饲养家畜,比如猪狗等,城市的出现不属于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故D正确。
ABD.属于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排除ABC。
故选D。
4.【答案】D
【解析】
①②④.半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能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居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是农作物是水稻,使用磨制石器,会制造陶器,因此共同特征是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过着定居生活和会制造陶器,故①②④正确。
③.半坡居民种植粮食作物是粟、河姆渡居民种植农作物是水稻,不是共同特征,故③错误。故选D。
5.【答案】B
【解析】B.题中的关键词是“华夏文明谁肇兴”(他是人文初祖),“指南车”、“百谷田间”(发明指南车和指导农业)、“轩辕”(轩辕氏就是黄帝)。可知这是赞美黄帝的功绩。他是人文初祖,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开创者,有众多发明创造。故B正确。
ACD.均与本题无关。故选B。
6.【答案】C
【解析】A.元谋人遗址在今云南省元谋县,不属于黄河流域,故排除A。B.元谋人遗址只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没有头盖骨化石,故排除B。C.元谋人、北京人以及山顶洞人都使用打制石器,处于旧石器时代,故他们的共同点是都会制作工具。C符合题意。D.元谋人和北京人会使用火,但都不懂得人工取火,只有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故排除D。故选C。
7.【答案】D
【解析】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依据考古发掘。神话传说、学者推断和史书记载都不属于第一手资料,不能真实反映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故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材料,主要通过考古发掘的史料。 故选:D。
8.【答案】B
【解析】
B.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所以按时间排序,应该是①②③,故B正确。ACD.三项排序均有误,故排除ACD。 故选B。
9.【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知道使用火,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能用打制石器,元谋人生活长江流域,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能够直立行走。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③④.距今约七年前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种植水稻,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以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等的生活,反映了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状况。故③④正确。
①②.元谋人和北京人还不会种植农作物,故①②错误。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
C.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住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种植水稻,饲养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住的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会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饲养猪、狗等家畜,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等,因此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是饲养家畜,制造陶器,故C正确。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是春秋时期,故A错误。
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是战国时期,故B错误。D.懂得使用天然火是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状况,还没有进入原始农耕生活,故D错误。故选C。
12.【答案】A
【解析】
A.依据所学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文化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栽培农作物,故A正确。B.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共同点制作陶器,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故选A。
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半坡遗址。题干“存储粟和芥菜种子的罐子”说明当时的原始居民已经会种植粟。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半坡居民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半坡原始居民制造陶器器皿,最具特色的为彩陶。所以这个罐子可能是彩陶。A项符合题意。
14.【答案】A
【解析】题干给出的“北京人的发现、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文始祖、尧舜禹的‘禅让’”都属于史前时期的考古发展与传说。如果把它们放在一个学习主题下,你应该选择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故选:A。
15.【答案】C
【解析】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长江流域,气候比较潮湿,因此居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比较干燥,因此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故选:C。
16.【答案】B
【解析】据材料“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最后架设屋顶”可知,此房屋是半地穴式房屋。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故选B。
17.【答案】D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故选:D。
18.【答案】D
【解析】从黄帝、炎帝的古老传说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华夏族形成。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19.【答案】D
【解析】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继承人;舜年老时让位于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选联盟部落首领的方式是叫做“禅让”。
故选:D。
20.【答案】D
【解析】D.结合所学可知,禹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人们爱戴,被称为“大禹”,故D正确。
A.黄帝和炎帝被称为人文初祖,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C.尧舜禹实行禅让制,但尧舜禹与治水无关,故BC错误。
故选D。
21.【答案】(1)170万年;云南省。
(2)山顶洞人。
22.【答案】【小题1】分布范围广、多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原始社会。
【小题2】前者是干栏式建筑,后者是半地穴式房屋;自然地理环境。
【小题3】原始农业的发展;多元一体。
23.【答案】【小题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教人们交换物品。
【小题2】禅让制;推举贤德之人做继承人。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