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秋高二年侨光中学-昌财实验中学联合考试 生 物 试卷
总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
一、选择题(30 题,共 50 分。1-10 每题 1分,11-30 每题 2分)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与抗体结合能发生在①中
B.图中②是血浆,内含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成分
C.图中③与①最主要的区别是③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
D.图中④是内环境,高原反应源于内环境稳态失调
2、研究人员对某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血糖、体温、酸碱度等指标进行了测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2-
A.血浆 pH 的稳定与 HCO3 、HPO 4 等离子有关
B.三项生理指标的调控都与下丘脑直接相关
C.训练开始后,运动员散热量会有所增加
D.三项生理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交感神经占优势,代谢增强,血压升高
B. 交感神经占优势,血糖降低,胃肠蠕动减慢
C. 副交感神经占优势,呼吸减慢,血流量增加
D. 副交感神经占优势,代谢降低,胃肠蠕动加快
4、右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对图中各结构的判断,正确的是
A. a 是效应器,可能会释放激素
B. c 是突触,只存在于大脑和脊髓中
C. d 是神经中枢,可控制人的各种生命活动
D. e 是传出神经,与其末梢相连的是肌肉或腺体
5、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 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
D. 下丘脑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呼吸中枢
第 1 页 共 11 页
6、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发挥作用
B.血浆中的胰岛素需经组织液进入肝细胞才能发挥作用
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D.同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反应缓慢,作用时间短、范围广
7、夏天喝冰水后,感觉凉爽的时间非常短暂,过后反而会有更明显的燥热出现,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
A.内脏冷觉感受器兴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了产热
B.喝冰水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使散热量减少
C.喝冰水引起冷觉感受器兴奋,使皮肤血管舒张
D.乍冷又热的对比使机体产生了幻觉
8、下列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体
B. 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细菌
C. 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D. 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9、B 细胞、辅助性 T细胞和细胞毒性 T细胞的共同点不包括( )
A. 它们都是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
B. 都来自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里成熟
C. 它们的细胞表面都含有受体,可以识别相应的抗原
D. 受刺激后,都可以经历分化、增殖的过程
10、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一系列反应
B.艾滋病、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失调病
C.过敏反应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艾滋病患者比健康人更不容易被细菌和病毒感染
11、从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胚芽鞘尖端能感受单侧光刺激
B.单侧光引起 IAA 向背光侧转移
C.IAA 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D.IAA 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
第 2 页 共 11 页
12、植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植物激素的调节。下列有关植物的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体各个部位均能合成乙烯,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B.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C.同一植物的根、芽、茎对生长素敏感的程度为根>芽>茎
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分别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13、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分为图示①②③三种类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调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防止我
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过度严重的重要决策
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捕捞后某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图中①所示类型
C.农业生产上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该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结构变为图中③所示类型
D.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图中②所示类型时,种群数量一定能保持稳定
14、科研人员研究了喷洒农药对棉花蚜虫种群密度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 )
A.施药后第一天蚜虫数量急剧下降可能与药物毒力和种群迁出有关
B.由图可推测,喷洒农药最终可能不会降低蚜虫种群的 K 值
C.研究表明,利用农药防治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药效维持时间短
D.引入食蚜蝇(蚜虫的天敌之一)对棉花蚜虫种群密度变化的曲线与图中曲线一致
15、种群的数量变动是各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图是解释田鼠种群数量周期性波动的内分泌调节学
说的主要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田鼠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田鼠种群数量增加会使其年龄结构趋向于衰退型
C.社群压力增大,会使田鼠的平均体重下降
D.田鼠种群数量的波动受神经—体液调节的影响
第 3 页 共 11 页
16、如图所示,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 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 C 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 D 处,肌肉和 F 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能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D.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17、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C.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D.饮酒过量后呼吸急促,这与脑干的生理功能有关
18、鸢尾素是一种蛋白类激素。运动时血液中鸢尾素含量会上升,它对突触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还能促进大脑中与记忆有关的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生长。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分析错误
的是( )
A.鸢尾素主要影响的是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B.鸢尾素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
C.施加了鸢尾素阻断剂的小鼠记忆能力提高
D.体育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记忆衰退
19、5-羟色胺是一种与睡眠调控有关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它还与人的多种情绪状态有关。如果神经元
释放 5-羟色胺数量不足,将会引起抑郁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5-羟色胺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B.5-羟色胺是小分子有机物,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C.若药物 A 可以减缓突触间隙 5-羟色胺的清除,则可用于治疗抑郁症
D.若药物 B 特异性阻断 5-羟色胺与其受体结合,则会加重抑郁症
第 4 页 共 11 页
20、如图为人的体温与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 c 分泌过多,会抑制 a、b 分泌,该过程是分级调节
B.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C.c、d 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D.上图表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甲状腺均为效应器
21、为验证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实验,他们选择若干健康且生理状况相同的家兔,并
均分为 I-V 组,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X 是生理盐水,注射 X 后 I 组家兔无明显变化
B.第二次注射后,与Ⅱ组家兔相比,Ⅳ组家兔缓解低血糖状态滞后
C.第二次注射后,Ⅲ组家兔可能会出现昏迷、体温下降等现象
D.第二次注射后,与Ⅱ组家兔相比,Ⅴ组家兔血浆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较低
22、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及作用原理。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抗体 1、抗体 2,健康的人
体内不存在抗体 1 和抗体 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糖浓度和胰高血糖素均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B.由抗体 1、抗体 2引起的糖尿病治疗方法不同
C.胰岛素可作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
D.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经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
第 5 页 共 11 页
23、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24、低钠血症是最常见的一种水盐平衡失调疾病。患者血液中钠离子浓度小于 135mmol/L,表现为恶心、
嗜睡、多尿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低钠血症患者体内醛固酮的分泌量可能增多
B.大量出汗后一次性饮水过多易引发低钠血症
C.低钠血症患者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比正常人高
D.可通过静脉滴注适宜浓度氯化钠溶液对低钠血症进行治疗
25、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26、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 P 点最可能对应
乙图中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第 6 页 共 11 页
27、如图是某光照条件下促进与抑制拟南芥种子萌发的作用光谱(波长大于 700 nm 的为红外光),有
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波长的光照对拟南芥种子萌发所起的调控作用不同
B.波长 I 和Ⅱ区域的光照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作用显著不同
C.图中显示蓝光比红光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
D.随着波长的增加,光照对拟南芥种子萌发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
28、2020 年初在东非地区发生的蝗灾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其中沙漠蝗虫因食量大、繁殖
力强,危害极大。某科研小组对沙漠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 )
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沙漠蝗虫卵的数量
B.对蝗灾区进行人工降雨可有效控制其数量
C.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不利于沙漠蝗虫数量的增长
D.影响沙漠蝗虫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是综合性的
第 7 页 共 11 页
29、生态学上把环境容纳量称为 K 值,最低起始数量称为 M 值。种群数量≥M 值时,种群数量才能增长。
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为该种群的种群瞬时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
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 K 值为 750(个),M 值为 25(个)
B.当种群数量大于 K 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小于 K 值时种群数量上升
C.当种群数量小于 M 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大于 M 值时种群数量上升
D.若该种群的起始数量分别是 75、300、800,则理论上种群的最终数量依次为 0、600、600
30、高剂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被 B细胞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后,会杀死该 B细胞。科学家给
小鼠注射大量高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 X,结果小鼠不产生相应的抗体,且再注射未标记的抗原 X
也不发生免疫反应。此时若再给该实验动物注射未标记的抗原 Y,动物能产生相应的抗体。上述实验结果能
支持的观点是
A. 每个 B细胞表面仅带有一种抗原受体
B. 机体受抗原 X 刺激产生的抗体不识别抗原 Y
C. 只有标记的抗原才能诱导 B 细胞合成抗体
D. B 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是由相应抗原诱导产生
第 8 页 共 11 页
二、非选择题(4题,共 50 分)
31、(13 分)如图为某人在饥饿时参加冰桶挑战,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④为
激素,A、B、C表示器官、组织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冰桶挑战的人在被冰水浇湿后,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会兴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产生
冷觉的 A 表示________。
(2)全身被冰水浇湿后,下丘脑会分泌①,①促使 B 分泌②,②促使甲状腺分泌③,该过程中①表示
________________,B 表示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________调节;当③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可
以抑制下丘脑和 B 分泌①和②,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________调节。
(3)饥寒交迫时,图中④________分泌增加,④主要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冰桶挑战最初旨在让人们了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元病,俗称渐冻症,临床表现为
运动功能越来越退化,最后发展为全身无力、长期卧床,无法自主呼吸,但患者的智力、记忆、感觉不受
影响。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即罹患该病。
①“渐冻人”肌肉萎缩,肌肉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部分,效应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针刺“渐冻人”皮肤,患者________(填“有”或“没有”)感觉。
32、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题。
资料一:肾上腺素俗称“救命激素”,机体在遭遇特殊紧急情况时,如畏惧、焦虑、剧痛、暴冷、暴
热以及剧烈运动等,肾上腺素参与应激反应。
(1)在应激反应时,人体先后发生两个过程,过程一:内脏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直接支配肾上腺
的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多;过程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人表现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警觉性提
高、反应灵敏等特征。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分析,过程一说明________;过程二说明________。
(2)剧烈运动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糖浓度升高,细胞的代谢情况发生改变,该现象对应激反应
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二:肾上腺素受体有α、β两类,β类又有β1、β2两种,它们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和作用十分广
泛。不同药物可以分别阻断α、β1、β2 受体的功能。为探究在引起糖原分解、使血糖迅速升高的效应中
受体的参与情况,科研人员用若干只健康兔分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第 9 页 共 11 页
(3)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的具体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并比较表 1、表 2 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5)如果要证明α受体是否参与了糖原分解、升高血糖的效应,应如何设计实验?请简述设计的实验
思路 。
33、(12 分)为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伸长的影响,设计了以下两个实
验:
实验一:用不同浓度的 IAA 和 GA 分别处理相同的茎切段,结果如图 1 所示;
实验二:将相同的茎切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到 3/4 处后,分别做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结果如
图 2 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 1 中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该同学图 1的实验设计缺少了一组,该组应该用
________________处理。
(2)实验二若想进一步研究 IAA 和 GA 之间是否有协同作用,应增加用________________处理茎切段的
实验组。
(3)分析图 2 结果,研究者推测 IAA 和 GA 的作用部位有差异,用图 2 中的甲、乙、丙三组弯曲部位的
茎切段为实验材料,分别制作______________(填“横切片”或“纵切片”)进行显微观察。若乙组与甲组
对比,观察到乙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 IAA 作用于表皮细胞;若丙组与甲组对比,观察到丙组
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 GA 作用于内部组织细胞。
第 10 页 共 11 页
34、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着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鼠、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
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 。
(2)消灭某种虫害时,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的 特
征,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结果直接影响害虫种群的 特征,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
群密度降低。
(3)研究小组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内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研究者通常采用 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若标志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
密度估算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4)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 1.47%。根据调查统计的数
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 Nt=N0·λ
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数量呈 形增长。田鼠大
量繁殖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蚀,控制田鼠种群数量的根本措施是 。
(5)下图 1 是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 2表示某种草原布氏田鼠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
(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中种群数量以 A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率 (填“增大”“不变”或“减少”)。图 2中,当 R
值为 a点对应的数值时,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 。
第 11 页 共 11 页2021 年秋高二年侨光中学-昌财实验中学联合考试 生 物 试卷
答案
1-5 BBDDD 6-10 CACBB
11-15 DDDDA 16-20 CACBC 21-25 DCDCD 26-30 DCCDA
31、(13 分,除标注外,每空 1 分)
(1)下丘脑 大脑皮层
(2)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垂体 分级 反馈
(3) 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2分)
(4) ①效应器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2 分)
②有
32、(14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2)增加血糖等物质的氧化分解,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3)排除肾上腺素溶液中溶剂(生理盐水)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兔的β1、β2 受体均参与糖原分解、升高血糖的效应;两者升高血糖的效应接近
(5)先将健康免都注射β1、β2 阻断制(1 分),15min 后测每只兔的血糖浓度(1 分),之后将其
分为两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注射等量肾上腺素(1 分),10min 后再测每只兔的血糖浓度(1
分)
33、(12 分,每空 2分)
(1)激素的种类和浓度 等量蒸馏水
(2)IAA 和 GA 同时
(3)纵切片 表皮细胞较长 内部组织细胞较长
34、(11 分,除标注外,每空 1 分)
(1) 样方 随机取样
(2) 性别比例 出生率
(3) 标志重捕 偏大
(4) “J” 增加环境阻力,降低其环境容纳量(2分)
第 1 页 共 2 页
(5)不变 增长型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