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变化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变化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07 20:4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变化》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下图是“世界一大板块边界示意图”(箭头表示相邻板块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板块( )
A.没有参与岩石圈物质循环 B.漂浮在莫霍面上
C.周边多地震活动和岩浆活动 D.以海岸线与其他板块分割
2.板块的相对运动,边界处可能形成( )
A.甲、乙之间的海沟、岛弧 B.乙、丙两地地表景观相似
C.甲、丙之间的褶皱山脉、高原 D.甲、丁之间的裂谷、海洋
福建省海坛岛被专家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岛上的“双帆石”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左图为“双帆石”景观图,右图为海坛岛某处海岸地貌剖面图,③地分布有较多沙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右图中示意“双帆石”景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目前规模仍在不断扩大的地貌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海坛岛③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A.海浪侵蚀和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和海浪沉积
C.海浪侵蚀和海浪沉积 D.海浪沉积和风力沉积
下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图中各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
A.A圈层的厚度为1000—2000千米 B.B圈层包括了C圈层的全部
C.E、F圈层合称岩石圈 D.G圈层的内层为液态或熔融状态
7.联系各圈层,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能源来源主要是( )
A.太阳辐射 B.岩浆活动 C.热力环流 D.水循环
甲、乙、丙三地是河流经过的地区,图①②③是三幅河谷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8.河流流速较慢、挟沙能力较弱的河段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9.甲乙丙河段与①②③剖面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处剖面图为① B.甲处剖面图为③ C.乙处剖面图为② D.丙处剖面图为①
水进型三角洲是三角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指当水盆(湖和海)水面不断上升,河流所挟泥沙在河湖(海)交汇地带沉积下来,并逐渐往陆地方向退积,在其有效沉积率小于水面上升速度的条件下,在原三角洲沿岸平原之上所形成的一套水下沉积的、粒度规律的沉积体。下图为我国内陆干旱地区某湖泊水进型三角洲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据材料推断,该水进型三角洲砂体粒度在垂直方向上的排列特点为( )
A.中间粗、两端细 B.上端粗、下端细 C.下端粗、上端细 D.两端粗、中间细
11.图示水进型三角洲面积增大显著的时间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当图示沉积界线由⑤向①变化时,河流特征为( )
A.流速增大 B.含沙量减小 C.河床增高 D.河道多分汊
2021年3月4日新西兰北部海发生7.3级地震。下图示意新西兰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该次地的震源可能处于( )
A.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消亡边界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生长边界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14.新西兰东侧板块边界附近的海底地貌最有可能为( )
A.海岭 B.海沟 C.大陆架 D.大陆坡
关洲岛位于长江中游的关洲河段,其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到上呈现细-粗-细的变化。颗粒粗细不同的三个地层分别对应关洲岛形成的三个阶段(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关洲岛形成过程中,该河段流速( )
A.逐渐变快 B.逐渐变慢 C.快-慢-快 D.慢-快-慢
16.未来关洲岛可能会( )
A.与南岸相连 B.与北岸相连 C.堵塞车阳河 D.向西扩展
在干旱地区,湖底常因干涸而裂开,盛行风沿着这些裂隙长期吹蚀,形成了相间排列的风蚀柱、风蚀残丘和风蚀沟槽的地貌组合,称为雅丹地貌。新疆罗布泊附近常年盛行东北风,形成典型的雅丹地貌。读下列四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中,属于雅丹地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中风蚀沟槽的延伸方向最可能是( )
A.东一西 B.东南一西北 C.南一北 D.东北一西南
19.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
①风力侵蚀②风力堆积③流水侵蚀④湖泊沉积地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裁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下图示意牛轭湖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问题。
20.导致②阶段虚线处河道最终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地壳下陷
21.下列地理事物与牛轭湖形成最相似的是( )
A.角峰 B.槽型河谷 C.冲积扇 D.沙丘
下图是旅游者经常见到的一种景观。在洞穴中,千姿百态地貌映入眼帘,有石笋、石钟乳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该地貌是( )
A.冰川侵蚀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风力侵蚀地貌 D.海洋侵蚀地貌
23.该景观中,石笋地貌形成的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
如下图为某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①示意断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中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断层形成后地壳一直抬升 B.②形成前,该地遭受过侵蚀
C.③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D.④处具有良好的储水构造
勺状沟壑是指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整体形态上大下小、空间形态呈勺子状的地貌形态(下图)。它是黄土高原西部及西北边缘广泛存在的一类沟,沟体从上到下逐渐变窄、变浅甚至消失于坡面,与其他沟谷没有明显的联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与勺状沟壑形成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
A.气温 B.植被 C.土壤 D.降水
27.状沟壑地貌发育依次经历的主导作用是( )
A.地下水侵蚀、重力崩塌、溯源侵蚀 B.溯源侵蚀、重力崩塌、地下水侵蚀
C.地下水侵蚀、溯源侵蚀、重力崩塌 D.重力崩塌、溯源侵蚀、地下水侵蚀
28.雨季勺状沟壑地貌变化最显著的要素是( )
①长度②宽度③粒径④深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
2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深圳河发源于牛尾岭,在深圳湾入海,是深圳和香港的界河。其干流中下游地势低平,因河底低于海平面导致潮流可上溯,排水不畅易引发洪涝。研究发现河道淤积是洪涝灾害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深圳河河道的冲淤变化受潮流涨落和径流变化的共同影响。2018年12月深圳市对部分河道进行了清淤工程。2019年12月研究人员发现河道回淤明显。图1为深圳河中下游干流及主要支流示意图,图2为回淤期间三类沙源对总淤积量的贡献值。
图1
图2
(1)深圳河汛期中下游淤积量大,分析其原因。
(2)清淤后枯水期潮流的涨落加剧了河道淤积,请说明其过程。
(3)结合材料信息,说明深圳市为防治深圳河洪涝灾害可采取的措施。
3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张家界市黄龙洞地区大约1.8亿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了可溶性强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地层,直到6500万年前地壳抬升,然后经岩溶和水流作用,便形成了今日奇观:山雄峡峻,溶洞众多,其中有规模宏大的黄龙洞。黄龙洞分为泥滩和水洞,一共四楼,洞里有洞,洞里有河,溶洞内石笋、石柱、石钟乳等随处可见。
材料二:黄龙洞景观图和示意图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根据材料推测黄龙洞多层溶洞形成的地质过程。
(2)分析当地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如何利用当地资源条件发展经济,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我国华北地区某河流干支流(局部)略图。图示区域内丰水期与枯水期水位相差6m,河漫滩形成速度较快,河漫滩上有小范围季节性农作物种植。
(1)简述图中河流干流的水文特征。
(2)分析支流入口处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3)科考队在样本区域绘制等高线(等高距0.4米),研究干流南北两岸地形差异。指出与乙区相比甲区等高线的不同特点。
(4)判断图示河漫滩上农作物种植的时空特点。
参考答案
1.C 2.A 3.D 4.B 5.D 6.B 7.A 8.C 9.B 10.C 11.B 12.D 13.B 14.B 15.D 16.B 17.A 18.D 19.B 20.A 21.B 22.B 23.D 24.C 25.B 26.C 27.A 28.D
29.
(1)(汛期以上游地表来沙为主)汛期,上游降水多且强度大,雨水和地表径流侵蚀能力强,导致河流含沙量高;河流流量大,对泥沙搬运能力强;深圳河中下游地势低平,流速慢,且受潮流顶托,导致大量泥沙淤积在河道。
(2)(枯水期以潮流来沙为主说明潮流产生淤积)清淤后河床降低,枯水期河流水位低;涨潮时利于潮水从海洋带来更多泥沙,上溯到河流中下游河段;而退潮时潮流流速慢,有利于泥沙在河道中淤积。
(3)上游地区加强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减少水土流失;中下游河道定期清淤;修整河道,加高堤坝;下游河口修建拦沙坝,减少潮流来沙;利用下游湿地,建设滞洪区;设立专门机构,进行港深协调,共同防治洪灾。
30.
(1)古地质时代黄龙洞地区为温暖的浅海环境,经长期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该地区地壳运动较强烈,地壳间隙性抬升;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石灰岩多裂缝,地表水易下渗,受流水的溶蚀作用,逐渐横冋向溶蚀形成溶洞,地壳间隙性抬升,形成多层溶洞。
(2)地表崎岖(起伏不平),多山,可耕地少,地块小;土壤易侵蚀,土层薄而贫瘠;裂隙发育,土壤保水性差;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径流少,灌溉水源缺乏。
(3)利用山雄峡峻,溶洞众多,喀斯特奇观发展旅游业;开采石灰岩发展矿业;用石灰岩作原料发展建材业:利用山地,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发展林业、果业;利用廉价劳动力等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
31.
(1)流速较慢,有结冰期,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大(丰水期出现在夏季),含沙量较高。
(2)泥沙被干流带走,不易沉积,位于凹岸,侵蚀作用强烈。
(3)排列密集,海拔值较小且递增方向不同(向北递增),比较弯曲。
(4)时间特点:处于枯水期(冬季半年或旱季),空间特点:位于南部(靠近)丰水期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