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题
时间:75分钟
选择题15题,每题3分共45分;材料解析题4题共55分
一、单选题
1.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指宗庙、墓地或神主的辈次排列)昭穆亲疏之法也。”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已经产生 B.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
C.宗法制只存在于贵族阶层中 D.关于宗法制的起源考证存在争议
2.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
A.贵族政治淡出历史舞台 B.选官制度不受身份限制
C.血缘贵族特权已被取缔 D.人才选拔机制渐趋开放
3.京师同文馆中学生的升迁制度为“大考绩优,可授七、八、九品官。在馆绩优学生,固有随时派充总署翻译,或赴有关街门差委,或分赴各省任职,或随使出洋,或担任教职,出路不一而定,其七品官大考两次,可以投为主事”。据此可知当时( )
A.官员选拔与成绩挂钩 B.现代文官制度正式确立
C.京师同文馆挽救了清朝统治危机 D.科举考试选官制度废除
4.欧洲近代民族国家为维护本国利益,在经济上采取了一项重要政策,该政策实质是经济民族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国家的统治者同新兴的商业资本家结盟,从政治上加强对经济的全面控制。该经济政策( )
A.有利于为工业革命积累资本 B.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提供支持
C.在工业革命过程中逐步确立 D.有助于缓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
5.“孝武(武帝)之世,图制匈奴,患其兼从西国,结党南羌,乃表河西,列四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这说明“河西四郡”的设立( )
A.削弱了匈奴的势力 B.目的是开通丝绸之路
C.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D.目的是控制南羌等少数民族
6.唐朝武德四年宣布废止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这种钱制不仅成为有唐一代的定制,而且持续流行了近千年,也被作为后世“钱制”的楷模。“通宝”钱制流行反映出( )
A.中国古代货币开始走向规范化 B.用年号铸钱强化了货币的经济功能
C.货币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增强 D.标志着我国金属铸币制度的成熟
7.有学者认为,“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值得注意的……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要的意义。”以下选项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
①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②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③其余桥道坊巷,亦有夜市扑卖果子糖等物,亦有卖卦人盘街叫卖,如顶盘担架卖市食,至三更不绝
④恰克图及俄国境内贸易的华商都是晋帮商号,……商号在莫斯科、鄂木斯克等俄国较大城市都设有分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起了六场大的运动中
上述内容( )
A.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方法 B.陕甘宁边区政府大力解决人民困难
C.为党的政权建设问题积累经验 D.团结工农进行经济建设是当务之急
9.顾炎武说:“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敬宗之道。”与此对应的变法措施是( )
A.废除井田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C.实行强制分户,改变旧有社会习俗 D.改革户籍,加强对乡里人口的管理
10.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举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是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借助“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亚投行等与更多国家良性互动,实现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赢。这表明( )
①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②中国接替苏联与美国进行对峙
③第三世界倡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④中国重视平等互利、合作共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现代文官作为常任的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忠于国家,为国家的总体利益服务。因此,各国文官制度几乎都规定要“政治中立”。文官制度形成上述特征的主要背景是( )
A.公职人员背叛国家的事件频发 B.近代以来国家对外战争不断
C.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时间较晚 D.政党进退影响国家政局稳定
12.下图是美国总统林肯(1860年11月一1865年4月在位)早年当律师时在法庭上辩护的情景。他可能在( )
A.根据无罪推定原则宣布被告无罪 B.根据遵循先例原则帮助事主辩护
C.据1787年宪法为经济纠纷案辩护 D.创造先例并对先例做出精彩解释
13.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202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这些成就表明( )
A.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已经初步奠定 B.民法典取代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D.中国的立法制度和司法制度正式确立
14.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承认了罗马帝国统治下为数众多的邦国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确立了国家主权和主权平等原则,标志近代国际法产生。这表明欧洲近代外交体制( )
A.确立了常驻外国使节制度 B.外交规范化法制化
C.厚往薄来,形成朝贡体制 D.以主权国家为主体
15.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材料反映出,这一外交思想( )
A.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B.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
C.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二、材料解析题
16.家庭与国家高度同构是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的一个根本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义门郑氏家规(部分)
第12条 每天早上家众入有序堂后要朗诵男女训诫,《男训》为“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
第86条 “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
第128条 “子孙不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
——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
材料二 王阳明平南赣之乱后,举乡约告诫乡民“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诫,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生活中存在的种种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王阳明镇守南赣三年,“使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
——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1)据材料一,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4分)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积极影响。(6分)
(2)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制定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乡约所体现的王阳明的思想主张。(4分)
17.自古以来我国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而实行不同的行政制度,“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唐朝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模地普遍设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630年)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靺鞨部为止。百余年间,唐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
——摘编自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全国先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17个。
——摘编自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8分)并分析其积极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4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 早在1954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曾经有人提出过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的前面作为第二章,以示重视公民权利的意见。但当时因为有许多人不同意而未成现实。时间过了28年,我国经历了摧残人权的“十年浩劫”之后,因而在现行宪法的起草过程中,当又有人提出这样的意见时,终于顺利地被接纳了。再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考虑:公民权利自由的内容同宪法《总纲》第2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规定紧密相连,如果没有每个人的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监督权以及其他的一系列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行使,那么,所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将无从谈起。既然公民行使各项民主权利乃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基础,所以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移作第二章,紧接宪法《总纲》,这无论在实质上或者在逻辑上都是恰当的。
——摘编自许崇德《中国〈宪法〉:人民权利保障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宪法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铸造技术和作用的角度对这两种不同时期使用的货币进行比较。(10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1.答案:DDAAA 6。CBCCC 11.DBCDA
16. 答案:(1)要求:孝义传家;清廉立身;节俭生活。(4分)
影响:弘扬传统美德,培养家庭成员道德观念和举止规范;和谐家族关系,使家族凝聚力增强。(6分)
(2) 社会价值: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劝诫,稳定秩序。(6分)
思想主张:知行合一;“致良知”。(4分)
17. 答案:(1)特点:涉及地区逐步扩大;体现因俗而治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具有高度的自治性;设置时间长,规模大。(8分)
积极作用:加强民族联系,稳定边疆社会秩序;促进民族融合,促进边疆经济发展;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区域,巩固了国防,维护了唐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地位。(6分)
(2)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促进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国家统一。(4分)
18.答案:体现: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赋予公民以广泛的民主权利,并专设一章;将关于公民权利的内容放在国家机构相关介绍之前。(6分)
19.答案:铸造技术:前者手工制造,制作粗糙;后者机器制造,质量提高。(4分)
作用:圆形方孔钱统一了战国时期杂乱的货币,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经济的发展;在中国货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圆形方孔的形式也成了此后历代封建王朝钱币的定制。铜圆的出现和推广,用新式铜圆取代制钱,是对传统币制的一大革新。币制相对统一,有利于政府税收和民间商贸活动的开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货币制度由古代向近代过渡。(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