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16*《最苦与最乐》课件(2课时,共32+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单元 16*《最苦与最乐》课件(2课时,共32+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8 14:15:30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我经常听到同学们抱怨:上学真苦啊!难道不上学就不苦吗?又有多少人因为上不了学而痛苦。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曾沐浴幸福和快乐,也会历经坎坷和挫折。快乐和痛苦本来就是双胞胎。那么究竟什么事情最痛苦、什么事情最快乐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梁启超先生的一篇文章《最苦与最乐》,看看他是怎么认为的。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6 最苦与最乐
第1课时
1.了解作者,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
2.学习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领会作者平实而又略带书卷气的语言风格。
3.领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人生的苦乐观,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学习目标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其散文议论纵横,气势磅礴,感情充沛。
走近作者
必备知识
创作背景
必备知识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对此,哲人志土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思想家梁启超,以他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已任的情怀,站在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的超凡智慧的高度,写下此文,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
文学常识
必备知识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其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需要证明什么),是正确、鲜明地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
议论文
论据(用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
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类。
论证(怎样来证明),是用有力的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揽 ( ) 契约( )
监督( ) 循环( )
曾孙( ) 悲天悯人( )
卸却( ) 恩惠( )

zēng
xún

mǐn
字音字形
必记字词
lǎn
xiè
huì
(jiě )解除
(jiè )押解
(xiè )浑身解数


(dé)得罪
(de)过得去
(děi)得亏

(bēi)背负
(bèi)背景
(yīng)应该
(yìng)答应

扛(káng)扛着
扛(gàng )杠铃
缸(gāng )水缸
抵(dǐ)抵挡
邸(dǐ)官邸
诋(dǐ)诋毁
契(qì)契约
锲(qiè)锲而不舍
赔(péi)赔偿
焙(bèi)烘焙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如释重负: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
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悲天悯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词义理解
必记字词
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思考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作者是怎样进行逐层论证的。
1.划分文章层次。
2.画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
第二部分(4-5):
第三部分(6):
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论述人生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
第一部分(1-3):
划分层次
初读课文
最苦与最乐
自主探究
初读课文
1.这篇文章的论题是什么?
(1)人生什么事最苦?
(2)人生什么事最乐?
(3)最苦与最乐之间有什么关系?
2.从文章标题可以看出,本文主要讲
了三个问题,是哪三个问题?
本文的第一个分论点: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
1.细读第1-3段,思考下列问题。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第2段通过与贫穷、失意、死亡进行对比,阐述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唯有责任未了的苦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提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
(2)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作者先指出责任“未解除”的种种情况(承诺未办、欠钱未还、恩惠未报答、得罪人未赔礼)和由此产生的痛苦状态,然后将这种痛苦延展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自己,使论述更加深入。
(3)第3段中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论述“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从“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可以看出,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完成了责任。
2.细读第4段,思考: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这也就提出了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3.细读第6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
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人生当勇于尽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4.依据课文内容,归纳中心论点。
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5.试着梳理全文的论证思路。
“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从苦中的来的乐才算真乐”
“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
6.本文标题是“最苦与最乐”,为什么用了3个段落论述什么是“最苦”,而后只用1个段落论述什么是“最乐”
文章标题是并列短语,全文的论点是一对姊妹命题:背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作者认为快乐与痛苦是密不可分的,快乐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的,甚至认为“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所以将论证的重点放在“最苦”上面,先用3段落论证什么是痛苦、痛苦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从多角度摆事实
来论证“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这个观点。
第4段再在此基础上引用古语、俗语和孔子、孟子、曾子的话作为道理论据,论证“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论述层层深入,水到渠成,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与接受。
7.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拥有责任感和责任感缺失的种种表现,并以“责任是 ”的句式畅谈自己对责任的理解。
责任是灯下完成作业的坚持;
责任是在教室打扫卫生的坚守;
责任是为父母主动做事的孝心;
责任是学业上创造佳绩的心愿……
责任是科研人员的
尊重科学,求真务实
责任是警务人员的
惩治犯罪,维护治安
责任是医护人员的
治病救人,救死扶伤
责任是教育工作者的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最苦与最乐》的文化品位首先表现在文章的价值取向。作者提出的快乐和幸福是“尽责任”,这一立意不同凡响,高尚、深刻、朴实、永恒,具有极强的普适性。在当今的时代,作者的思想,他所倡导的责任感,并没有因时间的推移而失去意义,
反而愈益显示出它的光彩和魅力。
8.《最苦与最乐》所论述的有关责任的观点,如今是否还具有现实意义呢?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节选自《少年中国说》
请同学们齐声诵读:(共26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6 最苦与最乐
第2课时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对论题和论点的探究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现在我们就从论据和论证方法出发,来理解作者对责任与苦乐关系的辩证认识,并领会作者平实而又略带书卷气的语言风格。
学情回顾
1.一篇好的议论文需要恰当运用各种论证方法,文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分析。
常用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示例1: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比喻论证。将“该做的事没有做完”时的感受比作“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责任未了时的痛苦情态。
示例2: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
举例论证。以排比句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种种情况,将责任具体化。
示例3: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对比论证。将不尽责任之苦与尽责任之乐进行对比,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个分论点。
示例4: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引用曾子的话,举“仁人志士”“诸圣诸佛”的例子,论证了君子的终身之忧实际上是一种“真乐”,进一步证明尽责任的快乐,从而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课文在论证“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时,主要运用了摆事实的论证方法。作者首先举对个人的责任,以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启迪读者认识什么是“未尽责任”,进而叙述“未尽责任”将会有怎样的痛苦。
2.作者是怎样将道理说得清晰透彻,令读者易于接受的
然后作者又说到了“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有着应负的责任,接着说这些责任未尽到而产生的种种痛苦的状态。作者这样多方面、多角度摆事实来论证观点,把道理阐述得非常清楚明白。
在论证“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时,则主要采用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一方面,作者引用古语、俗语和孔子、孟子、曾子的话充当道理论据,来论证什么是“最乐”;另一方面,作者自己言辞恳切地讲道理,向读者分析观点的正确性,论述层层深入,观点也更加鲜明深刻。
3.运用精读的方法勾画文中你喜欢的语句,仿照课文旁批来做批注,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批注的角度:
从句子的句式(反问句、设问句、感叹句)和修辞手法等方面来品味语言。
示例1: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
设问句,用一连串的问句,对常人所认为的最苦的事,一一加以否定,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示例2: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
反问句,加强语气,强调人长成后自然便有了责任且无法躲避。
示例3: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出生活中不负责任的种种情况,增强了行文气势,使语句流畅。
示例4: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引用古语和俗语,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一个人尽责任之后内心会感到轻松愉快,语言浅显易懂,简洁明了。
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的变化,修辞方法的多样,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流畅之感。
不同句式和修辞使用的好处:
课文主旨
课堂小结
本文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
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课堂小结
写作特色
1.结构严谨,说理清晰
课文开篇用一连串设问句,先问后答,逐一否定,从而指出人生最苦的是背负着未来的责任;然后进一步论证尽责任最快乐;最后论述人生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结构严谨,说理清晰。
语言凝重轻灵,流畅简洁。
本文所谈论的话题是人生的苦乐观,谈论起来自然多一分审慎,多一分深思熟虑,于是就形成了本文的凝重风格。运用排比、设问等句式,引用孟子、曾子的话及俗语,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使本文语言既简洁又富有轻灵之气。
最苦与最乐
分论点一:
背负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分论点二: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分论点三:
人生应勇于担负责任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苦中真乐
承担责任
积累拓展
责 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这个社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 ——梁启超
自由的第一个意义就是担负自己的责任。 ——阿来
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列夫·托尔斯泰
推荐阅读——
①杨绛《读书苦乐》
②马祖云《苦是人生的补药》
③何仲英《享福与吃苦》
写作培优
举例论证
《最苦与最乐》一文,从最苦的事和最乐的事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课文在论证“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时,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论证观点,把道理阐述得非常清楚明白。请你也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
写一段话,阐述一个观点。
【写法指导】
举例论证是指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运用举例论证,能够增强论证的力量和说服力。
举例论证的常见方法有:单个事例举例、多个事例举例、正反举例、点面结合举例等。运用举例论证时注意:(1)列举的事例要典型,要能证明论点;(2)要对事例进行必要的分析。
【优秀示例】
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
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举苏轼身处逆境,依然对生活充满激情,用心做美食,用心写诗的事例,论证了“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的观点。】
(选自孟祥夫《有趣的人不苟且》,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