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你们到过哪些地方旅游?是和谁一起去的?
乌塔
我会读:
洗 漱
惬 意
蒙眬
疲 倦
号 码
书 籍
语 塞
反 驳
逻 辑
shù
mǎ
bó
luó jí
sè
qiè
jí
lóng
pí juàn
惬意:
指很满意、很舒服的意思。
语塞:
指不知怎样回答对方的问题。
自读课文的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并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你认为乌塔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什么?
3、乌塔旅游了哪些第方?还准备去哪儿旅游?
4、她去旅行前都做了那些准备?
本文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 独自一人游 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儿童 的能力和 ,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 的热爱。
乌塔
欧洲
独立生活
自立意识
生活
乌塔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什么?
一个人游欧洲
乌塔旅游了哪些地方?还准备去哪儿旅游?
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去希腊。
乌塔去旅行前都做了那些准备?
乌塔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
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她还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
她还自己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乌塔花了三年的时间,做了这么多的准备,才能到欧洲旅游。她打的可不是无准备之仗。
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
“反驳”是指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看法。
“逻辑”是指事物客观的规律性。
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乌塔认为 和 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爱孩子
不让孩子单独出门
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
乌塔的话不多,但是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观点鲜明,特别是她只有14岁就能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并能切中要害,这充分体现出,乌塔在生活上独立的基础是她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独立。
“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的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
“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才深深感动了我。”
这些句子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乌塔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体现了她在思想上的独立。
文中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乌塔的性格特点。 请在文中找出来。
一是和作者对比。作者写了自己在青年旅馆里“筋疲力尽”“匆匆洗漱”“疲倦地回到旅馆”,而乌塔却可以在旅馆里“惬意地趴在床垫上,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二是和中国孩子对比。文中写了中国孩子的生活,有电视,有儿童图书,有游乐园,但父母一般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而乌塔却在14岁的年龄独自一人游欧洲。
在这样的对比中突出了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这样的对比中突出了什么?
(1)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样做好不 好?为什么?
(2)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4)你赞同中国父母谨慎小心的教育方式,还是赞同外国父母这种开放自由的教育方式?为什么?
(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生活能力,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这就是这篇课文的精髓。
我们能向乌塔学习什么?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2、小调查《中外小学生的不同》。 查找资料,分析原因,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