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声音 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 )属于人为制造的声音。
A.风声 B.雨声 C.读书声
2.在研究钢尺的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我们需要改变的( )。
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B.拨动钢尺的力度 C.钢尺本身的长度
3.下列物体中,声音在( )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A.钢铁 B.水 C.空气
4.手指轻轻接触到桌面,并在桌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当耳贴在桌子一角上,再这样让手指滑动时,( )。
A.耳朵听到一样清晰的声音 B.它们几乎没有声音 C.贴在桌角上听得更清晰
5.小明用手摸着自己的喉结并说话,体会喉结在振动的感觉;小红在桌上用手按住钢尺然后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那部分,观察尺子的状态;小强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然后敲击鼓面,观察纸屑的状态。这三位同学研究的问题是( )。
A.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B.声音的强弱 C.声音的高低
二.填空题
1.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量拨动时,橡皮筋拉得越紧,声音越( ),拉得越松,声音越( )。(选填“高”或“低”)
2.在耳朵的各个部分中,能将声音转化为振动的是( )。
3.在同样的碗里倒入不同量的水,用木棍轻轻敲击碗(敲击的力量相同),我们听到盛水少的碗发出的声音( ), 盛水多的碗发出的声音( )。(“高”或“低”)
4.在我们的周围,声音无处不在。我们的喉咙有一个能发出声音、控制自如的器官是( )。
5.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 ),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 )。
三.判断题
1.远处有声音传过来,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
2.音高和音量没有什么区别。( )
3.我们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时,看到音叉的振动引起了水的直线运动。( )
4.耳郭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美观。( )
5.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 )
四.连线题
1.连一连。
拨动拉得较紧的橡皮筋 听到的声音高
拨动拉得较松的橡皮筋
用力敲击锣 听到的声音低
轻轻敲击锣
鼓皮振动得快 听到的声音强
鼓皮振动得慢
弹拨伸出桌面距离长的尺子 听到的声音弱
弹拨伸出桌面距离短的尺子
五.简答题
1.闪电和雷同时在云层产生,在夏季的雨夜,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请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2.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为什么?
六.综合题
1.如图所示,小明使悬吊的小球接触发声音叉的叉股,会发生什么现象?( )
A.没有变化 B.小球会被多次弹开 C.小球接触音叉后,音叉立即停止发声
当小明用手握住小球后,音叉( )。
A.继续发声 B.停止发声 C.声音变大
当音叉不发声后,再把悬吊的小球接触叉股,小球保持静止。这表明音叉能发出声音是因为( )。
A.音叉被小球撞击 B.音叉在振动 C.音叉的音调高
2.根据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这是模拟( )的装置。
②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到气球皮上。
③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 )。
A.被音叉吸引 B.不动 C.在气球皮上跳动
④实验时用力敲音叉,气球皮上的碎纸屑跳动幅度与轻敲时相比,( )。
A.跳动幅度小 B.跳动幅度大 C.一样
⑤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耳朵里的( ),它就像这个气球皮一样很薄,而且有弹性,它时时刻刻都在接收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耳道 B.鼓膜 C.听小骨
3.下面是二胡、古筝、吉他等乐器让弦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1)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
(2)调节这根弦的松紧程度。
(3)手指在弦上连续移动。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识别( )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A
4.C
5.A
二.填空题
1.高;低
2.鼓膜
3.高;低
4.声带
5.高;低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敲击停止,锣面的振动还没有停止,发出的声音还在传播。
六.综合题
1.B;A;B
2.鼓膜振动;空气;C;B;B
3.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