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我们的读书历程
第一阶段:真实阅读,抒写感受。
第二阶段:设置导学,分组探究。
第三阶段:教师指点,完善提升。
第四阶段:读书报告,分享成果。
悲剧的社会 悲剧的人们
——《骆驼祥子》
读书报告会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取向。
2.作品的主题、形象、语言等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情节组读书报告
陈冠宇、许嘉瑜、陈安琪、范可欣、张靖轩、冯琼莹、黄雅怡
(组长 ) (记录员) (发言人)
1、情节的“三起三落”
一起:经过三年努力,他用血汗钱买了新车(1)
一落:车买来没多久,却被大兵抢走(2)
二起:卖掉骆驼,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3-10)
二落: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骗去(11)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二强子的车(17)
三落:不得不卖车以置办虎妞的丧事。(20)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
“精神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2、线索
祥子和车是《骆驼祥子》这部小说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3、具有对照作用的情节
女人的引诱: 虎妞引诱祥子(6)
夏太太引诱祥子(21)
祥子的梦想: 攒钱买车(1)
产生怀疑(10)
彻底堕落(23)
陋习的蚕食:洁身自好(1)
感到一点儿羡慕(5)
彻底堕落(21)
刘四爷的当年与晚年:叱咤风云的刘四爷(4)
晚年落寞的老头子(21)
老马的悲剧:悲惨的老马和小马(10)
消极颓废的老马(23)
4、具有转折作用的情节
买车后遭军队的抢劫
与虎妞发生关系
孙侦探敲诈事件
与虎妞成亲
虎妞之死和夏太太
小福子之死
5、具有递进作用的情节
第一次打击(2)
无助的祥子(12)
精神彻底崩溃(21)
组长:王雨尘
发言人:韩元昭
记录员:姚王东
组员:汪佳文、邱福圣、崔成坤
友情帮助:张之姝、洪喜贝
刘四爷组读书报告
虎样 性格
对比 悲剧
类似的人 共同点
组长:张之姝
记录员:方以欣
发言人:洪喜贝
组员:朱宥恒、陈佳滢、姚沁、洪子文
虎妞组读书报告
1、虎姑娘的外貌描写很多
2、虎姑娘的语言描写特别多
“祥子!你让狼叼了去,还是上非洲挖金矿去了?”
“怨不得你躲着我,敢情这儿有个小妖精似的老妈儿。”
“祥子!我有啦!这个!”
“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怎么着?
“不出臭汗去,心里痒痒,你个贱骨头!”
“明天你敢再出去,我就上吊给你看看,我说得出来,就行得出来!”
“要不这么你一下,你怎么死心塌地的点头呢!我在裤腰上塞了个枕头!哈哈哈哈!”
泼辣、粗俗、强势、有心计、爱吃醋、关心祥子、心理扭曲
3、悲剧
4、我们的感受
组长、记录员:胡开源 发言人:许焕然
组员:庞嘉晨、杨子浩、刘景宣、吴帅佐、葛江源
祥子组读书报告
1、祥子前后的巨大反差
对女人
对车
对恶习
对自身
由一个善良淳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的人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对女人
“昨天夜里的事教他疑惑、羞愧、难过,并且觉着有点危险”
“祥子干吗见便宜不捡着呢?”
“她说得非常的大方,自然。那件粉红的卫生衣忽然——在祥子眼中——仿佛素净了许多。他反倒有些失望。”
对拉车
“看着自己的青年的肌肉,他以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
“他是后悔当初他干吗那么要强,那么谨慎,那么老实。”
对恶习
“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1)
“有时候他看到别人喝酒吃烟跑土窑子,几乎感到一点羡慕……烟、酒,现在仿佛对他有种特别的诱力。”(5)
“烟酒又成了他的朋友。不吸烟怎能思索呢?不喝醉怎能停止思索呢?”(22)
对自身
2、祥子悲剧的来源
人生的三起三落让祥子逐步走向绝望
小福子的死彻底毁了祥子最后一丝希望
抢祥子车又抢祥子
自己的自私狭隘
黑暗的旧社会
让我们再回顾下单纯的祥子吧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许焕然:祥子自甘堕落,主要原因是这黑暗的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同时祥子的自私狭隘也是一大原因。
下层人物组读书报告
组 长:崔涵莹
记录员:杨楚瑶
发言人:章心妍
组 员:陈宇豪
王 帆
赵 薇
金万里
1、那些人们
2、生命的苦味——下层人物生活状态
“天极冷,小茶馆里的门窗都关得严严的,充满了煤气,汗味,与贱臭的烟卷的干烟……喝茶的几乎都是拉包月车的,有的攥着卷儿大饼,一口咬下半截,把脖子撑得又粗又红。有的绷着脸,普遍的向大家抱怨,他怎么由一清早到如今,还没停过脚,身上已经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不知有多少回!”
“老人们无衣无食,躺在冰凉的炕上,干等着年轻的挣一点钱,好喝碗粥,年轻卖力气的也许挣得来钱,也许空手回来,回来还要发脾气,找着缝儿吵嘴。老人们空着肚子得拿眼泪当作水,咽到肚中去……屋子是那么小,墙是那么破,冷风从这面的墙缝钻进来,一直的从那面出去,把所有的暖气都带了走……她们的身上只挂着些破布……她们浑身都是病……可是一时不能闲着,从病中走向死亡……”
3、各抒己见:
二强子、小福子值不值得同情?
我们的感慨
他们都太苦了,都是被生活所迫,我们应当多同情这下层的人们。——王帆
被生活所迫,时而值得被同情,时而又不值得同情,黑暗的社会让他们不顾了眼前的生活,更顾不了自己的命运,让人无奈。——章心妍
作者怀着炽热的爱和深深的同情,真实揭示了旧社会对劳苦大众的残酷剥削,揭示了旧中国广大城市贫民悲惨命运,是对吃人旧社会的有力控诉——崔涵莹
组 长: 许宸瑞
记录员: 夏珊珊
发言人: 许宸瑞
组 员: 丁好
吴璇
方浩男
郑潇剑
思想意义组读书报告
1、主题
本书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老舍无情地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2、发现的具有思想意义的句子
组长:许张烨
记录员:王涵
发言人:梁嘉恝
组员:杨宇辉
洪文翔
杨佳琪
茅嘉楠
语言组读书报告
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儿永远是一个子儿!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没错儿,咱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瞧准了再放手钱,不能放秃尾巴鹰。……好,放出去,海底摸锅,那还行吗?你听我的,准保没错!”
他往东北拐,过金顶山,就是八大处,从四平台往东奔杏子口,就到了南辛庄……
我们的发现:
作者引用许多北京地名和北京俗语展现了这种特点。正是因为作者有深厚的老北京生活经验,所以让读者阅读时有了身临其境的效果。
1、京味儿
2、生动
“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地方不挺脱的。”
“他的神气很像风暴后的树。”
“他哆嗦得像一片暴风雨中的叶子。”
3、幽默
以杨先生的海式咒骂的毒辣,以杨太太的天津口的雄壮,以二太太的苏州调的流利,他们素来是所向无敌的;及至遇到张妈的蛮悍,他们开始感到一种礼尚往来,英雄遇上了好汉的滋味,所以颇能赏识她,把她收作了亲军。
4、讽刺
二强嫂……,她的呼吸停止了,穿着卖女儿时候做的蓝大衫。
他也曾找过小福子的丈夫,人家根本不承认他这个老丈人……
(2017年湖州卷)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中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已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
挑战中考
答案示例
示例1:我认同甲的看法。大兵抢走祥子的车,刘四爷害怕祥子会继承自己的财产而赶走,虎妞骗婚和小福子的死等,都加速了祥子的沉沦和堕落。祥子正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示例2:我认同乙的看法。祥子其实也很狭隘,有着小市民的封闭思维。例如从军营逃出来的时候,顺手牵走了几匹骆驼,反映出祥子的自私。小福子死后,祥子逐渐走向堕落,甚至不惜出卖他人,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答案示例
示例3:我认为把祥子变成“野兽”的,是“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大兵横行霸道,刘四爷肆意盘剥,孙侦探敲诈,虎妞骗婚,正是这黑暗的社会现实造成了祥子的沉沦。
示例4:我认为,当时的社会与祥子自身的因素,共同把祥子驱赶到“野兽”中去。祥子经历了孙侦探骗钱,虎妞骗婚、小福子的死等变故,再加上他自私自利、懦弱妥协等性格缺陷,决定了祥子的悲惨命运。