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声音 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声音听上去会让人心情愉悦( )。
A.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 B.悠扬的钢琴声 C.农贸市场的喧哗声
2.人的耳郭有( )的作用。
A.收集声音 B.产生振动 C.传播声音
3.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
A.音量 B.音调 C.音色
4.敲击下图三根铁钉,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A.
B.
C.
5.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声音会随水位的上升( )。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不会改变
二.填空题
1.各种物体,只要( )就必然发出声音,如果想让声音停止,就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 )。
2.人耳中的( )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 )。
3.从外到内,耳的结构是由( )、( )、( )三部分组成。
4.许多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比如:二胡、( )等。
5.声音的产生是由( )引起的。
三.判断题
1.耳朵是由外耳、中耳两部分构成的。( )
2.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
3.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乐器。( )
4.用手轻轻触摸正在发声的物体,能感觉到物体正在振动。( )
5.吹海螺、吹笛子、吹哨子都是空气在振动。( )
四.连线题
1.把下列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用力拨动橡皮筋 听到的声音弱
轻轻拨动橡皮筋 听到的声音强
弹拨伸出桌面距离长的尺子 听到的声音高
弹拨伸出桌面距离短的尺子 听到的声音低
五.简答题
1.简单说说如何改变古筝上的某一根弦的音高?
2.在相同力量下,能影响弦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因素有哪些?
六.综合题
1.请在图中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通过比较我发现声音是由( )产生的,一般短的、细的物体( )快,所以音就( ),而长的、粗的物体( )慢,所以音就( )。
2.看下面这幅图,丙在写字,甲和乙都能听到丙写字的声音。
甲和乙,( )听到的声音会更响。
A.甲 B.乙 C.无法比较
甲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他耳朵的。乙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她耳朵的。
A.桌面 B.空气 C.笔
3.小明在学校器材室发现了一根钢丝被缠绕在两根铁钉上(如下图),简单的弹拨后发现能够发出音高变化的声音,于是小明认真进行了探究。
1.按住位置A时,小明发现钢丝的振动频率慢,发出的声音( )(填“高”或者“低”)。
2.按住位置C时,小明发现钢丝的振动频率( )(填“快”或者“慢”),发出的声音会( )(填“高”或者“低”)。
3.假如小明不用手指按压钢丝;直接弹拨,那么发出的声音是最( )(填“高”或者“低”)的。
4.小明想让钢丝发出由低到高连续变化的声音,弹拨位置不变,他手指按压的顺序应该为( )。
A.A→B→C B.C→B→A C.B→A→C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A
4.A
5.A
二.填空题
1.振动;振动
2.鼓膜;振动
3.外耳;中耳;内耳
4.小提琴、吉他、古筝
5.振动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弦,弦的音调不变,振幅变化,改变了声音的高低。
2.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都会影响声音的高低。
六.综合题
1.高→低;高→低;低→高;振动;振动;高;振动;低
2.A;A;B
3.低;(2)快;高;(3)A。;快;高;低;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