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画》
教学目标:
1、认识“远”、“色”、“有”“近”、“听”、“无”、“声”、“还”、“去”、“来”、10个生字。
2.认识“辶、 ”两个偏旁。
3、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主要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生字头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几首谜语诗,你们想猜吗
2、媒体出示谜语,师:孩子们都预习过课文,所以很快猜对了第三个谜语。
引出课题: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
板书课题,媒体出示:1 画
3、师板书,生书空笔画,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师:孩子们,让我们来看看这幅画,画里都有什么景物呢?(指名生由远到近来说:山、水、花、鸟)。那让我们一起去听听诗人是怎么说这些景物的。
听音频朗读。
师:刚刚听的古诗音频好不好听?(好听)想不想像它一样读的好听?(想),只要你们过好了生字关,你也可以读的那么好听。
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把会读的大声读一遍。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给同桌多读几遍。
3.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师:看到同学们那么认真读书,我们的生字宝宝也想来跟你们交朋友了。看!它们来了,一起去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指名生读,注意倾听下列生字的发音:“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近、远、还”是前鼻音,“声、听”是后鼻音。有错及时纠正。
5.请小老师带读。
6、全班齐读。
7、去掉拼音男女生赛读。(重点读好;声,近,听)
8、学习走之,斜刀头两个部首。
师:刚才大家都跟我们的生字宝宝打完招呼了,现在老师要请一个小组来开火车读生字。检查看看他们能不能把生字都对。
9、开火车读生字。
三、再读古诗,理解内容。
师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古诗,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得好听,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
7.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8.师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个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
9.学生先在小组内赛读,选出优胜者一名,然后派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
1.教师导言:同学们朗读得很棒啊!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表演朗读。
3.指名上台边背诵边表演,表扬做的好的,鼓励做的不够好的。
4.教师引言:大家背得不错!大家还记得老师说过这是一幅什么画吗?(山水画)
5.教师引问:是呀,那同学们有跟爸爸妈妈游览山水过吗?当我们在山脚下望着远处的山时,是一种什么感觉,(生:模模糊糊),看得清远处山的颜色吗?(生:看不清),是的,当我们看着远山的时候,山是模糊的,没有看到颜色的,可是我们的诗人却说:课件出示——远看山有色(生齐读)。
6.教师引问:当我们在山里看到流水时,会听到潺潺流水声,可是我们的诗人却说:课件出示——近听水无声(生齐读)。
7.师:春天要过去了,花儿还会在树上吗?(生:不会),会落到地上,可是我们的诗人却说:课件出示——春去花还在(生齐读)。平常我们生活中如果发现小鸟,一走进,小鸟就会(生:飞走)是的,会被我们惊吓到飞走。可是我们的诗人却说:课件出示——人来鸟不惊(生齐读)。
师:这是为什么呢?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8.指名生回答,引出课文题目——《画》。
四、学习三对反义词
师导学:诗人以一幅山水画写出了一首传颂千年的谜语古诗,真了不起,更有趣的是诗人还在这首诗里面巧妙地藏着三对反义词,你们能找出来么?
1、指名生说出找到的反义词,师相机板书。
2.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
(1)来——去 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2)远——近 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通过课件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
生汇报:有—无 高—矮 多—少 早—晚
3、游戏:找朋友
(1)请六位学生上台带上六个带有反义词的头饰,在其余同学的歌声中找到自己的反义词朋友。
(2)三对反义词各自介绍自己,然后一起说:“我们是一对反义词。”
(3)检查、评议,全班齐读反义词。
4、练习:除了今天学的三个反义词,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请你把它们写出来。
小结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谜语诗《画》,谁来告诉老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
《画》
山 水 花 鸟
反义词
远——近 有——无 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