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体液调节中,通常以神经调节为主导
B.严重营养不良的病人可适当静脉滴注一些血浆蛋白
C.被流感病毒感染后,机体只依赖免疫调节即可恢复健康
D.机体通过调节尿液的量和成分,有助于实现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平衡
2.人体血糖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①②分别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在血糖调节上,激素①与②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C.血糖升高时,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分泌①
D.血糖降低时下丘脑的传出神经兴奋,最终可促使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3.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面对病原体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启动的时间较特异性免疫早
B.辅助性T细胞会辨识并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C.特异性的抗原分子和细胞因子可向B细胞传递信息并引起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D.脾脏、骨髓、扁桃体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
4.如图所示为人体某类免疫过程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示体现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和自稳功能
B.细胞A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识别病毒具有特异性
C.物质Ⅰ和Ⅱ都是免疫活性物质,前者为细胞因子
D.细胞C和细胞D内表达的基因种类完全不同
5.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IV攻击人体辅助性T细胞最终使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而容易被感染
B.辅助性T细胞表面有识别结合HIV的受体
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D.胸腺受损后人体免疫功能表现为细胞免疫缺陷,而体液免疫正常
6.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有( )
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B.在达尔文的实验中,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只能在胚芽鞘尖端
C.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D.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脱落酸主要在根冠、萎蔫的叶片等部位合成
B.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合成容易、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C.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主要作用是加速果实成熟
D.茎的向光性能够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8.某同学选取了四个葡萄枝条扦插在湿润的土壤中,请预测最容易成活的枝条及其容易成活的原因是( )
A.丁,叶片可进行光合作用为枝条的存活提供营养物质
B.丙,幼芽可提供一定量的生长素从而促进枝条生根
C.甲,没有幼芽、叶片与枝条争夺养分
D.乙,树龄较长的枝条粗壮,所含营养物质丰富
9.某人进行了“探究吲哚丁酸(IBA)促进大蒜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E点对应的IBA浓度下,大蒜不生根
B. 据图可得出IBA对大蒜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 IBA促进大蒜生根的最适浓度在10-10mol·L-1左右
D. 不同浓度的IBA对大蒜生根的作用可能相同
10.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起着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保证了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麦成熟时遇连绵阴雨,种子在穗上发芽是因为潮湿导致了脱落酸分解
B.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能产生淀粉酶以降低啤酒的生产成本
C.“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体现了乙烯的催熟作用
D.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青椒,可得无子果实,但处理未授粉的小麦意义不大
11.种群是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单位,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中,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最大
C.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阶段
D.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种群数量可以长时间大于K值
12.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培养液和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该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先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13.自然界中,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无限增长,而是呈“S”型曲线,导致种群呈“S”型曲线的原因不包括( )
A.种群普遍具有过度繁殖的能力
B.随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斗争加剧
C.随着种群密度增大,种间斗争加剧
D.气候条件不是影响种群增长由“J”型曲线转达化为“S”型曲线的因素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为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示意图,其中甲、乙和丙表示内分泌器官,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B.激素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细胞
C.幼年时缺乏激素①会导致身体矮小
D.血液中激素①水平降低会导致激素②分泌减少
15.如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
B. 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介于10-10~10-8mol/L之间
C. 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
D. 生长素在F~A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1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应为捕食
B.t3时乙的种群数量多于甲的种群数量C.若乙代表某害虫种群,防治害虫应在t4时刻进行
D.t2~t3,甲种群的出生率逐渐下降,死亡率逐渐上升
17.图示为人体细胞免疫过程示意图(不完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细胞因子是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
B.细胞毒性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即可直接彻底消灭病原体
C.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细胞膜上具有一些标记性物质
D.记忆T细胞再次接触相关抗原时可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更多的细胞毒性T细胞
18.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 表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保持稳定
B.c 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虫,是从改变 a 的角度降低种群密度
D.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12分)下图表示人体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刺激是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分泌的激素甲,其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
(2)腺体A的名称为____,在体温调节方面,激素丙和____具有协同关系。
(3)人发烧大量出汗后,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产生兴奋,激素乙的分泌量将会增加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_产生渴觉,增加饮水,从而保证体内水盐平衡。
20.(12分)内环境稳态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实现。如图甲表示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的部分过程(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图乙表示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制。
(1)图甲所示过程为病毒未侵入人体细胞内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一旦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内,就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共同将其清除。图甲中细胞②可以通过产生__________来促进细胞④的增殖、分化。
(2)图甲中具有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有________(填序号),细胞④在抗原刺激和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其细胞周期会缩短,进一步增殖、分化为能产生抗体的________细胞。
(3)由图乙可知,对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的调节,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进行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有关________进行调节。
(4)某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
21.(12分)陆羽《茶经》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请回答下列与茶有关的问题:
(1)茶一般用茶树的顶芽和幼叶制成。采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梢(新芽)的数量会大大增加,从激素调节的角度看,原因是 。
(2)茶树常采用扦插繁殖。某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结果如图。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②从预实验的结果可知,三十烷醇对茶树插条生根具有 的作用特点,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
③若要探究三十烷醇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还应增设实验组,从图中数据判断,三十烷醇浓度的取值应设在 ppm范围内。
(3)我国幅员辽阔,产茶区域不局限于南方,但受环境(如气候、土壤)的影响,不同茶区的树形、叶形不同。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角度,确定不同区域的茶树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依据是
。
22.(12分)据图回答问题:
(1)样方法使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该调查方法的关键是做到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某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甲是其中的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量是_____________株。
(2)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每个面积为S0)对某种植物进行计数,结果分别是a1,a2,a3株,则该种植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跳蝻的种群密度要用_____________法进行调查;斑马的种群密度要用_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调查;飞蛾的种群密度要用_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调查。
23.(11分)如图为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增长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曲线甲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若某物种进入新环境中的初始阶段种群数量按照每年增长20%的比例快速增加,则此期间(时间用t表示)其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曲线乙,BC期间该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型。在B点时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动物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有标记个体20只,无标记个体80只。据此可估算该动物的环境容纳量为__________只。
(3)某地区由于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第二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CDBCD CDBAA BBD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BC 15ABD 16ABC 17ACD 18BCD
19.(12分)
(1) 全身组织细胞
(2)甲状腺 肾上腺素
(3)渗透压感受器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大脑皮层
20.(12分)
(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因子
(2)①②④ 浆
(3)激素
(4)第一次感染后人体内产生的埃博拉病毒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及存活时间有限
21.(12分)
(1)解除了顶端优势
(2) ①三十烷醇的浓度
②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促进生根,高浓度抑制生根 ③8-15
(3)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22.(12分)
(1) 随即取样 8
(2)(a1+a2+a3)/3 S0
(3) 样方法 标记重捕法 黑光灯诱捕法
23.(11分)
(1)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 Nt=N0×1.2t
(2)增长 500
(3) 产卵数量少,出生率下降 非生物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