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鹊桥仙(纤云弄巧)》(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鹊桥仙(纤云弄巧)》(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8 20:5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乞巧
〔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相传牛郎织女相恋而结合,触怒天帝,后夫妻分居在银河两侧。每年七月初七晚上是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这天晚上会有无数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成一座长桥,便于他们相会,人称“鹊桥相会”。传说织女精于纺织,能将天上的云织成锦缎,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所以,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别好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个美丽神话,引起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咏叹。
鹊桥仙
(纤云弄巧)
秦 观
学习目标
1.把握秦观词婉约清丽的艺术风格。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3.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正确理解秦观的“爱情观”。
一、作者作品
秦观(1049-1100),高邮(今属江苏)人,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土,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他是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淡雅。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二、文题解读
“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个字,上下片各五句、两仄韵。另有双调五十六个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双调五十八个字,上下片各五句、两仄韵等变体。《鹊桥仙》原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借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
三、写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创作背景,历来有不同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此词是秦观为寄情长沙艺妓而作,写于湖南郴州,时间是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的七夕。
绍圣三年(1096)春,秦观从监处州酒税削秩编管郴州,在去郴州的路上他取道长沙,访潭土风俗,邂逅了一位艺妓。这位艺妓素来仰慕秦观,观其姿容既美,出语真诚,遂亮明身份,艺妓又惊又喜,便殷勤款待他。
三、写作背景
秦观与她缱绻数日,临别之际,艺妓表达了永远侍奉左右的心愿。秦观答应她,将来北归,便是相聚之日。到了郴州以后,秦观日夜思念那位艺妓,但戴罪之身,人命危浅,相聚又谈何容易。绍圣四年(1097)的七夕,秦观在郴州写下了这首《鹊桥仙),借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寄托他的情思。
四、诗歌鉴赏
(一)整体感知
1.读一读:
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集体朗读。
听读。
分组朗读。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四、诗歌鉴赏
2.结合注释,试着翻译诗歌。
纤云弄巧:纤细的云编织出各种巧妙的图案样式。
飞星传恨:流星传递分别的愁苦。
银汉迢迢暗渡:夜里渡过辽阔的天河。
金风:秋风。五行学说以秋天与金相配。
佳期:指重聚相守的美好时光。
顾:回头看。
四、诗歌鉴赏
(一)整体感知
3.找出词中的意象。
纤云、飞星、银汉、金风玉露、鹊桥等。
4.思考:分析意象的作用。
四、诗歌鉴赏
4.思考:分析意象的作用。
示例:
“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
“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理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四、诗歌鉴赏
4.思考:分析意象的作用。
示例:
“银汉迢迢暗度”,迢迢银可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度”二字既点“七タ”题意,同时紧扣“恨”字。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于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
四、诗歌鉴赏
(二)品读鉴赏
1.词的上下阕写的各是什么内容?试着用四个字概括一下。
上阕写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佳期相会
下阕写牛郎织女的离别:依依惜别
四、诗歌鉴赏
(二)品读鉴赏
2.牛郎织女的依依惜别具体表现在哪里?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水比情,情深似水,很好的衬托了两人的感情;“佳期如梦”,一方面写出来如梦境般的美好,另一方面点明了如梦般短暂。
3.思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
两人的爱情若是坚贞不移的,又怎会在乎朝夕相聚呢 这两句歌颂了真挚不渝的爱情,立意新颖。牛郎织女虽然一年一度相会,毕竟地久天长;人世夫妻虽然朝暮相聚,却是百年顷刻,于此补充说明“金凤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之意。
补充: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是感彩很浓的议论,也就是说议论中有抒情,它与上阕中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句议论遥相呼应,同时,升华了词的主旨。如此,词的上下阕结构相同、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了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
四、诗歌鉴赏
4.拓展:下列诗句表现了怎么样的爱情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针线闲拈拌伊坐。(柳永《定风波》)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爱得无怨无悔】
针线闲拈拌伊坐。(柳永《定风波》)【平淡见真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情有独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心灵相通】
四、诗歌鉴赏
5.课后探究:比较意象,比较情感。
(一)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四、诗歌鉴赏
5.课后探究:比较意象,比较情感。
(二)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五、主旨思想
这是一首咏七夕节的词。词人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上片写牛郎织女相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与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
六、艺术特色
纵观全词,每片前三句皆为写景抒情,后两句均作议论。词人将画龙点睛的议论、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的一项是( )。
A.《孟姜女哭长城》
B.《白蛇传》
C.《牛郎织女》
D.《女娲补天》
答案:D。
应为“《梁山伯与祝英台》”。
课堂练习
2.下列对《鹊桥仙》这首词的主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伤春惜时的感伤
B.仕途失意的愤慨
C.诚挚不渝的爱情
D.旷达潇洒的情怀
答案:C 。
3.下列对于《鹊桥仙》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个精妙的比喻写尽牛郎织女的相见之欢和离别之苦
B.“金风玉露”,词句运用了借代手法,明确地告诉人们七夕的季节特征:秋,在五行中属金,故说“金秋”;露珠也多出现在秋季,“玉露”则借指初秋
C.“一相逢”与“无数”,“久长时”与“朝朝暮暮”形成对比,表现了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
D.这首词主要运用叙事、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答案:D。这首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的爱情故事,赋予这对仙侣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