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只有一个地球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只有一个地球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8 11:0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17 只有一个地球
《中华国策:环境保护》
新课导入
1.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
2.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荀子·王制》
1.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把握文章的观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学会辨析说明方法。
3.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责任意识。
学习目标
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又名“知识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写法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多采用文艺笔调。
文体知识
遨游(áo) 晶莹(yíng)
纹痕(hén) 和蔼(ǎi)
璀璨(cuǐcàn) 渺小(miǎo)
恩赐(cì) 慷慨(kāngkǎi)
枯竭(jié) 滥用(làn)
毁坏(huǐ) 目睹(dǔ)
知识梳理
重点字
宇航员:航天员,即驾驶航天器,并在航天中从事科学研究或军事活动的人员。
遨游:漫游;游历。
晶莹:光亮而透明。
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
和蔼可亲: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璀璨:原指珠玉等光彩鲜明。文中形容星光闪烁。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地的无限空间。
重点词语
渺小:微小。
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多含贬义)。
慷慨:大方,不吝惜。
开采:挖掘(矿物)。
枯竭:(体力、资财等)用尽;穷竭。
滥用: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
威胁:使遭遇危险。
基地:有特定用途的或开展某种活动的专用场所或机构。
目睹:亲眼看到。
别无去处: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
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整体感知
1.文章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
1.文章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地球的美丽:“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地球的渺小:“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3)地球资源有限:“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4)地球是唯一的:“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2.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
文章的主要观点: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 文章先写了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时看到的景象;接着写地球同茫茫宇宙相比是渺小的,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却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困境;然后用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试着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写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看到的景象。
第二部分(第2~4段),写地球是渺小的,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不加节制地开采和随意毁坏会给人类带来威胁。
课文研读
第三部分(第5~7段),写人们的疑问、科学家的证明与设想,指出地球是目前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第四部分(第8、9段),写地球既可爱又容易破碎,呼吁人们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文中两次提到“宇航员”,分别有什么用意?
第一次提到“宇航员”是在文章开头,借宇航员之眼观望地球,描写地球的美丽与壮观。文章没有从常人的视角去描绘地球上的山川美景,而是另辟蹊径,从宇航员在外太空眺望的角度写地球的美丽景象:一个晶莹的球体上,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自主探究
这样既写出了常人不易看到、不易了解的地球之美,让读者产生新鲜的阅读感受,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从而过渡到对“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的说明。
第二次提到“宇航员”是在文章倒数第二段,借宇航员之口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感叹是本文的关键语句,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两个特点——“可爱”和“容易破碎”。“可爱”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太空看地球,十分美丽壮观,地球因此而可爱;二是它是生命的摇篮,孕育了万物,为人类提供资源,因无私而可爱。为什么地球又太容易“破碎”呢?因为地球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加节制地开采会
导致枯竭;虽然有些资源可以再生,但人类若随意毁坏,滥用化学品,会造成生态灾难,威胁人类自身。“破碎”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等易碎品,这里说地球“容易破碎”,表现了地球远没有人类所想的那样“结实”,需要去精心呵护,体现出作者对地球的珍视。“同时”一词强调了地球兼有“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双重特性,两个“太”字则表现了宇航员情感的强烈程度。这句话是宇航员的感叹,也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感叹,作者借宇航员之口,抒发了对地球的关爱之情,也发出了保护地球的警示。
自主探究
你认为当代中学生能够为保护地球做些什么?
甲:节约资源,从我做起。少用纸巾、一次性筷子等,保护森林;随手关灯、关电脑等,减少电耗;尽量不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出行尽量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大气污染。
乙:坚持垃圾分类。通过垃圾分类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的数量,改善生存环境。我们要树立垃圾分类意识,逐步养成“减量、循环、自觉、自治”的行为规范。
太空遥望
美丽壮观
和蔼可亲
珍爱地球
人人有责
课堂小结
只有一个地球
渺小且资源有限
别无去处
不加节制地开采——资源枯竭
随意毁坏——带来威胁
精心保护
尚未发现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建造移民基地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
既可爱又容易破碎
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本文介绍了地球的美丽与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是目前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等,说明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主旨归纳
1.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本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引用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例如,“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以矿产资源为例,说明了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写作特点
2.语言准确严谨,生动形象。
说明文的语言往往具有准确严谨的特点,本文也不例外,如“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中的“约”表明此处是一个概数,符合实际情况,用词严谨。本文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赞美了地球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3.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文章开头以描写为主,画面感强,容易激发读者的内在情感;中间主体部分以说明为主,科学、准确、清晰,且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语言生动形象;结尾部分以议论为主,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1.下列彩色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烂用(làn) 渺小(miǎo)
B.目睹(dǔ) 璀璨(cuǐ càn)
C.恩赐(cì) 慷慨(kāng gài)
D.遨游(áo) 威协(xié)
课堂小练
答案:B
点拨:A.烂-滥。C.慨-kǎi。D.协-胁。
2.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
(2)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
(3)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4)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
答案:(1)打比方 (2)列数字 (3)作比较 (4)举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