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武强高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1月)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高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1月)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07 18:0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地理试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读我国四大自然分区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箭头反映出区域之间(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动态性
2.导致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输出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环境不同 B.人口多少不同 C.文化习惯不同 D.经济水平不同
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
A.a时期城镇化水平最高 B.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
C.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4.能分别正确反映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排序是(  )
A.abc B.cab C.cba D.bac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活动空间移动加剧,至2002年,东亚和东南亚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最大,其地区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增长最快。读图,回答5~6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值的分布变化
5.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值的分布变化呈现出(  )
A.发达国家制造业产值持续下降 B.全球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C.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值持续下降 D.全球制造业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6.东亚、东南亚地区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增长最快的主要产业最有可能是(  )
A.纺织工业 B.钢铁工业 C.信息产业 D.石油工业
如果要成立一家高新技术小企业,你会选择把它安在哪里?现在国际上流行的做法是“搬回市区”,即向大都市中心城区集聚。例如,伦敦硅环、剑桥肯德尔广场、波士顿创新区是当地政府看重的政策和规划计划;纽约硅巷成为超过500家新公司的所在地;西雅图南湖成为生命科学机构的新枢纽。据此完成7~8题。
7.国际上流行将新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大都市,在中心城区集聚最主要是因为( )
A.可降低运输成本 B.可共享客户信息 C.能形成创新环境 D.便于集约化生产
8.借鉴国际上流行“搬回市区”的做法,上海对我国创新型企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  )
A.基础设施良好 B.租金、税收优惠 C.水陆交通便利 D.劳动力丰富廉价
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自1960年开发建设以来累计开采原油18亿多吨。截至2005年底,大庆油田探明的剩余可采储量5.68亿吨。大庆油田的产量逐年下降,终将面临枯竭。据此,回答下题。
9.面临石油枯竭的形势,大庆城市发展应当(  )
①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 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 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  ④利用区县优势,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辽中南工业区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
A.丰富的煤铁资源 B.便利的水陆交通 C.资源型缺水严重 D.良好的农业基础
11.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经济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B.治理环境污染,改善投资环境
C.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为企业培养人才 D.以重工业为主,发展高耗能产业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 km,全线有140 km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的铁路段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据此完成12~13题。
麦草方格沙障  
12.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农业生态问题是(  )
A.土地盐渍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酸化 D.地面沉降
13.为促进图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发展旅游业
随着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变迁,呼伦湖的范围曾不止一次地扩大与缩小,其南部呼伦贝尔土地沙化日趋严重。下图为呼伦贝尔土地沙化分布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造成呼伦贝尔土地沙化日趋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过度开垦、放牧、樵采和采矿 B.过度放牧、樵采和不合理灌溉
C.过度采矿、开垦和抽取地下水 D.过度开垦、放牧和抽取地下水
15.针对呼伦贝尔土地沙化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①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 ②严格实施禁牧或轮牧,保护草场植被  ③控制人口增长,落实移民沿海地带方案 ④积极营造防风固沙林,保护生态环境
⑤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风能和太阳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青藏铁路北麓河路段的风沙灾害已成为影响铁路运营安全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为防治沿线风沙灾害,铁路管护部门在其两侧布设了风沙防护设施,主要有砾石方格、导沙墙、阻沙水泥栅栏等。下图为北麓河路段的风沙防护体系结构组成。
(1)简述图示地区风沙灾害严重的原因。(6分)
(2)描述图中北麓河南侧路段风沙防护体系的特点并说明原因。(6分)
(3)分别说明水泥栅栏阻沙与砾石阻沙的基本原理。(8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据深圳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2年全市GDP增长10%左右,生产总值突破2 000亿美元。下表为深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产业结构的变化表。
项目 第一产业比重(%) 第二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
1979年 37.0 20.5 42.5
1985年 6.7 41.9 51.4
2000年 1.2 50.5 48.3
2011年 0.1 48.8 51.1
材料二 2012年8月,为了加强对外交通枢纽衔接、满足深圳市珠江东岸地区出行需求、支持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目标,根据《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计划》,同意建设深圳市轨道交通11号线。
(1)改革开放前,深圳还只是一个小渔村,那时的区域特征是(2分)(  )
A.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B.对区域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强
C.区域的集聚作用加强 D.以非农活动为主
(2)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范围延伸至全市,它的扩容表明深圳的区域空间结构范围扩大,试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6分)
(3)结合材料一,分析深圳多年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4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长汀县,地处福建省西部山区,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被称为“红色荒漠”。“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以河田为中心的水土流失区生态恶化、群众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
长汀早在20世纪就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大面积植被遭到破坏。1912年,当地封建宗派山权纠纷,引起大规模相互伐木;1934年,国民党第五次围剿时开公路、筑碉堡,大量砍伐林木做军资;1958年,大炼钢铁用树木当作燃料,导致能源紧缺;80年代以前,人口大量增长,人民生活贫穷,当地伐木烧薪现象极为严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过多年锲而不舍、科学有效的治理,该县水土流失率迅速降低,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空气质量和水质常年优良,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图甲、图乙分别为长汀县罗地草山1985年和2018年景象。
图甲      图乙
(1)分析长汀县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6分)
(2)简析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长汀地区的危害。(6分)
(3)针对长汀县严重的水土流失,简述可采取的治理措施。(3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额尔齐斯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的南坡。河谷次生林宛若一条绿色飘带,镶嵌在荒漠戈壁上,呈现一派“大漠水乡”的壮丽图景。受气候和人为干扰,河谷原生植物一度出现退化,一些旱生植物甚至沙生植物开始入侵。
说明额尔齐斯河河谷地区原生植物面积萎缩对当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8分)
高二地理答案
每小题3分,共45分
1--5 C D D C B 6—10 A C B C C 11—15 D A D A D
16.(20分)
(1)降水少,干旱范围大,沙源广;风向稳定,多大风,风力强劲;生态环境恶劣,植被覆盖率低。(6分)
(2)特点:设置了多种防护措施;西侧(上风)方向设施多于东侧。原因:危害铁路沿线的风沙主要来自附近的沙地和滩地,沙粒粗细不同各防护措施相互补充共同防护;西侧是上风地带,是危害铁路设施风沙的主要来源地,在西侧设置多种防护设施能有效减少危害程度。(6分)
(3)栅栏阻沙原理:水泥栅栏能大大降低近地面的风速,风力减弱,风挟带的沙粒便沉积下来。(4分)
砾石方格阻沙原理:砾石铺盖在沙地表层,阻隔了风力对颗粒较小沙粒的带动,砾石重,风难以吹动,达到固沙效果。(4分)
17.(12分)
(1)A(2分)
(2)社会经济活动密度加大;人口密集;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区域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对外联系日益密切。(6分)(答出三点即可)
(3)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结构由最初的“三、一、二”格局逐步转化为目前的“三、二、一”格局。(4分)
18.(15分)
(1)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②山地地形,坡度大,土壤易被冲刷、侵蚀;③历史时期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严重。(6分)
(2)①土壤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业减产;②植被生长恢复困难,植被稀少,气候变得干燥,生态环境恶化;③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于河床、水库、湖泊,防洪难度增加。(6分)
(3)①陡坡封山育林,恢复植被;②缓坡可发展立体农业,多种经营;③解决农村地区生活燃料问题,如营造薪炭林、推进省柴灶、炉灶技术革新、推广使用沼气等。(3分)
19.(8分)
自然环境:额尔齐斯河水量减少,周边地区风沙灾害加剧,荒漠化加剧,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旱灾害更加频繁;(6分)
社会环境:草场退化,农牧业产量降低且变得不稳定。(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