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骑鹅旅行记(节选) 课件(共41+1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 骑鹅旅行记(节选) 课件(共41+1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8 12:09:05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搞恶作剧的顽皮孩子尼尔斯,被小妖精用魔法变成了一个小狐仙。他骑在他家的大白鹅背上,进行了一次神奇而又魔幻的长途旅行。你想知道尼尔斯经历了哪些有趣而又不可思议的事情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同他一起去历险吧!
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女作家,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骑鹅旅行记》是其代表作,也是一部与《王尔德童话》和《安徒生童话》齐名、享誉世界的儿童小说。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尼尔斯,分享我们在阅读中的点滴收获!
朗读视频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2.给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幻觉 无济于事 障碍
乌合之众 跃跃欲试
头晕目眩 九牛二虎之力
关注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1.公鸡叫道,“他活该,咯咯里咕,他扯过我的鸡冠!”
2.她们吵闹得非常凶,他真担心哪头牛会挣断缰绳,所以他觉得还是趁早溜掉为妙。
.
.

guān
(桂冠)(树冠)(怒发冲冠)
(冠军)(夺冠)(沐猴而冠)
guàn
读guān的时候,是“帽子”的意思,如“衣冠”。
读guàn的时候,是“居第一位的”的意思,如:冠军。
造句:刘翔终于夺得世界奥运会110米栏的桂冠,成为中国首位在田径比赛获得冠军的运动员。
.
.

zhēng
zhèng
(挣气)(挣扎)(垂死挣扎)
(挣钱)(挣开)(挣脱)
读zhēng的时候,是“尽力支撑或摆脱”的意思。
读zhèng的时候,是“用力支撑或摆脱”的意思。
造句:妈妈生病了,但为了挣钱,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好一些,她还是挣扎着起来去上班。
.
.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喜欢虐待动物的小男孩尼尔斯被变成小狐仙后受尽动物们的嘲笑、恐吓和追逐。后来,尼尔斯爬到了家鹅的身上,被家鹅带到了天上,和大雁们一起旅行的事。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再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概情节,说说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边读边画出描写尼尔斯语言、动作的词语和句子,与同学交流探讨,整体感受尼尔斯的形象特点,激发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小男孩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男孩简直不敢相信他会变成小狐仙。“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大概”“肯定”说明男孩不愿意相信自己变成了小狐仙,希望再变回人。
此处的心理描写起什么作用?
这里的心理描写说明男孩并不相信自己真的变成了小狐仙,他宁可相信这是一场梦,他觉得自己还会变成人的。
过渡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站在镜子前发现怪样子不会消失,引出下文找小狐仙过程中发生的事。
他发现,光那样站着等待是无济于事的,一定得想别的办法。他觉得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去找小狐仙讲和。
门廊外面的地板上有一只麻雀在跳来跳去。他一看见男孩就叫了起来:“叽叽,叽叽,快看放鹅娃尼尔斯!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尼尔斯 豪尔耶松!”
院子里的鹅和鸡立即掉过头来盯着男孩,并发出了一阵使人无法忍受的咯咯声。“咯咯里咕,”公鸡叫道,“他活该,咯咯里咕,他扯过我的鸡冠!”
你从麻雀和公鸡的语言中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麻雀和公鸡的幸灾乐祸,说明男孩以前没有善待过这些动物,引起了大家的不满。
他活该,咯咯里咕,他扯过我的鸡冠!
你活该!你活该!
在释放对男孩的不满
住嘴!你们这些乌合之众。
“他实在无法忍受,捡起一块石头朝他们扔了过去”是描写连续动作的句子。
这样的句子还有: ,

黑板上写了起来。
他来到讲台,拿起一支粉笔在
男孩想摆脱他们,但是那些鸡在他后面追着叫着,都快把他的耳朵吵聋了。
“都快把他的耳朵吵聋了”说明什么?
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鸡的叫声之大,也说明鸡长期受男孩的虐待,早已经非常愤怒了。
那是一只大黑猫,脖子下面有个白斑点。他的皮毛平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他的爪子收缩着,灰白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样子十分温柔。
“爪子收缩”、眼睛眯成“一条细缝”,说明这是一只温柔善良的猫。
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要具体描写猫的爪子和眼睛?
通过对猫的爪子和眼睛的描写,我们知道这是一只性格温柔的猫。与下文中“稍稍睁了睁眼睛,里面射出了一道寒光”“他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拱起腰,伸直了腿,四脚抓地,尾巴变得粗而短,两耳朝后,嘴里嘶叫着,瞪大的眼睛冒着火星”“突然一跃,径直朝他扑了过去,把他摔倒在地,跳到他身上,前爪按住他的胸口,对着他的咽喉张开了大嘴”的凶狠、愤怒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为什么猫会有这么大的变化?男孩究竟对猫做过什么?
“得意扬扬”是描写神态的词语。
这样的词语还有: 、 、
、 、 。
满面春风 愁眉苦脸 眉开眼笑
垂头丧气 神采奕奕
男孩感觉到猫的爪子穿过他的背心和衬衣,刺进了他的皮肤,锋利的犬牙触到了他的咽喉。他拼命地喊着救命。
这句话与上文“爪子收缩”、眼睛眯成“一条细缝”形成鲜明对比。此刻被激怒的猫变得异常凶狠。
男孩从“恼怒了”“向猫扑了过去”“并不示弱,反而向前逼近了一步”到“拼命地喊着救命”的反应变化说明什么?
说明男孩习惯了欺负猫,总是扯它的尾巴。愤怒使男孩早已忘记自己变成拇指大小之后是多么弱小无力。在被猫扑倒在地,前爪按住胸口,犬牙对准咽喉之后,他又害怕猫要了他的命,所以大喊救命。说明男孩此时已经被吓坏了。
救命!救命……我要死了吗?
说着,猫就走开了,看上去像他来的时候一样温柔和善。男孩羞得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赶紧溜到牛棚里去找小狐仙了。
认识到了自己平时的错误,很羞愧
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
牛棚里只有三头牛。但男孩进去的时候,却是吼声四起,一片混乱,听起来至少是三十头。
明明只有三头牛,为什么听起来至少是三十头?
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三头牛吼声不断、十分混乱的场面,引出下文三头牛对男孩的愤怒指责。
你过来,我给你一蹄子,让你永远不能忘记!
你过来,我要让你在我的角上跳舞。
你过来,我也叫你尝尝去年夏天你经常用木鞋打我的滋味!
牛的控诉
你过来,你曾经把马蜂放进我的耳朵,现在我要报仇。
你过来,你做的事都应该遭报应了。你曾多次从你母亲腿下抽走她挤奶时坐的小凳,你多次在你母亲提着奶桶走过时伸脚绊倒她,你多次气得她站在这里流眼泪!
你太不像话了
牛的控诉
排比句式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能够逐一列出男孩子所做的坏事,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
“……你曾多次从你母亲腿下抽走她挤奶时坐的小板凳,你多次在你母亲提着奶桶走过时伸脚绊倒她,你多次气得她站在这里流眼泪!”
读后面的部分,联系前文:你认为尼尔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一起交流。
男孩想对她们说,过去他对她们不好,现在后悔了,只要告诉他小狐仙在哪里,以后他就再也不捣蛋了。但是牛都不听他说话。她们吵闹得非常凶,他真担心哪头牛会挣断缰绳,所以他觉得还是趁早溜掉为妙。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心中懊悔又害怕
为什么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找到小狐仙,可能也没有多大用处”
因为男孩虐待动物,对妈妈搞恶作剧,气得妈妈掉眼泪,所有的动物都讨厌他,希望他得到报应,所以即使找到小狐仙,小狐仙也不一定会帮助他恢复人形。
院子里不会有人帮他寻找小狐仙,这他是能够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找到小狐仙,可能也没有多大用处。
这天天气好极了。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而他却坐在那里十分难过。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引起他的兴致。
美好的景物和男孩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
我原来怎么这么坏,我太不对了,唉!
跟我们来吧!跟我们来吧。现在飞向高山!
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再过来一群我就跟着他们飞走。等一等!等一等!我就来。
男孩坐在围墙上,这一切都听得一清二楚。
“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
男孩在转变,已经学会为家人着想,开始关心父母
恰恰就在这一瞬间,雄鹅学会了怎样腾空而起。他来不及抖掉男孩就飞向了天空。
想阻止已经来不及
勇敢顽强
雄鹅飞得那么快,男孩都感到头晕目眩了。等他想到应该放开雄鹅的脖子时,已经到了高空。如果他现在一松手,肯定会掉到地上摔死。
要想舒服一点儿,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设法爬到鹅背上去。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爬了上去。然而要在翅膀中间光滑的脊背上坐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翅膀还在不停地扇动。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男孩变得勇敢和顽强
尼尔斯原来经常欺负虐待动物,后来被小狐仙算计,遭到了“报应”,在寻找小狐仙的过程中,他认识到自己原来的错误,决心改过,变得勇敢和顽强。
顽皮淘气
知错能改
勇敢孝顺
骑鹅旅行记
(节选)
变成小狐仙——着急,不敢相信,想变回人

鹅鸡讥讽
与猫打架
被牛谴责
骑上大雄鹅——怕父母伤心

寻找小狐仙
这篇文章用幽默生动的笔调描写了小男孩尼尔斯变成拇指大的小人儿后,为变回原来的样子向众多小动物寻求帮助,却因曾经常常欺负他们而遭受攻击,后来为了留住雄鹅被迫飞上天的故事,塑造了一个顽皮淘气,但知错能改、善良孝顺的人物形象。
淘气调皮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够认真改正,就是一个好孩子。就像文中的尼尔斯,他曾经是个顽皮淘气的男孩,经常欺负小动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开始变得善良。人不怕犯错,重要的是知错能改。愿我们都可以做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知错就改(共13张PPT)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同学们,你们读过这本书吗?谁能说说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吗?
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搞恶作剧的顽皮孩子尼尔斯,被小妖精用魔法变成了一个小狐仙。他骑在他家的大白鹅背上,进行了一次神奇而又魔幻的长途旅行。你想知道尼尔斯经历了哪些有趣而又不可思议的事情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同他一起去历险吧!
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女作家,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骑鹅旅行记》是其代表作,也是一部与《王尔德童话》和《安徒生童话》齐名、享誉世界的儿童小说。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朗读视频
幻觉 无济于事 障碍
乌合之众 跃跃欲试
头晕目眩 九牛二虎之力
给加彩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树杈(chā chà) 杈草(chā chà )
待在一起(dāi dài ) 期待(dāi dài)




【幻觉】
【无济于事】
【缘故】
【乌合之众】
【聚精会神】
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
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作用。
原因。
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的感觉。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垂头丧气】
【跃跃欲试】
【头晕目眩】
【九牛二虎之力】
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形容很大的力量。
头发昏,眼发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
自由读课文,说一说男孩都欺负过哪些动物?
鸡鹅、大黑猫、牛。
男孩是做什么的?他的名字是什么?你从哪里知道的?
放鹅娃 尼尔斯·豪尔耶松
他一看见男孩就叫了起来:“叽叽,叽叽,快看放鹅娃尼尔斯!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尼尔斯 豪尔耶松!”
( )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
填一填
《骑鹅旅行记》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共7张PPT)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外貌描写:
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 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
夸张句:
(1)男孩想摆脱他们,但是那些鸡在他后 面追着叫着,都快把他的耳朵吵聋了。
(2)但男孩进去的时候,却是吼声四起, 一片混乱,听起来至少是三十头。
排比句:
你曾多次从你母亲腿下抽走她挤奶时 坐的小凳,你多次在你母亲提着奶桶走过时伸
脚绊倒她,你多次气得她站在这里流眼泪!
“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哇——”我们班
的陈浩然边哼着歌,边迈着正宗的四方步走进教室。
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一转眼第一节课下课了。同学们那紧绷了四十分钟的弦,终于可以放松了。不知从哪儿传出了一个声音,接着传遍了全班。嘈杂的声音连在了一起,班里顿时乱成了一锅粥。班委在一旁大声地喊着:“安静出教室。”可同学们却无动于衷。这时陈浩然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跑到讲桌前,清了清嗓门,大声地喊着:“谁再不出教室,我就告老师,罚他抄课文。”嘿,别说这招还真管用,
调皮大王
同学们都一溜烟地跑出了教室。因为呀,同学们都怕了那陈浩然有名的快嘴和那“颠倒是非”的能力。
中午同学们吃饭时,陈浩然用他那视力5.0的眼睛扫描了一下全班,确定好了目标,然后“挨家挨户”地搜集粮食,看谁从家里带了好吃的,我也没能幸免。中午吃完饭了,可我觉得还是有一点饿,就偷偷地拿出了我的饭后甜点,正准备吃呢,陈浩然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我的桌前。我死死地护着我的面包,陈浩然在一旁拽着我的面包,用哀求的目光,看着我说:“给一点吧,就二分之一。”我摇了摇头。“要不四分之一?”我拼命地摇了摇头。这时陈浩然突然撒开了手,
满脸不情愿地说道:“不给就算了,我不跟你这小女子一般见识。”我本以为陈浩然不再和我抢面包了呢。可谁知就在我放松警惕的时候,一只手突然伸了过来,迅速地抽走了我的面包,然后他当着我的面,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边吃边用狡黠的目光看着我。我握紧了拳头,真想把陈浩然变成面包吞进肚里去。
这就是我们班的“调皮大王” 陈浩然。
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陈浩然是调皮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