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张PPT)
28.马
说
1.字音
zhǐ
pián
cáo
lì
shí
sù
sì
xiàn
cè
2.作家作品
韩愈 (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
文学家、思想家。因其祖籍在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
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他又是“唐宋八
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
有《昌黎先生集》。
3.背景资料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却遭
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经此挫折后,他相继依
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郁郁不得志。韩愈仕途坎坷,加上当
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所以作《马说》,
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4.文意感知
千里马常有,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过叙述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
作用,描述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见解,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
明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并对统治者埋没、
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全文脉络如下:
而伯乐不常有(共3张PPT)
26.鱼我所欲也
1.字音
ɡǒu
dān
ɡēnɡ
cù
xiè
2.文意感知
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作者以严
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________
的价值高于________。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
义而生,为义而死,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
义”。不管是否符合礼义,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全文脉
络如下:
义
生命
鱼我所欲也
自主预习
鱼、熊掌—生、义一一舍生取义
生、欲—-甚于生一不为苟得
正
义应
死、恶→甚于死一不避祸患重保
[二二数二
正行道之人、乞人—弗受、不屑
反不辨礼义
-受万钟
失本心(共12张PPT)
29.诗词五首
1.字音
tì
zhòu
zhè
ɡū
shū
2.重点词语
再看。
在哪里,意思是没有,不见了。
愁情不绝。
随便。
爱。
昨夜残留的醉意。
风势猛烈。
3.古今异义
春天
绿,指叶;红,指花
可惜
4.作家作品
(1)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
史过程,被誉为“诗史”。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
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
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
杜工部。有《杜工部集》传世。
(2)韦应物(737-约 791),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世称韦
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唐代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常以“王
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
生意。今传有 10 卷本《韦江州集》、2 卷本《韦苏州诗集》、10
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 1 篇。
(3)赵师秀(1170-1219),南宋诗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为“永嘉四灵”,开创了“江湖派”一
代诗风。其诗注重锻字炼句,诗风简约清逸。被评为“四灵”之
首。
(4)李清照(1084-约 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南
章丘(今属山东章丘)人。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
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
(5)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
(今山东济南)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
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了揭露和
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
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5.文意感知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主要写了诗人在忽闻安史之乱已平的
捷报后的__________之情,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
抒发忽闻胜利后的惊喜之情,情真意切,被誉为杜甫“生平第一
首快诗”。
欣喜
自由和安静
(2)《滁州西涧》
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
以情写景,借景抒情,表露出作者当时的心境:要在急剧变化的
潮流中寻找一点__________________。
(3)《约客》
这是一首有名的七言绝句,通过对景物和人物动作的描写,
刻画出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________、生气、________
和________。全诗含蓄而有韵味。
(4)《如梦令》
着急
失落
无奈
怜花惜花
这首小令写一位贵族少女____________的感情,只有短短六
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
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
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深入,将怜花惜春之情表达得摇曳多
姿。
(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忧国忧民
报国
这是词人抚今追昔、即景明志之作,这首词寓情于景,情景
交融,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和坚定的________
志向。
6.佳句品析
(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品析:这两句诗是就上联“喜欲狂”的进一步抒写。诗人心
情激动得看不下书,便寻来酒,在日光里一边痛饮,一边放声歌
唱,写出了“狂”态。既而想到春光正好,可以趁着好时节与家
人一同返回久违的家乡,则是诗人的“狂”想,为下文描述诗人
的想象作铺垫。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品析:从“春潮”、“野渡”句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好
像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寻求一种自由和安静。作者不动声色地
把自己的心迹融于写景之中,给人一种妙不可言之感。
(3)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品析:一个“敲”字,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刻画得极
为生动,使这两句诗成为揭示诗人内心世界的佳句。
(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品析: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应是”,
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
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无尽的惜花情愫,可谓语浅
意深。末了的“绿肥红瘦”,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
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
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分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
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
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显得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由这四字生
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
绿叶成荫的盛夏即将来临吗?(共3张PPT)
27.订
鬼
1.字音
rèn
páo
chuí
ōu
mò
2.作家作品
王充(27—约 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人,东汉唯物
主义哲学家,擅长辩论。王充著《论衡》一书,对当时社会的许
多学术问题,特别是社会的颓风陋俗进行了针砭,许多观点鞭辟
入里,石破天惊。
绳 ( )
3.文意感知
唯物主义
实事求是
本文力图从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解释人为什么相信有鬼。文
章有事实根据,有合理分析,表现了作者的____________思想和
____________的精神。文章紧紧围绕“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
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这个中心,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进
行论证,有力地否定了有鬼论,否定了“人死为鬼”的流俗思想,
是古代朴素唯物论者对唯心论者的有力一击。
自主预习
自觉学习我(共10张PPT)
中考热点主题写作七: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内在需求,是一个人追求目
标、顽强拼搏的不竭动力,也是每一个学子成就学业的重要保证,
与我们初中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这一类主题的作文也是中
考命题的热点。
写作此类作文,关键在于拓展“理想信念”的内涵和外延。
《现代汉语词典》对“理想”的解释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
希望。”对“信念”的解释是:“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据此,我们可以将理想信念拓展到以下话题范畴:希望、想象、
梦想、目标、追求、信念、奋斗、远方等。
理想信念是一个常见话题,材料丰富,但要写出水平,内容
出新,却不容易。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叙述追求理想、坚持信念过程中的曲折经历
围绕自己或他人的理想信念,生动描绘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
过程,为坚持信念而执著努力的付出,写成故事性极强的记叙文。
这种写法,要注意把追求的细节过程描画得生动细腻,同时真切
地表现出人物感情的变化,增强文章的真切性、鲜活力。
2.抒写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之情
每个人的理想和信念都是不尽相同的。一般来讲,我们只有
选择那些远大的或独特的梦想作为写作的对象,才能吸引阅卷老
师的注意。例如,如果我们选择“解放军”、“工程师”、“科
学家”、“辛勤的园丁”等作为梦想的对象,就显得老套,不够
新颖。而选择“航天英雄”、“金融巨头”、“奥运冠军”、“动
漫画家”等来写,就很有时代气息,显得新颖别致。
3.表达对理想信念的热情讴歌
可把这类作文写成哲理性散文或说理性议论文,抒发真挚的
情感,阐发独特的感悟。写散文时,我们可以赋予理想信念“种
子”、“太阳”、“源泉”等象征形象,充分挖掘其所蕴涵的意
义,进而阐发人生哲理。如写议论文,我们可确定以下论点:①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航标;②理想信念是一种执著的追求;③放飞
梦想,成就精彩人生;④奋斗,梦想实现的阶梯。但要注意,所
选的论据必须鲜活,有说服力,能选用当下新鲜的事例最好。
同时,我们在写作时,要避免以下误区:
1.枯燥说“理”,索然无味
全文大谈“理想”的意义,缺乏鲜活的事例,不能给人有益
的启示;语言平淡无奇,板着面孔说教,让人生厌。
2.虚构故事,令人反感
生动的事例可增加文章的生动性,但所述的故事如果缺乏生
活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就会给人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感,积极
的写作意图就会落空。
1.名言警句
①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
方向,就没有生活。
——托尔斯泰
②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
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居里夫人
③信念,这强烈的精神搜索之光,照亮了道路,虽然凶险的
环境在阴影中潜行,我却毫不畏惧地走向“魔林”。
——海伦·凯勒
④有必胜信念的人才能成为战场上的胜利者。 ——希金森
2.经典素材
①美国作家欧·亨利在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写了这样一
个故事:年轻的女画家琼西因患肺炎,危在旦夕,用医生的话说:
“她的病只有十分之一的希望,这一分希望就是她想活下去的念
头。”已是深秋的时分了,琼西开始数窗外一棵老极了的常青藤
上的叶片。她确信,当最后一片叶子脱落的时候,自己就该去了。
可是,藤条上剩下的最后一片叶子却任凭风吹雨打,总也不肯脱
落。琼西因此受到了鼓舞,病情一天天好起来,最后,她终于感
到“想死是有罪过的”,在医生的治疗下,身体奇迹般地痊愈了。
②斯坦利·库尼茨是一个对沙漠探险情有独钟的瑞典医生。
年轻的时候,他曾试图穿越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进入沙漠腹地的
当天晚上,一场铺天盖地的风暴使他变得一无所有,向导不见了,
满载着水和食物的驼群消失了,连那瓶已经开启的准备为自己庆
祝 36 岁生日的香槟也洒得一干二净,死亡的恐惧从四面八方涌
向他。在绝望的瞬间,斯坦利把手伸向自己的口袋,竟意外地摸
到了一只苹果。这只苹果使斯坦利从绝望中清醒,他庆幸自己竟
然还有一只苹果。几天后,奄奄一息的斯坦利被当地的土著人救
起,令人迷惑不解的是,昏迷不醒的斯坦利紧紧地攥着一只完整
却干瘪的苹果,而且攥得非常紧,以至于谁也无法从他手中将苹
果拿走。20 世纪初,这位一生都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斯坦
利去世了,弥留之际,他为自己写了这样一句墓志铭:我还有一
个苹果。(共3张PPT)
第七单元 古韵留香(二)
25.《论语》十则
1.字音
shù
hónɡ
sháo
ɡuàn
yú
yí
xǐnɡ
2.文意感知
做人的道德修养
《〈论语〉十则》,从内容上看,偏重于阐释儒家思想的修身
之道。十则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 1~3 则讲_______________,
要多“自省”,讲恕道;第 4~8 则讲做人要有追求,有抱负,
对富贵要取之有道,要重实践,能成人之美;第 9~10 则讲人要
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锻炼身体。这些思想,千百年来影响
着我们,是我国乃至东方思想文化的精髓。
自主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