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图,则正确的是( )
A.②处气流下沉是由于动力原因 B.③在南半球为东北风
C.甲处多锋面雨 D.乙处是赤道低压带
2.若此图为东亚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
A.夏季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冬季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
C.③气流冬季比夏季湿润 D.夏季③气流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风带与乙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B.丙气压带影响地区降水多
C.A风带与乙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D.甲气压带影响地区温和多雨
4.下列天气现象的成因与甲地气流运动相类似的是( )
A.西北地区冬春的沙尘暴 B.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
C.我国广东的春雨 D.武汉夏季午后的阵雨
北京时间2021年9月23日3时21分迎来“秋分”节气,标志着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正式进入凉爽的秋季。今年华北多地秋天迟到,长江流域入秋也偏晚。下图示意中国天气网制定的2021全国入秋进程(截至9月22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迎来“秋分”节气时,全球( )
A.正好处于同一天 B.黑夜的比例较大 C.新的一天比例小 D.白天的比例较大
6.昆明比贵阳先入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拔高度 C.海陆位置 D.洋流性质
7.今年华北多地秋天迟到,长江流域入秋也偏晚,主要是因为( )
A.副热带高压较强 B.冷空气活动频繁 C.夏季风势力较弱 D.台风较往年偏多
气流强烈上升常伴有雷电现象,且大气中杂质含量越大,雷电越强烈。世界上雷电现象最多的地方是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地区,一年有290多天有雷电,晚上雷电多发。下图为马拉开波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四地降水量和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地降水量多,东北信风控制 B.②地降水量多,湖区附近水汽充足
C.③地降水量多,迎风坡地形雨 D.④地降水量多,赤道低气压控制
9.马拉开波湖地区晚上雷电多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晚上湖区温度高,气流上升强烈 B.谷风和湖风叠加,盛行上升气流
C.山风及信风叠加导致气流强烈上升 D.东北信风受地形阻挡,气流强烈上升
云贵高原北侧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常出现一种地方性天气系统——“锢囚低涡”。较强的偏北风遇到秦岭阻挡分支南下,一支绕流四川盆地,一支绕流江汉平原,两支气流在贵州北部辐合而形成“锢囚低涡”,其强度较小,但带来的降水量较大。下图示意一次“锢囚低涡”控制下的天气形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锢囚低涡”形成过程中( )
A.华南准静止锋正当时 B.华西秋雨绵绵 C.长三角伏早天气 D.江汉平原气温下降
11.贵州北部的“锅囚低涡”强度小、降水量大的原因( )
①冷空气势力相对较弱②东支回流湿度较大③气温高上升气流强烈④“低涡”控制时间较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1年11月5日(农历十月初一)下午,小明在北京某山游玩时拍摄了照片,沿途看到一些经风化的岩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小明拍照时( )
A.面向西南方向 B.山西大同已经日落
C.当地日影朝南 D.美国西部皓月当空
13.若仅考虑昼夜温差,该山地物理风化最强的坡向是( )
A.东北坡 B.东南坡 C.西北坡 D.西南坡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图示两个大陆( )
A.处于不同板块 B.相距将会越来越近
C.边缘有深海沟 D.均有山脉贯通东西
15.卫星监测到撒哈拉沙漠沙尘不断向亚马孙平原输送,原因是( )
A.东北信风定向吹拂 B.东南信风定向吹拂
C.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D.洋流自东向西流动
2017年5月5日~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下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图中四地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此时,下列我国各地出现的天气状况正确的是( )
A.云贵高原天气晴朗 B.东北地区有雾凇出现
C.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 D.黄土高原降雨多
下图为我国温度带分布图,该温度带是以日平均气温≥10℃年积温为依据划分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我国的温度带( )
A.划分依据具有综合性 B.界线是明确的
C.界线是固定不变的 D.都占有一定空间
19.④和⑥温度带气温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植被覆盖率 D.人类活动
20.②温度带和⑤温度带内现代楼房建筑的最大差异表现为( )
A.楼房朝向 B.楼房窗户大小 C.楼间距大小 D.楼房高度
如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填充部分是回归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图中气候资料图能够表示上图中P点的气候类型是( )
A.A B.B C.C D.D
2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图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至南北纬10°附近
B.B图气候条件下典型水果有葡萄、油橄榄、无花果等
C.C图气候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D.D图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2021年6-7月,北美西部沿海城市西雅图(47°N)出现连续、极端高温天气。气象专家解释说高温是热高气压停滞在该区域上空,形成“热穹顶”所致。完成下面小题。
23.正常年份西雅图6-7月的气候特征是( )
A.温暖多雨 B.炎热干燥 C.高温多雨 D.温暖干燥
24.造成西雅图极端高温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大气环流 C.天气因素 D.下垫面
下图为亚洲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此时,乙地的气压值范围是( )
A.1000 1005hPa B.1005—1010hPa C.1010—1015hPa D.1015—1020hPa
26.甲天气系统势力强盛的季节( )
A.巴西高原草类茂盛 B.澳大利亚珀斯温暖湿润
C.伦敦日出东北方向 D.北京升旗仪式早于6时
27.此时,北京、郑州、平壤三地中,( )
A.郑州气压最高 B.平壤降雨最强 C.北京风力最小 D.北京气温最低
二、综合题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锋前增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冷空气到来之前,处在冷锋前部的地方,为暖湿气流控制,随着冷锋逼近,冷空气把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暖气团迅速挤压到狭窄区域聚集增温。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某日8:00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用锋面符号绘制锋面示意图,并指出“锋前增温”现象发生的区域。
(2)据图判断此次天气现象产生的季节,并说明判断依据。
(3)指出“锋前增温”现象与冷气团强弱的关系,并阐释产生该现象的原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
材料二:冬雨率: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百分比计算方法:冬季降水量/年降水总量。
(1)图中是____季(填“冬季”或“夏季”)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判断理由____。
(2)H地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请简要分析H地夏季风和冬季风哪个更弱____,并说明原因____。
(3)比较P、Q两地冬雨率高低____,并说明理由____。
3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上图中所示信息,与汉堡比较,描述瓦伦西亚的气候特点,并列举其主要影响因素。
瓦伦西亚(52°N,10.3°W)日平均日照时长(小时)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 日照 时长 1.4 2.2 3.1 5.0 5.8 5.1 4.5 3.6 3.6 2.5 1.7 1.2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研究结果表明:该区10个以上观测点同时出现沙尘天气时,大多伴有冷空气入侵阿拉伯半岛。气象学上根据沙尘天气出现时的风力、能见度和天空状况分为沙尘暴、扬沙、浮尘3种天气现象。北部的内夫得沙漠是永久多尘地区。下图示意阿拉伯半岛位置。
(1)简述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的原因。
(2)指出冷空气入侵阿拉伯半岛引起的沙尘天气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
(3)分析内夫得沙漠地区沙尘的来源。
3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年7月17日到22日,河南省出现了极端的特大暴雨,暴雨天气过程持续长达6天,最强时段发生在7月19日到21日.河南省中北部大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超过500毫米,各个地市平均降雨量前三名依次为:鹤壁588.1毫米、郑州532.5毫米、新乡467.4毫米.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日雨量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极值.一般来说源源不断充沛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性产生暴雨的基本条件。
材料二: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021年8月2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河南最新灾情.截至8月2日12时,全省共有150个县(市、区)、1663个乡镇、1453.16万人受灾。
材料三:下图为河南省简图和2021年7月20日近地面风向示意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此次河南特大暴雨产生的原因。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郑州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
(3)说出应对城市内涝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A 2.B 3.B 4.D 5.C 6.B 7.A 8.A 9.C 10.D 11.B 12.A 13.D 14.A 15.A 16.A 17.A 18.D 19.A 20.C 21.B 22.D 23.A 24.B 25.A 26.A 27.D 28.
(1)绘图见下图所示;左侧(西侧)槽线为冷锋,右侧(东侧)槽线为暖锋。锋前增温现象发生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冷锋的锋前地带;该区域在图中主要是浙江省中部和江西省中部地区。
(2)冬季。依据:北部受高气压中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图中大部分地区盛行偏北风;海洋上形成相对低气压中心,而陆地上则为相对高气压中心(海洋上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陆地上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3)关系:“锋前增温”现象与冷气团强弱呈正相关。原理:冷气团势力强,对暖气团挤压速度快,使暖气团快速在狭窄区域聚集增温。
29.
(1) 冬季 M地为陆地出现高压中心,N地为海洋出现低压中心
(2) 冬季风更弱 原因:离冬季风发源地远,又受到青藏高原高大地形的阻挡,大陆的寒冷气流对南亚地区的影响小,冬季风势力相对较弱。
(3) Q地的冬雨率更高 因为P地更靠近西风带,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更长,雨季时间更长,Q地为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冬雨率更高。
(2)据表描述瓦伦西亚日平均日照的时长特点,并分析其成因。30.
(1)特点:气温年较差小,降水较多,气候的海洋性强。
影响因素:海陆位置、洋流
(2)光照时长总体较短;夏季光照时间较长,冬季较短。瓦伦西亚终年受西风带影响,降水量多,光照匮乏。夏季北半球白昼时间长,冬季北半球白昼时间短。
31.
(1)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控制,全年炎热干燥降水少。
(2)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过境时形成大风沙暴,大气能见度降低;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3)当地沙漠面积广,形成本地沙尘源区;夏半年,该地有时受西南风(或偏西和偏南风)影响,将南部沙漠和北非沙漠(如撒哈拉沙漠)的沙尘传输到这里;冬半年,受偏北风作用,北部其他地区(如伊拉克和伊朗)的沙源被风力挟带到此地。
32.
(1)副高北移到辽宁一带,使副高南部广大地区成为太平洋水汽输送地区;两个台风相互影响,使海洋水汽大量地向陆地输送,郑州位于水汽输送通道上;豫西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向西北输送的水汽有阻挡和抬升作用。
(2)连降暴雨,降水强度大,超过城市排水、排涝能力;城市路面硬化多,地表水下渗不畅,地表径流汇集快;位于平原,地势平坦,地表径流汇集后排泄慢,地表水滞留时间长。
(3)建设海绵城市,完善排水设施;完善暴雨洪涝应急预案;充分利用GIS和RS等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加强监测和制定防洪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