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丁堰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学情抽测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如皋市丁堰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学情抽测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0-27 16: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如皋市丁堰中学高二年级学情抽测卷
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夙夜(sù) 祚薄(zuò) 期功(qī) 茕茕(qióng)
B.逋慢(bū) 拔擢(zhuó) 优渥(wò) 盘桓(huán)
C.渗漉(lù) 万籁(lài) 修葺(qì) 栏楯(shǔn)
D.象笏(hù) 扃牖(yǒu) 跋涉(bā) 会晤(wù)
2.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浩瀚(hàn) 红缯(zèng) 乳媪(yùn) 白泠泠(líng)
B.笑靥(yàn) 呱呱而泣(guā) 草蓐(rù) 凄迷(qī)
C.险衅(xìn) 锦囊(náng) 浩淼(miǎo) 懊丧(sàng)
D.嘶哑(sī) 谂知(niàn) 缧绁(xiè) 晶莹(yín)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小顾被评选为市“十大杰出青年”,街坊邻居纷纷登门祝贺,亲戚朋友也不断贺喜,真是满城风雨。
B.雅典奥运会上谭雪卫冕失利,但中国击剑队团体成绩上来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可喜可贺。
C.老张为人爽直,很有诚信度,他经常和别人讲:“我这个人一辈子从不食言,绝对是一言九鼎。”
D.在“校园科技节”开幕式上,口若悬河的杨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讲话,博得全场听众的一片掌声。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为迎接全国十运会的召开,今年以来,南京市下大力气整顿市容,画地为牢,分区管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B.据《扬子晚报》11月8日报道,经过历史学家近段时间的考证,扑朔迷离一千多年的唐代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颜真卿的墓葬竟然藏之名山,埋葬于江南小城句容境内的龙山。
C.从11月5日起,美军和伊拉克部队在伊西部哈赛巴镇发起了“铁幕行动”,对反美武装实施重于泰山的打击,遭到当地逊尼派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
D.每年6亿多美元的联合国会费,对经济总量占全球财富28%的美国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但美国偏偏不肯支付,连续多年大数量地拖欠,去年最多时候竟达18亿美元之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全国各级政府的领导如果都愿做伯乐,做人才的“月下老”,那么国内的千里之骥也就必然是万千成群了。
B.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的情况,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上浸染、互渗,通过浓淡反映审美趣味,被国人称为“墨宝”。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1月中旬,“熊猫烧香”病毒的制作者李俊被湖北警方逮捕,成为我国破获的国内首例制作计算机病毒大案。
B.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和严重的用水浪费,必须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C.深圳到底有多少土地在出让后一直未能有效利用,恐怕深圳市政府的官员们也未必清楚,一位政协委员如是说。
D.据调查分析,山西“5·18”特大透水事故的原因极有可能是该矿在煤层作业时放炮震动破坏了与附近废井采空区的隔离带导致采空区积水涌入造成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5题
(一)
延寿字长公,燕人也。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徙颍川。颍川多豪强,难治。先是,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延寿欲更改之,教之礼让。恐百姓不从,乃历召①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设酒具食,亲与相对,接以礼意,问以谣俗、民所疾苦,为陈和睦亲爱销除怨咎之路。长老皆双为便,可施行,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数年,徙为东郡太守,黄霸代延寿居颍川,霸因其迹而大治。
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修治学官②,春秋乡射,陈钟鼓管统弦,盛升降揖让,及都试讲开武,设斧铖旌旗,习射御之事。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会为大事,吏民敬畏趋向之。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吾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门下掾自刭,人救不殊③,因瘖不能言。延寿闻之,对掾史④涕泣,遣吏医治视,厚复其家。
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卒曰:“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归舍,召见门卒。卒本诸生,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延寿遂待用之。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
(《汉书·韩延寿传》)
【注】①历召:一一召请。 ②学官:学校。③不殊:没死。④掾史:下级官吏的通称。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 欺负:压迫、侮辱
B.略依古礼,不得过法 过法:逾越法规
C.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 擢:提拔
D.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愿:希望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问以谣俗、民所疾苦 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
B. 微子,太守不自知过 微斯人,吾谁与归
C. 高酒具食,亲与相对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
D. 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
理解:颍川人从此相互告发成风,百姓间多仇恨
B.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
理解:里弄街道出了事,官吏就会接到报告
C.骑吏一人至后,敕功曹议罚白
理解:骑吏不守时,延寿命功曹拟定处罚并且公布
D.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
理解:因敬爱父亲而受罚,这样该不会吃亏太大了吧
10.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韩延寿理政特点的一组是( )
①延寿欲更改之,教以礼让
②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
③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
④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
⑤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
⑥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⑤⑥
11.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韩延寿不喜欢百姓互相告发的民俗,主张和睦、礼让、宽容。
B.韩延寿严以律己,属下犯了错误,常深刻责己,感动了官吏。
C.黄霸借助韩延寿打下的基础,继续倡导亲爱和睦,颍川大治。
D.韩延寿善于审案,严格约束下属,因此令行禁止,诉讼锐减。
(二)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 …………死当结草。(课文要求背诵的部分,故从略)
送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③,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注:①醮,jiào,古时称妇女出嫁。②烝烝,zhēng,淳厚。③服阕,服丧结束。
12.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自抚养 躬自:亲自 B.慈父见背 见背:长辈去世
C.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 D.矜悯愚诚 矜悯:夸耀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密奉事以孝谨闻 密以祖母年高
B.有暇则讲学忘疲 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
C.非但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之所明知 但说无妨
D.齐桓得管仲而霸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4.下面文句全都体现“悲恻动人”的一项是
①密奉事以孝谨闻 ②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
③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④门衰祚薄
⑤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 ⑥后刘终,服阕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15.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先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写自己的孤苦,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作铺垫。
B.强调祖母刘的病“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以突出李密的孝情不同于一般的母孙之情。
C.《陈情表》的第一自然段,写自己与祖母刘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以抒发对祖母的孝情。
D.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被迫到晋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宿愿。
三、翻译题:(12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3)、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4)、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四、默写(10分)
(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风移影动, 。
(2)、既无叔伯, 。 ,晚有儿息。
(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4)、朝菌不知晦朔, ,此小年也。
(5)、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 ,而后乃今将图南。
(6)、 四围山色中,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鲁迅:“故人云散尽,余亦等轻尘”(节选)
阎晶明
标题上的两句诗,摘自鲁迅悼念年轻时结识的乡友范爱农的诗三章。这首诗写于1912年,其年鲁迅不过才31岁。他在北京听到范爱农穷困潦倒之际溺水身亡,悲伤之情可以想见。但以范爱农与鲁迅不算远但也并不算近的交情,尤其是以鲁迅事业刚刚开始和他刚过“而立”的年龄来判断,产生“故人云散尽”的悲凉,说出“余亦等轻尘”这样凄冷的话,仍然让人觉得有点意外。一个没落者的死亡在鲁迅心里激起如此大的波澜,这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鲁迅敏感的性情和内心深处早已植根的悲凉的底色。陀思妥耶夫斯基是鲁迅唯一称之为“伟大”的作家,他对陀氏最信服的一点,就是那种冰冷到极点、将一个人的悲哀彻底剖开来的笔法。“一读他二十四岁时所作的《穷人》,就已经吃惊于他那暮年似的孤寂。”31岁的鲁迅借悼念亡友而表达出的情绪,又何尝不是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情感上的某种暗接呢。
鲁迅总是用“记念”这个词表达自己用笔怀念死者的心情,而不是人们通常使用的“纪念”,其实是他复杂、隐忍、痛苦、悲愤、哀伤、深重的心境的简洁表露。“为了忘却的记念”,“记念刘和珍君”,一字之差,却大有可以回味的余地。鲁迅害怕悼文成为“应景”之作,他也不相信悼文对死者真有什么意义,然而记忆总是来折磨他,感情的碎片非但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消散,反而聚拢为一股强大的潜流,冲击着自己的心灵。他回忆韦素园,上来就说:“我也还有记忆的,但是,零落得很。我自己觉得我的记忆好像被刀刮过了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体上,有些是掉在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然而中间混着血丝,连我自己也怕得因此污了赏鉴家的眼目。”翻动这些难免悲伤的记忆,是鲁迅所不愿意的,却又是他难以排释的。
记忆的不能抹去,说到底是感情的无法淡漠。
事实上,究竟应当歌颂革命青年的勇敢赴死,还是强调生命的宝贵,鲁迅本人也是矛盾的。这是他迟迟不肯写悼文的深层原因。一方面,鲁迅始终认为,一两篇悼文于死者“毫不相干”,另一方面,他又特别看重那生命的付出究竟能带来怎样的“生”的希望。所以才有他总是以接受“正告”、为尽“义务”、完成“命题”的口吻进入对死者的“记念”。因为鲁迅既是深邃的思想者,又是肩担责任的战士,同时又是感情丰沛的诗人,他对亡人的怀念于是被涂抹上复杂多重的内涵。但无论如何,鲁迅是一个清醒的思想者,他绝望,甚至于认为连绝望本身也是一种虚妄,然而他从未放弃过对希望的呐喊,哪怕这种呐喊只是为了别的更加有为的青年能够因此奋进。这是他“记念”并试图“忘却”亡者的真正的思想根源。
这就是鲁迅,他的生命意志,他的赴死精神,同样让人感动。他坦陈内心的孤独和绝望,对社会和青年则又刻意写出希望之光。他活着时是诗人、战士、思想者,死后被认作是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正常与不正常的死亡。如果说,1912年写下的“故人云散尽,余亦等轻尘”,更多的是表达一个诗人的内心敏感,那么,此后发生的一系列生死离别,则为这个本来依凭不足的诗句,加上了一个个沉重的注释,成为贯穿鲁迅一生的生死观。
面对死亡就像面对爱,是文学家笔下最常见的“母题”。鲁迅一生中写下的悼念、怀念、回忆亡人的诗文,鲁迅小说及《野草》、《朝花夕拾》和杂文当中随处可见的死亡意象,对我们认识鲁迅的心境、生命观和面对死亡时的悲情、遐思、观念、意志,具有特殊的价值。坦率地说,这是一扇我本人无力推开的大门,是一道很难进入的幽暗的门槛。但即使从那可以窥见的缝隙中,仍然能感到一种复杂、深沉,热烈、凝重的气息的强烈冲击。
16. 标题上的两句诗“故人云散尽,余亦等轻尘”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请做简要分析。(4分)
答:
17. 为什么鲁迅先生的悼文总是迟迟才会问世?请分条概括。(6分)
答:
18.文中说鲁迅小说中“死亡意象”随处可见,这说明什么问题呢?你能够举一例加以阐释吗?(6分)
答:
19.作者说,鲁迅先生“不相信悼文对死者真有什么意义”,你觉得这个说法可靠吗?为什么?(4分)
答:
六、下面是英国学者里基·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性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不超过15个字)(3分)
  战略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之中。
战略环境评价:
七、作文
20.以“苦难是人生的玫瑰”为题,立意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70分)
提示:写作之前请认真构思,最好先列个提纲,想好了再动笔,匆忙下笔往往会损失更多的时间。请注意自己的书写,清爽整洁的卷面对自己以及阅卷者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