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第15课
无言之美
朱光潜
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部编版)
宋徽宗赵佶喜爱书画,有一次招考宫廷画师,他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
有的画家在山腰间画座古庙,有的把古庙画在丛林深处……宋徽宗看了很多幅,都不满意。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时候,有一幅画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再仔细端详了一番,便连连点头称赞,说:“好,好,这才是‘魁选’之作呀!”(注: 魁选,即第一名。)
新课导入
原来那位高明的画家,根本就没有画庙。画的是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水倒进桶里。就这么一个挑水的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表现得含蓄深邃极了。这幅画比起那些画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墙垣的,更切合“深山藏古寺”的题意。
这就是“含蓄不露”的“无言之美”。
深山藏古寺
新课导入
2017安徽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天嚣》结尾:“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里。”
第6题: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
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
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这也是“含蓄不露”的“无言之美”。
新课导入
《无言之美》这一标题点明了文章所谈论的主要内容。文章论述的是一个美学问题,即从美术的观点来论述“无言之美”的意蕴。
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所谓无言之美。无言之美,在于有太多留白地带和想象空间,可以给人们更多的回味。
文体解说
1.读顺课文,理清文章的观点和作者的
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观
点的写作手法。
3.学会赏析“美术”作品的“无言之
美”,并能借鉴这一观点进行“美术”
作品创作。
学习目标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美学家、翻译家、文艺理论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以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他的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
作者简介
瞬息万变(shùn) 缥缈(piāo miǎo)
信手拈来(niān) 铢两悉称(zhū)(chèn)
闲情逸致(yì) 心旷神怡(yí)
惟妙惟肖(xiào) 栩栩如生(xǔ)
宏壮(hóng) 惨戚(qī)
寂寥(liáo) 谚语(yàn)
读准字音
意蕴:内在的意义;含义。
美术:文中的美术是指具有美学意义的活动及其产物,如绘画、
雕塑、建筑、文学、音乐、舞蹈等。
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附丽:附着,依附。
铢两悉称:一丝一毫都相吻合。铢两:比喻微小之处;悉:都;
称:相当。
爽: 有差别,不同。 姑且:暂且、先。
尽致:详尽细致,达到极点。 玩味:细心体会其中意味。
闲情逸致: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逸,安闲;致,情趣。
怆然:悲伤的样子。
词语解释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栩栩,
活泼生动的样子。
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渊穆: 极其美好。
目不忍睹: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
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信手,随手;拈,
用手指捏取东西。
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
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本文围绕“无言”这一话题,表明作者怎样的观点。
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整体把握
文章开头引述孔子和子贡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首先,文章引述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这一话题,从而展开了对“无言之美”的论述;其次,以这一事例为引入,故事性强,易于理解,也起到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作者认为要想明了“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合作探究
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绝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只能近似。
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
合作探究
请概括说明“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的理由。
①“言”是“达意”的手段,它固定,有迹象,散碎,有限;
②“意”是“言达”的目的,它多变,无踪,混沌,无限;
③“言”不可能完全“达意”,只能述其大概。
合作探究
怎样理解“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言达意”比作“虚线画实物”,这说明“言是不能完全达意”的。
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美感
尽善尽美
逼真
条件
“和自然逼真”这句话讲得通俗一点就是美术作品不能说谎,这一观点你同意吗?
同意,美术作品不能说谎,包含有两种意义:一、······,二、······。这里指美术作品要讲究真实性,,虽经过画家理想化的改造,加入创作者的人格,但美术创作时不能夸大渲染,无中生有,改变其真实性,要表现真情实感。
合作探究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
①“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
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②作者认为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因此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
合作探究
怎样理解“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
文字语言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文学作品也不希求情感意旨全都表现出来,所以假如能够充分表情达意,也不是文学创作所希望的,因为文学作品言不必尽意会更有深意和美感
小结: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达到“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仍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也不必”,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旨,也能达到美。退一步讲,就算言完全能尽意,也不必要做到这一点,因为“言不尽意”给人带来的“无言之美”更难能可贵。
论证思路
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美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
接着论证言和意的关系,并用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需全然用言表意,从而引出了对无言之美的论述。
反面论证
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举了大量的例子,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无言”也能产生美。
①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以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
②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
③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④从雕刻艺术的低眉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合作探究
黄山迎客松
相片和图画美术作品
作者从哪些方面将相片和图画进行对比分析?其作用是什么?
合作探究
作者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一是哪一个更“和自然逼真”,二是哪一个引起的美感更浓厚。
通过对比,说明了尽管相片能更逼真、完整地反映实物,而图画只是选择性的、理想化的表现,但图画比相片所引起的美感更浓厚,这就通过对比,说明了“言不必尽意”所带来的“无言之美”。
合作探究
在作者看来,摄影家和美术家的创作有什么不同?
一、创作时所用材料和用具不同
二、技术手法不同
三、引起的美感,所发生的印象不同
作者通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为例,论述了文学作品言不尽意,也不必尽意的观点。请你仿照作者的方法,选择一句你熟悉的诗句进行分析。
合作探究
文学上的
“无言之美”:
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合作探究
第9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列举了《论语》、陶渊明、钱起、陈子昂、李白、杜工部等众多名家的古诗词,引用他们的经典作品,内容非常详尽,说服力强,论证了文学上的“无言之美”: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增强了说服力。
文学作品言不必尽意,写作时不必浪费太多笔墨,可以简单含蓄,形象生动,文学作品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含蓄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深刻。
为什么音乐也讲究“无言之美”?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唱歌奏乐都离不开声音的变化,但是在唱歌奏乐中,有时音调由红状急促而变得低微以致无声的时候,我们可以发挥想象,体会无声之美的滋味,所以音乐也讲究无声胜有声的无言之美
音乐的
“无言之美”: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
雕刻中的“含蓄不露”之美:
金刚怒目
不如
菩萨低眉
雕刻中的“含蓄不露”之美:
拉奥孔
最后一段这里不主张“吐肚子”与前文的表述是否矛盾?
不矛盾,这里不主张吐肚子,指艺术作品表达要含蓄,不要把一切都表现出来,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全文的土著指指艺术作品不会说谎,讲究真实性和自然逼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都表现出来
作者是怎样论述“无言之美”的?请你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美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和意的关系,并用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需全然用言表意,从而引出了对无言之美的论述。
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举了大量的例子,分别从美术与摄影的选择,文学中的意蕴之美,音乐中的无声之美,雕刻中的含蓄不露之美等角度进行论证。
最后作者再次强调结论: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合作探究
以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艺术品为例,分析了言不必尽意、无声胜有声、含蓄不露等所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
划分结构。
一( ):
二( ):
三( ):
四( ):
用孔子的话引出“无言”这一话题,引起下文的论述。
1—2
3—7
得出结论: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从言与意的关系出发,反面论证文学艺术不能也不必做到言完
全达意
8—12
13
1.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为证明“言不必达意”“无言之美”,作者分别列举了图画、文学、音乐、雕塑等具体的实例,然后从中进行分析,有力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2)对比论证。第3自然段把“言”和“意”进行比较;第8自然段把相片和图片进行比较;第10自然段的流露和含蓄的比较等都是为证明“无言之美”服务的。
(3)引证。文章开篇就引述孔子的话,目的是引出对“无言”的论述。第9自然段在列举不同文学作品的例子时,分别引述了《论语》《时运》《读<山海经>》《省试湘灵鼓瑟》《登幽州台歌》《归园田居》《后出塞》等文学作品中的诗文加以分析论述。在第10自然段中又列举了《琵琶行》和《希腊花瓶歌》的诗句和原文,进行有力证明。
写作特色
2.思路清晰,论证有力。
文章先用孔子的事例引出对“言”与“意”的特点及其关系的分析理解。然后提出文学尽美尽善的条件“和自然逼真”,然后对比相片和图画,予以反驳。紧接着分别列举文学、音乐和雕塑的实例,证明“言不必达意”和“无言之美”。最后一段作结,得出结论。层层推进,论述有力。
主 题
本文通过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具体的艺术作品为例,分析了文学的言不必尽意,音乐的无声胜有声,以及雕刻的含蓄不露等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阐述了“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这一美学观点。
结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诗歌虽是极其简单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他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拓展延伸
引论:引用孔子的话引出“无言”话题, 进而
引出无言的意蕴要从艺术观点去研究
本论
绘画的选择之美
文学的意蕴之美
音乐的无声之美
雕塑的含蓄之美
举例论证
结论:结尾句
无
言
之
美
板书设计
品味下面的内容,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以《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拓展延伸
1.请结合全文,阐释“无言之美”的内涵。
拓展反思:
(1)“无言之美”包含着无限深远的情绪意境。
(2)“无言之美”是一种含蓄艺术,简单的表述常常比冗长的演绎更值得玩味。
(3)“无言之美”留下广阔的艺术空间,让欣赏者获得美的体验。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